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要想强架桥梁。
无论是修路还是架桥,都说明一个道理,交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如今我国的高铁技术冠绝全球,殊不知,在一百多年前,清人对铁路的态度却是“诧为妖物、视若蛇行”,见到铁路避之不及。
庙堂之上,大臣极力反对引进铁路,慈禧便以“震坏帝陵”的理由,关上了引进铁路的大门。
所幸李鸿章极力上奏,才慢慢改变了慈禧的态度,中国的铁路工程由此拉开序幕。
而从当年的“视作妖物”到如今的“四通八达”,中国铁路的发展绕不开一个名字,他就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在所有人都相信外国技术的时候,只有他开眼看世界,认为中国必须有一条自己修的铁路,也正是他在重重困难中杀出一条“通天路”,震惊世界,让国人扬眉吐气。
而他主持修建的人字形铁路,更是绝境下的一个“奇招”,绝妙之处至今为人赞叹。
那么,100多年过去了,詹天佑花费693万修筑的人字形铁路,如今怎么样了?
鸦片战争后,清朝闭关锁国的“天朝梦”被打醒,国人眼中不仅只能看见西方的洋枪洋炮,耳边亦充斥着西方先进的经济和器物制度。
有心者认识到了清廷和西方的差距,心急如焚,试图革新图治,拯救国家,但老顽固却一脸不服,对西方的器物持怀疑态度。
1865年,火车、铁路的概念被引入中国,一名英国商人为了向清政府宣扬建设铁路的好处,在北京宣武门外,建立了一条“迷你铁路”,铁路仅有一里长,却带给了清廷极大的震撼。
但由于眼界的限制,许多人视火车为“洪水猛兽”,视铁路为“怪蛇横行”,“妖物”的说法不绝于耳。
掌权的慈禧知道后,怒斥大臣们引进妖物,下令拆除,只有李鸿章心里有别的想法,他深知引进铁路的好处。
于是自作主张,在京城西苑修筑了一条小型铁路,仅供皇家使用,也正是这条铁路,改变了慈禧的看法,体会到火车的便利后,她松口允许修建铁路。
19世纪末,中国开始修建铁路,是亚洲第三个修建铁路的国家,仅次于日本和印度。
但此时的中国,一没有技术,而没有人才,定然无法自主修筑铁路,于是只能求助外国人。
利用外资企业修铁路,好处是可以少走弯路,但弊端更是无法忽视,俗话说无利不起早,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的器物,外国肯定不会白白出力。
不仅如此,外资企业的胃口还很大,1899年胶济铁路,德国人除了要工钱,还要沿线30华里以内的所有采矿权;1901年滇越铁路,法俄要沿线资源归属权。
而且铁路是一个国家的交通命脉,外资修建意味着掌控权在外国,一旦发生战争,外资企业迅速控制铁路,清朝的国防可以说形同虚设。
可时局就是如此,国家积弱,人才凋零,建设铁路实在有心无力,直到1905年,京张铁路开始修建,才第一次打破借助外资修建铁路的历史。
彼时的清政府内外交困,修筑京张铁路的消息一出来,立刻引来了“群狼环伺”,各国为了承接这个工程争的头破血流。
就在英、俄两国僵持不下时,詹天佑站了出来,他表示中华地大物博,修一个铁路的工程,还必须借助外力,真是深以为耻。
要修就自己修,修自己的铁路,面对詹天佑的豪言壮语,外国人嗤之以鼻,凭借当时清廷的技术,想要穿越山脉,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无异于痴人说梦。
他们议论纷纷,根本不相信清朝有能力完成铁路的修筑过程,都在等着看笑话,为了阻挠铁路的建设,英、俄两国要求京张铁路不准聘请任何一个外国技术人员。
听着外国人的讥讽,詹天佑下定决心,一定要修出京张铁路,让外国人好好看看。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詹天佑和工程师们知难而进,就是要在崇山峻岭中修铁路,修中国人自己的“通天路”。
外国人认为詹天佑无法完成,实际上是有依据的,在陡峭的山脉中修建铁路,无疑是地狱型难度,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仅地势险峻,而且后备预算也有限,清政府国库空虚,每年只能提供100万两白银,预计六年完成,要知道,当时外国给的预算是2000万两白银,詹天佑即便节衣缩食,也不一定够用。
但没办法,有困难就克服困难,詹天佑带领团队开始攻坚,面对高耸的八达岭,仅有的两名工程学员发出感叹,真的能在这里建成铁路吗。
答案是可以,詹天佑领着工程人员,每天在大山之间勘测,跋山涉水,穿越丛林,一遍遍计算地形,找最好的修筑路线。
一个月的时间里,詹天佑从丰台经南口、八达岭勘测至张家口,终于写出了勘测报告,初步拟定修筑方案。
工程分为三段,第一段从丰台至南口,第二段从南口至岔道城,第三段从岔道城至张家口。
计划是一回事,实际操作起来又是另一回事,铁路路线上有高山峻岭,巨石嶙峋,还有7000多尺的桥梁,路险工艰。
最为致命的是,如果火车想要通行,必须要通过八达岭,按照外国工程师设想,需要打通隧道,隧道全场1092米,靠人工开凿费时费力。
詹天佑创立竖井方法挖掘,从中间往两边挖,大大节省时间,而为了克服南口和八达岭的高度差,詹天佑更是绞尽脑汁,创造出人字形铁路。
此方法令人拍案叫绝,一个人字形铁路,将山岭包围起来,上山分为两段,火车安装两个车头,上第一段坡,前面拉后面推,完全上去后,直接改变方向。
这时后头变前头,前头变后头,依然是前面拉后面推,不但解决坡度问题,还解决了火车动力不足的问题。
这种方法,叫“折返线降坡原理”,完美解决坡陡动力不足的问题。
1909年9月24日,京张铁路竣工,在詹天佑和团队的努力下,提前两年完成了任务,花费693万两白银,比起洋人的2000万,简直是节省中的节省。
铁路修成后,外国企业哑口无言,中国人第一次在铁路方面挺直了腰杆,喊出了中国铁路的声音,而詹天佑无愧于“铁路之父”的美名。
在之后的岁月里,京张铁路履行自己的使命,为国内运输做着贡献,2014年,京张铁路张家口支线停运,2018年,铁路遗址成为不可移动文物,不再走国铁列车。
泱泱华夏五千年,有巅峰有低谷,但唯一不变的是每个世代涌现出来的能人志士,他们用毅力与决心,创造一个个奇迹,引领中国不断前行,当向前人致敬。
如今,国家亦处于快速发展之中,这个世代的接班人,是你亦是我,我们应当同心协力,助中华腾飞!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