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把战场引向清朝统治区,跳不出内线作战窠臼,这是太平天国失败的重要原因。太平军不缺猛将,缺的是顶层设计者,自以及具备超强战略眼光的统帅。
1864年,忠王李秀成被俘虏,在自述中说出了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十点原因,颇有一定道理。笔者认为,太平天国失败,与缺乏优秀统帅关系很大。
1853年3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1864年7月,湘军攻克南京,太平天国灭亡。从在江南立足到败亡,太平军、清军打了11年,战争旷日持久。
11年战争中,太平军起初所向披靡,一度把清朝逼到绝境,八旗、绿营、湘军都被压着吊打,列强都认为太平天国即将取得胜利,结果未能如愿。
交战之初,太平军确实厉害,猛将如云,都是敢于血战拼杀之人。例如,天京事变时,燕王秦日纲率兵追击石达开,追不上时,就去打附近的清军。
太平军很勇猛,无奈缺乏得力主帅,杨秀清等主要领导都专注内线作战,而不是把战场引向清朝统治区域,结果战争越打越困难,进而引起一系列反应。
定都南京之后,可以明显看到太平天国缺乏一种锐意进取心。此时,无论是北伐、西征,还是东征,都是为了捍卫南京“小天堂”,稳定江南统治。
北伐目的何在?答案是,阻止北方清军南下,并调动江北大营、江南大营兵力,减轻南京的战略压力。
西征目的何在?起初是为了筹集粮食、物资,解决南京“粮荒”,确保都城的供应,稳定城内人心。后来,则是开拓基地,为南京建立战略屏障。
东征目的何在?杨秀清时代,东征就是为了拿下扬州、镇江,与南京构成三角防御体系,分散江南大营、江北大营的兵力。
如此,定都南京之后,太平军多路出击,但不是为了寻找清军主力对决,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而是巩固都城南京。
一旦南京遭遇危险,无论是杨秀清还是后来的洪秀全,都立刻让各地兵马“勤王”,打一场京城保卫战,而不顾战局发展变化的实际。
例如,石达开在江西所向披靡,把曾国藩围困在南昌孤城,差点就大满贯。此时,杨秀清调石达开回南京,参与摧毁江南大营,江西太平军兵力不足,曾国藩躲过一劫。
再则,李秀成东征江浙,三次围攻上海,准备全歼江南八旗、绿营,稳定江浙基地。洪秀全为了南京安危,不顾战局实际,强迫李秀成西征,在雨花台进行攻坚战。
长期内线作战,对太平天国影响非常大。
首先,内线作战,战场在太平天国统治区,生产力遭受严重破坏,太平军筹集粮食物资非常困难,越往后越明显。清军则进退自如,依靠相对稳定的后方,打一场持久战、消耗战。
其次,太平天国创业之初,将士奋勇杀敌,都希望得到升迁,拜将封侯。一旦战斗转到内线,主要将领专注守城,立功机会不多,升迁困难,影响作战积极性。
再则,太平军兵力本就不多,集中使用兵力则所向披靡,一旦分散防守,则兵力捉襟见肘。如此,为了守卫城池,只能招募更多新兵,甚至不问出身,士兵素质、战斗力由此下滑。
最后,太平天国主要领导人,天王洪秀全、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燕王秦日纲之间矛盾重重。
转入内线作战,有限的疆域与诸侯王无限的“私欲”产生冲突,矛盾容易激化,这也是天京事变的重要原因。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这是诸侯王内部矛盾白热化的结果。此后,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陈玉成、李秀成走上前台。
陈玉成、李秀成时代,太平天国依然专注内线作战,明知九江、安庆、南京守不住,还非要与湘军死磕,葬送了大批精锐部队。
李秀成希望外线作战,一度夺取江浙,开拓新的基地。列强参战后,江浙基地不断丧失,南京也岌岌可危,李秀成又提出“让城别走”,去关中发展,但洪秀全不同意。
专注内线作战,太平天国疆域是战场,这本身就是战略错误,也是目光短浅,缺乏进取心的表现。之所如此,与太平天国“首义六王”出身关系很大,局限性太明显,冯云山相对较好。
“首义六王”,南王冯云山是诸葛亮一样的人物,能力、眼光、心态都是一流,可惜中途阵亡蓑衣渡,带走了太平天国的希望。
杨秀清被杀死后太平天国运动就没有希望了,跟着灭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