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提到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对满清的赫赫战功、所做出的的贡献,比如平西王吴三桂是多尔衮招降的,若无吴三桂归降,大清还不知何时能完成太宗皇帝的遗愿—迁都北京城;而是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情史,尤其是在很多的野史当中提到的比较多,而且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多尔衮确实深爱孝庄,甚至有的影视剧中孝庄下嫁了多尔衮,所以我们认为多尔衮确实深爱着孝庄,为了孝庄可以放弃戳手可得皇位。
但实际上真实的历史上,多尔衮虽然对孝庄有情愫,但算不得深爱,本身多尔衮就是一个用情不专的人。至于多尔衮的妻妾究竟有多少,并不说清楚,单纯玉牒中记载的,多尔衮便至少有7位妻子以及四位妾室,其中:
福晋(平妻,满洲男子可以有多位妻子,称平妻)博尔济吉特氏,孝端文皇后叔叔明安的孙女;在满蒙联姻的背景下,博尔济吉特氏嫁给了多尔衮,这一年二人都是13岁;之后关于博尔济吉特氏的记载便没有了;
嫡福晋:孝端文皇后的同母异父的妹妹、索诺木台吉所生的女儿博尔济吉特.巴特玛;顺治六年病逝,多尔衮将其追封为正宫元妃。多尔衮与嫡福晋的感情非常深,也就是我们在影视剧中见到的小玉儿的历史原型。多尔衮去世后,巴特玛被追封为义皇后;多尔衮被顺治帝问罪后,巴特玛的皇后名分也便没有了。
福晋佟佳氏,尚书蒙格图的女儿,出身建州女真;
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出身蒙古扎尔莽部;
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出身蒙古科尔沁部;
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巴特玛的亲妹妹,原先是肃亲王豪格的福晋,豪格被多尔衮陷害而死后;多尔衮便娶了自己的小姨子为福晋。
福晋义顺公主李氏,出身朝鲜;多尔衮死后改嫁给了端亲王博洛;但是之后在朝鲜锦林君的请求下,义顺公主得以回到朝鲜。
另外还有四位妾室:喀尔喀部公奇特氏、博尔济吉特氏、济尔莫特氏、李氏
而且多尔衮虽然妻妾众多,但实际上子嗣凋零,仅有一个女儿东莪出生。根据野史的记载多尔衮对这个唯一的孩子很是疼爱,东莪在父亲的宠爱下,经常女扮男装外出巡。有一次东莪外出前往东城福国寺上香,遇到一个风度翩翩的陈秀才,陈秀才的书法很是秀整,东莪便将陈秀才请到了自己的府上做计室。
在朝夕相处下二人互生情愫,但是多尔衮却想要东莪跟蒙古台吉订婚;
结果没多久,多尔衮突然去世,而且被顺治帝问罪。作为多尔衮唯一的女儿,东莪自然也遭受牵连,被顺治帝帝下旨交给信王府为奴,这位蒙古台吉也便解除了跟东莪的婚约。陈秀才便想尽办法进入新王府偷偷地跟东莪约会,但是东莪却让陈秀才赶紧走,她并不想连累陈秀才。陈秀才努力读书终于考中了进士,恰好东莪也被信王府放出,二人便成就了好事。
不管东莪的结局如何,多尔衮一生只生有一个女儿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是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却在大清传了13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睿亲王爵位得到恢复顺治七年十二月,在多尔衮去世后,因多尔衮无子承袭爵位,顺治便下旨年仅9岁的多尔博过继给多尔衮为嗣,承袭多尔衮的和硕睿亲王爵位。多尔博的生父是多尔衮的同母弟多铎第五个儿子,多尔博不仅白捡了一个亲王爵位,而且俸禄是普通亲王的三倍。并且顺治下旨:将多尔衮的留护近侍苏克萨哈(康熙的四位辅政之一,原先是多尔衮的下属)、詹岱二人位居议政大臣之位
但是还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顺治便以谋逆大罪、害死肃亲王豪格及其后嗣等罪问罪已经病逝的多尔衮,不仅将多尔衮削藩认出了太庙,而且还被刨棺戮尸、开除宗籍。
而作为多尔衮四子的多尔博也便没有了爵位承袭,顺治准许其回归本宗,重新成为豫亲王多铎的后代;并且在顺治十四年,多尔博被顺治封为多罗贝勒。此时的多尔博已经15岁,到了该建功立业的年纪,被封多罗贝勒爵位,便有了参与朝政的资格。
康熙十一年,年仅30岁的多尔博去世。多尔博虽然被封多罗贝勒,但实际上并未得到顺治与康熙的重用,建功立业的机会少,自然便没有晋封爵位的可能。
只是让多尔博没想到的是多年后,自己会被恢复和硕睿亲王的爵位;而且从玄孙淳颖开始便是名副其实的和硕睿亲王,不仅享受作为铁帽子王之一和硕睿亲王的俸禄与待遇,而且还得到乾隆与嘉庆帝的重用,做到领侍卫内大臣的位置上,这究竟是为何呢?
