“群众的事没有鸡毛蒜皮的小事”

最高人民法院 2024-06-19 21:15:43

编者按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如我在诉,念念在兹。人民法院办理的案件,绝大多数都是看起来十分普通的“小案”。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特推出“如我在诉”融媒体栏目。该栏目从小案小切口入手,通过记录法官办案,体现法官注重查明事实的微末细节,注重释法说理的微言大义,注重“小案”办理的“情法交融”,展现司法的为民情怀。敬请关注。

“一个瞅着不起眼儿的小纠纷,在乡亲们心里头有很大分量。”河北省广宗县人民法院塘疃人民法庭庭长贺永威说。

作为一名扎根一线的人民法庭庭长,贺永威在处理案件时极为讲究方式方法。他深切知晓群众心理,善于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提出建议并解决问题。自2006年考入河北省广宗县人民法院起,贺永威先是从书记员干起,而后依次历经法官助理、法官、广宗镇人民法庭副庭长、塘疃人民法庭庭长等岗位,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工作,尤其注重对审判经验的积累,并且积极采用多元化的办案方式来化解矛盾。

2023年,塘疃人民法庭获评全省“枫桥式人民法庭”。对此,广宗县法院院长刘江涌表示:“他们庭获得这个称号实至名归,因为庭长贺永威就是跟老百姓打交道的好手。”

“在我这儿,群众的事没有鸡毛蒜皮的小事。”贺永威说。

塘疃人民法庭曾办理过一个系列案。案件原告涉及北塘疃镇上百名以卖桃为生的村民。案件的四名被告收了原告的桃子却始终没给钱。多次讨要无果的村民,无奈之下只能通过诉讼渠道来争取自身利益。

“金额都不大,有的甚至只有一两百块。看似让调解员分拨调解是最优解,但其实不行。”贺永威说。

多年基层工作经验告诉贺永威,这些以卖桃为生的村民生活不易,集体被拖欠款项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所以,他没有选择看似最简单的分拨调解,而是考虑到群众的感受和对司法公正的信任,坚持采取更能让村民感受到重视和关心的方式来处理案件。在详细了解案件来龙去脉后,贺永威决定着手组织原被告召开调解座谈会。

“让老百姓感受到他们的事在我们这里都是大事,绝不能让他们感觉钱少就受轻视和敷衍。”贺永威说。

在座谈会上,有的原告心急地询问何时可以要到钱;有的则颇有怨气,声称不愿意调解,必须让被告坐牢。面对这种混乱场面,贺永威耐心解答,应对自如。他用亲切的家乡话,将法言法语转化成村民们一听就懂的语言,摆道理、想办法。而最能让大家安心的还是他的那句承诺:“大家请放心,我肯定把这个案子当成自己的事,尽快办好。”

这是他“如我在诉”的坚定信念。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理念,设身处地为老百姓着想;他明白老百姓的诉求无论大小都至关重要;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每一位当事人的承诺。

对待被告,贺永威则没有那么“亲和”,他全面而明确地告知被告欠款行为的法律后果,同时发动被告的亲戚朋友一同对他们进行劝导。

在法院的耐心调解和专业处置下,被告很快便“败下阵来”,同意把村民的桃子钱付清。

当把钱一笔一笔地交到村民手中时,贺永威脸上的笑容一直未曾间断。同事们打趣道:“恭喜贺庭,案件质效又提升了。”贺永威笑着回答:“看到老百姓们的钱回到他们手里,我心里才踏实啊。”

来源:人民法院新闻传媒总社

策划:王兵 刘曼 王俏 吴凡 陈政

记者:张立叶 | 通讯员:霍彪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