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视通天为死对头,却依然称他为“贤弟”,如此肉麻为哪般?

长公子扶小 2024-05-26 05:13:41

所谓“道兄”,属于一种通用的问候语。凡是修仙之人,见面打招呼,礼节性的客套一番,如此而已。平辈神仙,乃至有辈分之差,同样适用。一个大学教授问路清洁工,敢问兄台,请问红旗渠门票哪里买?怎么个意思。

通天教主称元始天尊为“道兄”,中规中矩,平平无奇。打交道的基本客套话。

所谓“贤弟”一词,可就大有讲究了。该词饱含深情,乃是大哥对弟弟的一种非常亲昵的称呼。大白话,你是我的好兄弟。妥妥的温情敬语。

元始天尊这般称呼通天教主,可就有点意思了。

封神之战是为阐教和截教的终极较量。元始天尊已然把通天教主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此时的通天教主更是祭出了封神第一大杀阵诛仙阵,放话“月缺难圆”。誓言要和元始一决高下,论个雌雄。

虽然都是鸿钧老祖的玄门弟子,两者却早已站到了对立面,势同水火。大有你死我活,不死不休的意味,火药味浓厚,难分难解。

掰手腕,大战在即,一触即发。这样的场合,元始天尊竟然一副笑眯眯的样子,两次亲昵地称通天教主为“贤弟”,我的好兄弟。

为什么会有这样怪异的一幕发生?元始天尊打的到底是什么主意?是在忌惮谁,还是对小师弟有所留情?

贤弟之“贤”:截教弟子必须被拿下,一锅端;玄门三圣的基本牌面却不能改变。

阐教和截教互殴这件事,你怎么看?怪元始天尊,还是怨通天教主?

昊天要收编365位正神。元始天尊死保十二金仙,以截教弟子上榜为代价,来得到利益置换的目的;通天教主出尔反尔,后面又不舍得给封神榜凑人头。

通天教主很生气,有所抱怨;其实元始天尊也有说不出的苦衷,没办法的事情。玄门三圣之间大打出手,这是谁也不愿看到的。

圣人对决是怎么引发的呢?广成子三谒碧游宫,由此导致多宝道人摆诛仙阵。双方师尊还没出手,两派的大弟子明争暗斗,较上劲了。

老师在上:弟子原不敢说,只今老师不知详细,事已至此,不得不以直告。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不分披毛带角之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他视我为无物,独称他玉虚道法为‘无上至尊’,所以弟子等不服也。——《封神演义》

根据多宝道人的转述,广成子口出狂言,冒犯截教门人,还对通天教主不敬。

阐教视截教为“披毛戴角、湿生卵化”之辈,颇有点看不起,不愿意和他们并称大罗金仙的意思。这是事实,玉虚十二金仙确实自恃清高,视截教为上不得台面的另类。

“独称玉虚道法为无上至尊”,这话可就直接对上了通天教主。玉虚道法和碧游宫道法同出一源,都是鸿钧老祖所授,怎么能分彼此呢!所以通天发飙,叫多宝道人去摆了个诛仙阵。

多宝道人添油加醋;广成子针对的是截教弟子,并没有冒犯通天教主的意思表达。

通天教主曰:“道兄不必问我,你只问广成子,便知我的本心。”元始问广成子曰:“这事如何说?”——《封神演义》

当两位圣人面对面的时候,面对元始的质问,通天抓住广成子不放,你问问广成子说了什么!胆敢不把我老人家放在眼里。

贤弟,你也莫怪广成子。其实,你门下胡为乱做,不知顺逆,一味恃强,人言兽行。况贤弟也不择是何根行,一意收留,致有彼此搬斗是非,令生灵涂炭。——《封神演义》

元始天尊是怎么回怼的呢?

你的门下胡作非为,悖逆天道;贤弟你收徒弟也不择根器,什么人都收。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归纳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通天教主本人没什么大问题,错在他的弟子,小师弟收徒不严。

元始天尊要完成封神榜计划,拿截教开刀,只能从截教门人身上找毛病,而不能直接剑指通天教主本人,对他评头论足,给予终极定性。

为什么?诚如通天教主所言,打通天的脸,就是打玄门三圣的脸。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玄门都领袖,一炁化鸿钧。——《封神演义》

所谓玄门三圣,都出自鸿钧老祖门下,都是鸿钧老祖的嫡传弟子。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是鸿钧老祖的衣钵传人,正宗的玄门圣人,传说中斩三尸证道的混元大罗金仙。从修为上看,三者大致也在同一个水平。

如此,说通天教主有问题,讲通天修为与实力不够深厚,从这个角度否定小师弟,无异于同时否了元始天尊自己。从圣人的高度看,三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今天拿通天本人说事儿,保不准明天就会有人对元始天尊有所不敬。

同为先天圣人,西方教二圣在等待一个崛起的机会。这两位也不是吃素的,对玄门三圣也是个巨大挑战。

能在接引道人和准提道人面前把通天教主说得那么不堪嘛!说通天就是说自己。

更何况,玄门三圣之上还有鸿钧老祖。通天教主本身有问题,修为神通不到位,你想表达什么意思?鸿钧老祖这个师父实力不济,教不出像样的好徒弟?

