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
内贾德怎么也没想到,在2018年1月7日这天,他竟然被伊朗当局当街逮捕了,罪名是“煽动骚乱”。而这份逮捕令,还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亲自授意批准的。
原来在此一周前,内贾德刚在伊朗南部城市布什尔进行了演讲,演讲中,他对温和改革派总统鲁哈尼及其政府很不满,指责其“不注意民生”、“治理不善”以及“垄断公共财富”。
这让伊朗当局倍感压力。
加上内贾德曾公开质疑哈梅内伊的决策,哈梅内伊积攒多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他下令,必须让内贾德“闭嘴”!
于是,内贾德被捕了。
三年后内贾德重新出山,此时的他风头依旧,伊朗民众对这位曾经的“反美斗士”热情不减,“只有内贾德才能救伊朗”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只要哈梅内伊不点头,那就只有陪跑的份。
最终,内贾德递交的总统候选人申请又被驳回了。
那么,内贾德到底做了什么,能让哈梅内伊如此窝火?两人之间到底有什么仇什么怨?
他还有机会再次回到伊朗政治的舞台中央吗?
平民总统内贾德生于一个贫穷的铁匠家庭,但他天资聪慧,成绩很好,考上了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
他大学毕业那年,伊朗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动。
巴列维王朝的“白色革命”愈发不得人心,民众蠢蠢欲动,一场革命已蓄势待发。1979年,在宗教领袖霍梅尼的领导下,巴列维王朝被推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建立。
巴列维王朝的背后站的是美国,打巴列维王朝的屁股,等于打美国人的脸。
自此,伊朗和美国关系走向对立。
同年11月,一些群情激愤的伊朗学生愤怒地冲进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并将52名美国外交人员扣押为人质。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美国感到非常紧张,当时美国总统卡特本打算派出突击队员进行营救,但却因气候异常而计划失败,人质没救出来,突击队员反而死了不少。
卡特总统的名誉因此受损,在来年的大选中未能连任,而新上台的里根则采取了更加严厉的对伊政策。至此,美国和伊朗成为了一对老死不相往来的仇敌。
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24岁的内贾德在第一时间入伍参军,毫不犹豫地扛着钢枪走向战场,由于表现出色,他很快就被吸收到伊朗革命卫队,此后一路高升,成为革命卫队特种兵司令。
而这场战争中,伊拉克背后有美国的暗中支持,这无疑又站在了伊朗的对立面。
一切的一切,都让年轻时的内贾德无比痛恨美国。
战争结束后,表现优异的内贾德开始步入政坛,做过库尔德市的市长顾问,后来逐步高升,在90年代初出任了阿尔达比勒省的省长,又在2003年担任了伊朗首都德黑兰市的市长。
这期间,内贾德平易近人、清正廉洁的风格,为其收获了不少“粉丝”。在2005年6月的总统大选中,内贾德成为了那只政坛黑马,直到他真的当选之前,相信他能成功的人一直不多。
当选后,内贾德一直以平民总统自居,时常强调“始终与人民在一起”。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仍保持着十分俭朴的作风。
上任前接受采访时,来自世界各国的100多名记者,挤在内贾德公寓楼下连空调都没有的大厅里等他,连CNN首席国际记者都得拿采访本扇风,可见内贾德之“抠门”。
而他刚上任时,就向伊朗司法部门提交了自己的财务报表:一幢175平米的老房子,一辆1977年生产的标志牌老爷车,两个银行账户:一个用来领取工资,一个无任何存款。
哦对,内贾德的这辆老爷车依旧是没有空调。
要知道这儿可是中东地区,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也不知道内贾德是怎么熬过来的。
此后,他也一直拒绝入住豪华的总统官邸,而是搬进首都市中心的总统办公室,还下令将办公室里的所有豪华装饰全部去除,甚至将里面的名贵波斯地毯都送给了国家地毯博物馆。
他还提出,要把“石油收入搬到人民的餐桌上”,为此他大力打击腐败,从石油收入里调拨13亿直接用于年轻人就业、结婚、住房等问题等。
故事到这里,内贾德都是一个绝对有志向的总统,他也被称之为“民众的儿子”。
作为一名宗教保守主义者,这时候的内贾德也是让哈梅内伊颇为满意的。
那么,内贾德的对美态度又是如何强硬的呢?
