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魏实行“子贵母死”制度的起因

关怀而不是宠爱 2022-09-26 13:53:30

历史上封建统治者为稳定内部统治秩序,延续政权,大多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但在北魏时期,其君位继承方式却显得与众不同:赵翼在《廿二史札记》·卷十四《保太后》中说道:“亲母则必赐死,保母转极尊崇,魏法之矫枉过正,莫不善于此。”

认为此项制度“乃必使人主绝其天性之亲”那么,赵翼所说的这个泯灭人性的制度究竟是什么?它源自何时?又为何实施?

一、与传统母凭子贵相悖的“子贵母死”,究竟为何产生?

1.众说纷纭,源自何时

自道武帝始,北魏长期实行“子贵母死”制度,简单来说就是皇子一旦被立为太子,就要处死其生母。

这个北魏独有的制度确实对北魏政治产生过重要影响,纠其根源,很多人认为子贵母死最早源自汉武帝杀钩弋夫人而立汉昭帝为太子一事,但此也仅为特例,并未形成制度,其也只是汉武帝为稳定皇权的一个借口而已。

因为据《史记》记载,“诸为武帝生子者,无男女,其母无不遣死。”但就是这样一个特例,却成为了北魏道武帝实行子贵母死制度的一个借口。

2.强权环绕,推出尚不成熟的制度

早期的鲜卑部落采用部落外婚制,而母族部落在其内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能出现“怒杀兄父,不害其母”这种现象也不足为奇。但随着鲜卑南迁并与中原地区的不断融合,鲜卑旧习与封建化的冲突使得政权的内部交接呈现出一种极为不稳定的状态。

无论是依照传统的兄终弟及还是父死子继,在政权交接时总会有一场混战。更不要提拓跋部沿用的仍是强者得立的部落继承制,其部落内部政权的不稳固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种君位继承秩序混乱造成的。

对比同期其他少数民族政权逐渐退化的部落组织,拓跋部明显慢了一拍。中原的嫡长子继承制之风似乎并未吹到这里,汉化不足,但周围却强敌环绕,拓跋珪匆匆立下子贵母死制度,但令道武帝想不到的是,此举产生的后果大大超过了其意图削弱母系氏族影响的本意。

二、封建与原始之间的交锋,鹿死谁手?

1.成也女主败也女主

女主政治也是北魏的一大特色。早期鲜卑族刚脱离母系氏族社会不久,母族部落仍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甚至能对部落王位继承产生重大影响。

西晋时期鲜卑索头部首领拓跋猗迤正妻祁氏就打破了兄死弟继的传统,联合自己的母族杀害了拓跋猗迤弟弟拓跋弗的儿子拓跋郁律,立其次子拓跋贺傉为首领。并在拓跋贺傉继任后把持国政,时人称索头部为女国。

而就是这样的一种政治模式,却成为了拓跋珪心中的一根刺。

东晋咸康四年,拓跋什翼犍在母族广宁乌桓的支持下继代王位,建立代国。但此时前秦崛起,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苻坚发兵攻击代国,拓跋什翼犍战败,遁于弱水。据晋书记载,此时年仅六岁的拓跋珪缚父请降。

待拓跋什翼犍去世后,拓跋珪及其弟兄和母亲贺氏被发配属地,后来在母族贺兰部与拓跋氏长老的帮助下成功复国。可以说北魏的建立离不开母族的支持与保护,但母族权势过大却直接导致了母后及外戚干政,自然而然地就会影响北魏封建化进程。

拓跋珪作为亲历者,自然清楚其中利害,为保证皇权顺利继承,道武帝杀掉了拓跋嗣之母刘氏,拉开了“子贵母死”的序幕。

2.发展不完全的极端选择

在商周时期中原王朝早已完成了从子以母贵的习俗向嫡长子继承制的转变。鲜卑部作为深受匈奴、突厥影响的东胡系民族,在君位继承问题上免不了要受到母氏部族力量的影响。

但过多的干预影响了父系政权的发展,但由于母族的地位影响,产生了很多矛盾,也由此出现了“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的局面。

为了避免母族对自己统治的影响,拓跋珪手起刀落,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将子以母贵的的传统加以扭转,并因此形成制度,这种做法和道武帝离散部落的举措有一脉相通的关系,都是为了瓦解当时氏族统治下的部落分权体制,使君主能够不再依赖于所属氏族从而能够很好地建立自己的专制权力,确立父子的统治地位。