故而,元始天尊做了个绝妙的取舍——切割。截教弟子都是些不入法眼的异类,通天教主却依然是响当当的玄门圣人。通天教主的玄门道法杠杠滴,只不过传错了对象,收错了徒弟。

那么,通天教主自然是元始天尊的“贤弟”,配得上玄门三圣的名号,能和元始天尊比肩而立的先天圣人。

截教门人不是我们玄门一系的好徒孙,你却依然是我的好兄弟。

贤弟之“弟”:长幼有序,通天是小师弟,应该听从元始天尊这个哥哥的吩咐。

元始天尊称通天教主为“贤弟”,另有深意。

先是一顿猛夸,贤弟,你果然还是我的好兄弟。你本事了得,圣人一流,大家都是鸿钧老祖的弟子,我脸上也有光彩啊!

既然是贤弟,好兄弟。那么,排排高低吧!元始天尊是二哥,老子是大哥,通天是小弟。

长兄如父。在师尊鸿钧没露面的情况下,通天教主是不是得听元始和老子的话,按哥哥们的意思来呢!

元始曰:“古云:‘先师次长。’虽然吾掌此教,况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候大师兄来,自有道理。”——《封神演义》

对此,元始天尊对通天教主给出了经典示范,先后做了三次表率。

九曲黄河阵搞定三霄,元始天尊溜达了一番阵图,然后坐等老子来破阵。圣人之下皆蝼蚁。老君能秒杀三霄,相信元始一样能做到。先师次长。老子是大师兄,得由大哥带头。

诛仙阵如此,万仙阵也是如此。元始天尊以阐教现任掌教的身份,坐等大师兄太上老君挂帅,做灵魂人物与领头羊。

所以你看,元始天尊直呼通天为贤弟,这么肉麻,如此亲昵,心里有这样一个盘算——小师弟要是听哥哥们的话,玄门三圣还是能坐到一起商量的。

你趁早听我之言,速速将此阵解释,回守碧游宫,改过前愆,尚可容你还掌截教;若不听我言,拿你去紫霄宫,见了师尊,将你贬入轮回,永不能再至碧游宫,那时悔之晚矣!——《封神演义》

大哥大出场。太上老君以大师兄的身份君临天下,对通天教主也称“贤弟”。然后祭出了终极大杀器:通天听从两个哥哥的建议,交出截教弟子,把封神榜上365名正神的名额给补足了,就算改过自新,给予出路,还是好兄弟;一味袒护碧游宫门人,不顾及封神大局,不听哥哥的良言相劝,不到黄河不死心。不好意思,拿你去紫霄宫见鸿钧,交由师尊发落。

看清楚了吧?哥哥不是白当的,好兄弟也不是白叫的。称通天为贤弟,元始意在提醒他,做师弟的理应尊重师兄,以元始天尊马首是瞻,不要让做哥哥的为难。收了诛仙阵,睁只眼闭只眼,把碧游宫弟子逐个交出来,一起完成封神使命了事。

通天教主态度如此强硬,元始天尊为什么还会赔笑脸,亲昵地称他一声“贤弟”?

其一,精准打击,完美分割。

玄门三圣一体同仁。通天的面子,就是元始天尊的面子。称通天为贤弟,也是给自己脸上贴金,都是封神世界傲视群雄的鸿钧弟子;然后把目标转向截教弟子,师父是个好师父,可惜收错了徒弟。

既维护了玄门三圣和鸿钧老祖的神圣身份,又能找到截教的破绽,目的明确,师出有名。

其二,苦口婆心,借力打击。

元始天尊能以师哥身份的便利,来说服小师弟通天教主,权衡利弊,断臂求生,放弃截教弟子,共襄大计;握手言和,通力合作,完美落实昊天的封神计划,完成1500年的大罗金仙渡劫之旅。

元始天尊深谋远虑,智慧超群。思维缜密,进退有据。占据道德制高点,又对通天有所冀望,似乎也是某种兄弟情的表示。

奈何,通天教主不舍得割肉,把宝押在了万千截教弟子身上。悖逆天道,四圣围殴,如此牌面,焉能不败!

成事在人,谋事在天。情感的固执与手段的铁血,前者终归输给了后者。所以元始天尊堪称仙界至尊王者,通天教主只适合做个放马南山的吟唱诗人。

鲜花开到荼蘼,峥嵘掩于岁月。来,喝一杯吧!来,越快地迎接这暮色中抚慰人心的人间烟火色吧!

0 阅读:49

长公子扶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