反美斗士“我投他一票,就是要让他去打美国人的脸。”
这是一位伊朗保守派人士,在内贾德第一次当选总统后所讲的话。
而内贾德也果然没辜负他“期望”,上台后成了绝对的“反美斗士”。
2005年9月15日,内贾德将要第一次亮相联合国大会,可谁知作为东道主的美国上来就来了个下马威,刻意拖延了给内贾德发签证的时间,但美国显然低估了内贾德的强硬。
在联合国大会的演讲台上,内贾德先是对“卡特琳娜”飓风造成的伤亡表示了哀悼,接着迅速将话题转向美国,批判他们仗着联合国总部设在纽约,而滥施阻碍。
又结合美军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种种暴行,对美国进行了谴责。
在场的所有人都被这位新任伊朗总统的发言给震撼住了,台下的美国代表更是汗流浃背。
内贾德也很快用行动告诉西方,他不是只动动嘴皮子,而是要玩真的。
他在中东扛起了“反美、反以”的大旗,联合起黎巴嫩、叙利亚形成了反美阵营。此后又挺近美国“后院”,出访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古巴和厄瓜多尔等与美国关系比较“冰冷”的拉美国家,将反美阵营扩大到了大洋彼岸。只要是跟美国关系不好的,都是伊朗的朋友。
这可把美国给气得不轻。
此外,伊朗核问题一直是美国最为“头疼”的难题。2006年1月10日,伊朗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宣布恢复核研究,仅三个月就生产出了浓度为3.5%的浓缩铀。
美国慌了,立即联合英、法向联合国施压,通过了四项对伊朗的制裁。
而内贾德完全无视这些决议,称其“非法”,表示绝不屈服西方国家的压力。
到2012年,伊朗公布了首批国产的核燃料棒,还宣布已启动3000台第四代离心机,用于提纯浓缩铀,这说明伊朗的核能技术研发已达到了一个新台阶。
配合内贾德“核强硬”的,还有他那强硬的军事理念,他深知惹怒美国这样一个超级大国是极度危险的,必须发展出让美国忌惮的军事实力,否则就会重蹈萨达姆的覆辙。
为此内贾德逐年提高军费,将导弹作为反击王牌。
其中,伊朗制造的“流星”3 中程弹道导弹,射程在 2000 公里以上,足以攻击近敌以色列,甚至美国在伊朗周边的军事基地和部署,都在这种导弹的打击范围之内。
此外,伊朗手里还有张王牌——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有“世界油阀”之称,是海湾地区石油输送到世界其他国家的唯一通道。
而这一海峡,就在伊朗的“家门口”。
对此,内贾德表示拿捏了,隔三差五地就在霍尔木兹海峡搞一些军事演习,那真是让西方国家如鲠在喉,因此谁也不敢真的与伊朗开战。
在提高军力,以应对有可能的对美战争这一点上,哈梅内伊与内贾德的观点是一致的。
哈梅内伊曾这样说:“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伊朗都将继续其核计划;即使一旦爆发战争,美国的死亡人数也将是伊朗的10倍以上,而且伊朗还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
但是对于内贾德,哈梅内伊心中是复杂的。
因为这个男人看似忠诚,实则已经将手伸到了自己不可触及的逆鳞——革命卫队。
内贾德与哈梅内伊的矛盾众所周知,哈梅内伊是霍梅尼亲自钦点的接班人,但实际上,霍梅尼在生命的最后一年才决定将继承人的位置传给哈梅内伊,并取消了蒙塔泽里的继任者资格。
在资历上,哈梅内伊一直有个硬伤,那就是他没有大阿亚图拉的宗教等级,能当上最高领袖也是霍梅尼破格给他开了绿灯。作为一个以宗教立国的国家,这一硬伤注定遭受不少非议。
哈梅内伊深知这一点,因此他一直紧紧握住他的最后底牌——革命卫队。
伊斯兰革命卫队创立于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之初,是通过伊朗什叶派意识形态统合起来的,用以“保卫革命成果”、巩固新政权,与最高领袖个人高度绑定。
按照这个说法,革命卫队几乎包揽了伊朗的所有暴力机关工作。
霍梅尼死后,哈梅内伊自知根基不深,且权威和宗教地位不高,没有霍梅尼那种神圣光环,因此他必须换取革命卫队对他的绝对支持。为此,他给了革命卫队不少物质奖励,扩大了他们的政治作用,拉拢他们内部的高级军官,同时也有力地震慑了宗教界对其身份质疑者。
可以说,内贾德这样政治履历不厚的人能当上总统,少不了哈梅内伊对革命卫队的支持;加上内贾德曾任革命卫队特种兵司令员,所以军方也很乐意将他推出去作为利益代言人。
内贾德上台后很快就“投桃报李”,革命卫队的势力飞速发展,首届内阁里9人来自卫队,地方省级行政职位都被塞进了卫队成员,有些成员甚至根本不具备专业素质。
内贾德也是能“帮衬就帮衬”,大半个官僚系统都是内贾德代表的卫队势力,在2009年内贾德第一届任期刚结束,尝到甜头的军方就开始呼吁内贾德尽快连任。
利用内贾德在位的便利,革命卫队迅速成为了伊朗的经济寡头。
其旗下的公司——戈尔博集团,如今是伊朗最具实力的集团之一,其在与其他公司竞争时总能获得大合同,银行总会优先给予它支持,甚至不用上税。
2009年,革命卫队已控制了超过100家公司和企业,向各盈利行业投资约120亿至150亿美元。可以说,伊朗能赚钱的产业,伊朗革命卫队基本都插了一脚。
长此以往,这还了得?
渐渐地,哈梅内伊对内贾德产生了不满。
在容忍了内贾德两届任期,终于在他下台4年多之后下手,将其抓捕入狱。
但令哈梅内伊没想到的是,就在最近,自己钦定的最有力接班人、担任总统的莱希突遭飞机事故身亡了,这让内贾德嗅到了重返政治舞台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逐步加深,中东局势日渐紧张,强硬的保守主义者们开始占上风,不少支持者呼唤着内贾德重新回来。
目前,内贾德正厉兵秣马,准备参加伊朗新一届的总统大选。
或许一个月后,他就会卷土重来。
他还会续写更多传奇吗?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伊朗政坛巨变在即,84岁最高领袖健康成谜,内贾德能否重回巅峰——神鸟知讯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