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显忠诚 战火洗礼铸军魂
1974年秋天,在济南军区任职的曾思玉观看一部纪录片时,画面中出现了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接见外宾的场景。那个曾经满面红光、谈笑风生的伟人,此刻却显得异常苍老,连站立走路都十分困难。这一幕让曾思玉的心猛地揪紧了,泪水不自觉地流下来。作为一名从长征时期就追随毛主席的老战士,从1934年于都河畔第一次远远仰望领袖风采,到1973年底最后一次在北京受到接见,近40年来,曾思玉见证了这位伟人的点点滴滴。而此刻,他仿佛预感到了什么,内心不由得一阵阵揪痛。
1934年,中央红军因广昌保卫战失利开始后撤。部队抵达江西于都县集结待命时,红二师参谋长找到了时任通信主任的曾思玉。
参谋长托付他带一个步兵排和两名挑夫前往总部,既要领取地图,还要将刘亚楼的亲笔信交给刘伯承。二话不说,曾思玉带着队伍在第二天一早就出发了。
火辣的太阳烤着大地,可曾思玉一行人顾不得这些。他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尽快赶到总部完成任务。
到了下午四点,曾思玉终于带着队伍赶到总部驻地附近的村庄。他安排其他人在村边的小树林里休息,自己则独自前往总部联系。
在前往总部收发室的路上,曾思玉路过一处打谷场。场边站着三位首长,他一眼就认出了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和红军总司令朱德。
那第三位身材高大、梳着大背头、右手夹着香烟的首长,让曾思玉心生敬意。虽然从未见过,但他隐约猜到这可能就是毛主席。
完成交接工作后,曾思玉跟着参谋去管理局安排部队食宿。路过打谷场时,三位首长仍在那里散步交谈。
曾思玉忍不住向参谋求证那位抽烟的大背头是不是毛主席。参谋笑着点了点头,这让曾思玉激动不已。
当晚,战士们纷纷追问曾思玉见到了哪些首长。曾思玉却没有多说,只是让大家赶快休息。
几个月后,中央下令让红二师为毛主席挑选担架队员。这个重任落在了曾思玉身上。
他从全师担架队中精挑细选,最终选出了六名年轻力壮的战士。在长征途中的金沙江畔,这支队伍终于派上了用场。
1935年9月,红二师在草地急行军后驻扎在一个藏族村落。第二天一早,毛主席和周恩来等中央领导火速赶来召开紧急会议。
师长陈光交给曾思玉一封信,这是毛主席写给徐向前的亲笔信。曾思玉肩负重任,带人火速送信。
他们用最快的速度赶到指定岔路口,通过观察路面判断徐向前尚未经过。曾思玉命令战士隐蔽警戒,自己带一名战士在岔路口等候。
两个多小时后,骑兵队伍出现在视野中。曾思玉立即上前拦下先头部队,将毛主席的亲笔信交到了徐向前手中。
这封信揭露了张国焘分裂中央的阴谋,阐明了红军北上的事实真相。徐向前看完信后,立即表态:"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
武汉七载忠心事 东湖宾馆待贵宾
1967年7月的清晨,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打破了沈阳的宁静。电话那头是周恩来总理的声音,要求曾思玉即刻启程前往北京,中央决定调他到武汉军区工作。
放下电话不久,陈锡联又来电话,让他向在家的常委交代工作。几位常委听闻这个消息,都送上了最诚挚的祝福。
等到沈阳的天气转好,曾思玉带着秘书和保卫干事立即赶往北京。下了飞机直奔钓鱼台,周总理当即告诉他,调任武汉的主要任务就是稳定局势。
飞机已经准备就绪,曾思玉当天下午就抵达了武汉,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工作节奏紧张,但曾思玉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
一个多月后,毛主席乘坐专列来到武汉。在车上接见了曾思玉,了解了他到达武汉后的工作情况。
毛主席特意嘱咐曾思玉,不要急于搬进武汉军区机关大院办公,应该先找个地方安顿下来,把稳定武汉局势作为重中之重。
期间,阿尔巴尼亚的外宾从延安来到武汉。周总理从北京赶来迎接,身边还有曾思玉等武汉军区的干部。
数十万群众夹道欢迎,机场里还有数十名群众代表前来迎接。在曾思玉两个多月的治理下,武汉恢复了往日的秩序。
这一段时期,是曾思玉与毛主席接触最频繁的时候。毛主席每年都会到武汉东湖两三趟,曾思玉都会前去拜见。
1968年5月,毛主席再次来到武汉东湖。毛主席告诉曾思玉,房子的顶棚上有什么东西在跑来跑去。
经过仔细观察,曾思玉判断是野猫在捣乱,表示要立即解决这个问题。虽然毛主席表示不必在意,但为了保证主席休息环境的安静,曾思玉还是趁着毛主席外出时,让人把野猫洞给堵上了。
几天后,毛主席通过汪东兴找来曾思玉谈话。毛主席笑着说:"人要睡觉,猫要走路,看来矛盾不可调和喽。"
在谈话中,曾思玉向毛主席汇报了湖北的能源情况,特别提到河南南阳地区钻探打出了油气层。毛主席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他指出,湖北江汉平原肯定也有油。如果能找到油田,其战略价值将非常重要,可以平时封闭不用,战时再启用。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曾思玉立即召集军区党委和省党委的主要成员,部署江汉平原油田勘探工作。经过严密筹备,数万大军齐心协力,很快就钻探出了油井。