但此时的北魏离真正的封建君主制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

3.为何子贵母死,众说纷纭

不论如何,子贵母死的大致方向仍是为了克服母族对王权的影响,但之所以实施,除了要确立嫡长子继承制和打击旧部落习俗从而建立公共性国家外,似乎也有其他原因。

根据严耀中先生的观点,拓跋部人口过少,需要吸收汉女入宫,但同时又忌惮汉女的民族身份,所以子贵母死制度成为了中和皇室中汉族因素的措施。

另外,道武帝在处死拓跋嗣之母刘贵人,也有可能是帝王在确定自己的继任者是否忠诚的一种手段,但显然拓跋嗣的做法没有让道武帝满意,于是待拓跋嗣出走后道武帝又对拓跋绍采用了相同的措施,结果却直接导致了清河王政变——这样看来,这个所谓的忠诚度测试的效果并不是很好。

三、子贵母死实施后,达到了预期目标吗?

1.北魏王朝的进一步完善

明元帝对子贵母死制度所对重塑父子家庭关系充满了信心,于是在此基础之上创立了太子监国制度。

虽说明元帝死后,太子晃与拓跋焘曾就皇位问题产生分歧,但太子监国制度毕竟也发挥出了它的作用,明元、太武两朝也已经产生了对嫡长子继承秩序的认可。

但太武帝自身对汉文化兴致不大,热衷于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就使得胡族家庭伦理在某种程度上有所重现,那么其中母族的重要性又凸显了出来。

再加上太武帝早年对道武帝做法的不理解,但又无法废除此项制度,所以在不能完全消弭子贵母死制度的影响下又衍生出了保太后制度。

2.意料之内的衍生

虽说道武帝处死生母在理论上保证了父系的皇权的正统性,但处死生母之后,年幼的皇子在乳母的抚养之下与其建立了非同一般的亲密关系,虽然储君乳母大多出身贫寒,但与储君的这种关系使得乳母储君上位后往往能获得较大的奖赏甚至特权。太武帝保母窦氏就是很好的例子。

为报答保母窦氏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太武帝即位后尊其为“保太后”,窦氏也因此积极干预朝政,先不讨论窦氏干预朝政的积极结果,但就避免女主政治对父权的影响来说,此举背离了道武帝设立子贵母死制度的初衷。

事实也确实如此——文明太后时期保太后制度和嫡长子继承制度达成了同盟,保太后也通过此举干涉朝政,女主政治又显苗头。

3.子贵母死,成为擅权工具

乙浑之乱中,宗室疏属和代人贵族一致维护献文帝的皇位,表明嫡长子继承观念已经固化。而子贵母死是在北魏嫡长子继承制度尚不完善的前提下作为一种强制手段确立的,一旦嫡长子继承制确立,这项制度似乎也完成了他的使命。子贵母死失去了它的核心意义,成为当权者排除异己的手段。

文明太后冯氏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借着这个制度的合理性排除异己,赐死可能成为储君的母亲及背后的母族,已达到自己临朝称制的目的。

4.子贵母死的谢幕

前文曾提过,赵翼认为子贵母死制度未免矫枉过正——只要生下皇子且一旦被立为太子,生母就要被处死,为了生存,皇帝妃子们纷纷选择堕胎以保全性命。

宣武帝时期妃子们的反抗,导致宫中频丧皇子,妃子胡氏冒死为宣武帝生下一子,并在宣武帝离世之后通过与皇后高英的权力争夺,成功地活了下来,成为灵太后,子贵母死制度也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四、结语

处在部落联盟时期的拓跋部,母系氏族有着崇高的地位,王后妃子借着母族势力的影响,往往能够对部落内部日常事务甚至是政权更迭产生重要影响。

但就是这种女主政治却妨碍了拓跋部向以父系权力为中心的封建国家的过渡,为了稳定皇权,消除女主政治对皇权的威胁——再加上周围邻国封建化进程快于本国,道武帝采取了极端方式重塑北魏政权,于是子贵母死的制度作为一种过渡,登上了历史舞台。

虽然这项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国家发展进程,但这种强制手段却产生了令统治者始料不及的影响,因此产生的保太后制度和妃子们的消极应对使得子贵母死制度失去了它最初确立的意义,于是在北魏大体完成向封建集权国家的过渡后,正式终结。

但值得一提的是,北魏虽然最终确立了自长子继承制,但纵览整个北魏王朝,女主政治及胡族传统家庭伦理仍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资料

《魏书》·卷三·太宗纪

《晋书》

《廿二史札记》·卷十四《保太后》.赵翼

《史记》.司马迁

《北魏前期的政治制度》.严耀中

《两晋南北朝史》.吕思勉

0 阅读:2

关怀而不是宠爱

简介:爱是包容而不是放纵,爱是关怀而不是宠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