王进喜多次来到油田指导工作,石油部也从各地抽调技术人员参加油田会战。所有的一切,都为江汉油田的顺利开发提供了坚实保障。
天涯千里送行人 最后一面难相忘
1970年的深秋,武汉东湖畔的枫叶正红。毛主席在东湖逗留了几天后,突然决定要回北京。
消息传来,曾思玉立即动身赶往东湖。等他赶到时,毛主席已经走到了大门口。
毛主席见到曾思玉和刘丰匆匆赶来,与他们一一握手。主席和蔼地说:"到此止步,说话算数,以后再见。"
说完这句话,毛主席便坐进了汽车。曾思玉对汪东兴说,他们一起去候车室看看。
他们特意与毛主席的车队保持距离,走进了车站。到了候车室,曾思玉想起毛主席说的"到此止步",便停下了脚步。
刘丰却没有在意这句话,执意要去站台送别毛主席。毛主席见到刘丰后,让张玉凤把他叫上了车。
过了一会儿,刘丰神色尴尬地下了车。毛主席的专列随即缓缓驶离了武汉站。
1973年12月,各大军区司令员齐聚北京,接受毛主席的接见。这次会面的主题是军区司令员的对调问题。
毛主席询问各位司令员的任职时间。曾思玉如实回答,自己在武汉军区已经工作了七年多。
毛主席说:"是啊,你们在一地,最短的也有七年了,到处可以革命嘛,要常来常往嘛。"主席要求他们集中精力把军队搞好。
回去后要立即行动,不要带太多人。元旦时消息见报,热烈欢送。按照主席的指示,曾思玉回到武汉后立即开始交接工作。
在规定的时间内,他正式调任到了济南军区工作。从此以后,他再也没有见过毛主席。
直到有一天,曾思玉在一部纪录片中看到了毛主席。那是一段毛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接见外宾的画面。
画面中的主席让他感到陌生,那个曾经神采奕奕的身影已经变得异常衰老。连站立行走都显得十分吃力。
这一幕深深刺痛了曾思玉的双眼。记忆中那个满面红光、谈笑风生的毛主席形象,与眼前的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从武汉调到济南后,曾思玉一直期待着能再见到毛主席。可这一面之缘,竟然只能通过银幕实现。
回想起在武汉工作的七年时光,那些与毛主席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谈笑风生的场景,仿佛都成了永远定格的画面。
回望硝烟写春秋 一生追随铸忠魂
1974年那次在影片中看到毛主席后,曾思玉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不久之后,毛主席逝世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
噩耗传来的第二天,曾思玉就赶到了北京。在人民大会堂,他庄重地向毛主席的遗体告别。
站在毛主席的遗体前,四十年的追随岁月如电影般在眼前闪过。从于都河畔的初见,到金沙江畔的担架队,再到武汉东湖的频繁会面。
这些记忆中的片段,都清晰地刻在了曾思玉的脑海里。每一次见面,每一句嘱托,都成为了他最珍贵的回忆。
离休后的曾思玉,辞去了所有的兼职和社会活动。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回忆录的写作中。
在他写就的七八十万字回忆录里,有十九篇都是专门记录与毛主席相处的文章。从战火纷飞的长征岁月,到和平建设的新中国时期。
这些文字记录了毛主席对他的教导。比如1935年担任担架队挑选工作时的认真负责,比如1967年到武汉稳定局势时的沉着冷静。
每一次回忆,都让曾思玉重新思考毛主席的教诲。比如开发江汉油田时对战略意义的深刻认识,比如军区司令员对调时对革命精神的强调。
在回忆录中,曾思玉详细记录了1970年那次"到此止步"的告别。那是他在武汉与毛主席的最后一次见面,也是他一生中最难忘的告别之一。
他还写下了1974年在济南通过电影重见毛主席时的场景。那个画面里苍老的身影,与记忆中意气风发的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这些文字不仅仅是个人回忆,更是一段重要的历史见证。从战争年代到和平时期,从革命到建设,曾思玉都亲身经历了这些重大时刻。
每一篇文章都凝聚着他对历史的思考,对领袖的敬仰,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这些文字成为了后人了解那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写作回忆录的过程中,曾思玉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他力求每一个细节都准确无误,每一段描述都真实可信。
这些文字最终成为了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从长征到建国,从战争到和平,从追随到告别,点点滴滴都在字里行间。
通过这些文字,人们可以看到一个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也能感受到一个时代的变迁轨迹。曾思玉用他的笔,记录下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