乾隆四十三年,已经68岁的乾隆决定恢复多尔衮的和硕睿亲王爵位,理由是:多尔衮对大清建立赫赫战功,是因为被小人诬陷才被世祖皇帝定罪、开除宗籍。乾隆不仅让多尔衮重新配享太庙,而且还将其追封为睿忠亲王,下旨按照亲王的规格为多尔衮修建坟茔。
因多尔衮无嗣继承睿亲王爵位,乾隆便决定恢复多尔博多尔衮嗣子的身份,也就是恢复了多尔博和硕睿亲王的爵位,并且将多尔博的玄孙淳颖直接承袭和硕睿亲王爵位,至于淳颖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高祖都追封为睿亲王。
这一年,淳颖只有18岁。
被封睿亲王爵位后,淳颖在朝中的地位便大不同了,不仅娶了一等忠勇公、孝贤皇后亲弟弟傅恒的女儿为嫡福晋,而且得到乾隆与嘉庆皇帝的重用,先后担任宗人府宗令、左总政等职,还担任了玉牒馆总裁、正黄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满军都统等职
当然这些位置都没有太大的实权,等淳颖真正做到了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位置上时,淳颖才算是真正的成为朝廷重臣。之后淳颖又管理理藩院的事务,还被授予御前大臣的职位。
时隔127年,睿亲王爵位终于又得到了恢复。
淳颖一共生有九个儿子,嘉庆五年病逝。
四位被被追封的睿亲王第一位便是多尔博的第二子苏尔发,苏尔发是庶妃刘氏所生的庶子,只因多尔博并无嫡子出生;再加上马佳氏所生的长子早早便夭折,按照序齿也应是苏尔发承袭父爵。因父亲多尔博是贝勒爵位,所以苏尔发便要降级承袭贝子的爵位。
在苏尔发年仅10岁时,便承袭贝勒爵位。
虽然多铎是一位骁勇善战的开国功臣,但是他的儿子多尔博与孙儿苏尔发并没有他们的父亲与祖父一样为大清立下赫赫战功。多尔博如此,苏尔发亦是如此,所以苏尔发到了34岁才被授予镶黄旗满洲都统一职,但仅在都统的位置上两年,康熙便将其革退,并且将其爵位降成了镇国公。若不是犯了大错,康熙断然不会将其降爵革职。
被革职后次年,苏尔发便去世了,年仅38岁。
苏尔发的嫡长子塞勒,是苏尔发福晋赫舍里氏所生,康熙三十八年八月被封为三等镇国将军;康熙四十年,在父亲苏尔发病逝后,降级承袭辅国公爵位。
康熙五十六年,塞勒被封为镶白旗满洲都统,五年后的康熙六十一年塞雷接任满洲都统一职。之后塞勒便闲赋在家,一直到雍正七年病逝,终年50岁。
后人给塞勒起了一个别称,为“醉公”。
塞勒妾室高氏所生的第五子功宜布,在塞勒病逝后承袭辅国公爵位;塞勒一生都是一个闲散的宗室,并没有建功立业,而且在乾隆十一年便病逝了,年仅33岁。
可以说从多尔博开始,一直到功宜布,这几位被追封的睿亲王,在整个大清都是默默无闻的存在。若非到了乾隆朝,乾隆恢复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这几位被追封的睿亲王顶多是爱新觉罗家族中碌碌无为的宗室子弟,在历史上的长河中留下一个名字与出身。
但是乾隆一朝是多尔博这一支,改变其家族命运的时候。
功宜布虽然是闲散的宗室,但是他的儿子如松却得到乾隆的重用,而且还在信郡王德昭无后病逝后,让如松承袭了信郡王爵位。为此如松的父亲功宜布、祖父塞勒、曾祖父苏尔发全部在乾隆二十七年被追封信郡王爵位。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如松是功宜布的第三个儿子,乾隆十一年承袭辅国公爵位。
乾隆二十年,如松被赏赐散秩大臣的职衔,并且准许其在乾清门行走;散秩大臣都是出身满洲上三旗,负责皇上的安危;能够在乾隆身边当差,自然便比其他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多了些建功立业的机会。
果然,乾隆二十年,如松被授予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兵部侍郎等职衔。
乾隆二十四年,署理兵部尚书;这年年底,如松调任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乾隆二十五年被授予绥远将军一职,绥远城将军属于八旗驻防地方的13位大将之一,属于从一品,有封疆守土的职责。如松以兵部左侍郎任绥远城将军一职;乾隆二十六年改任西安将军(同样是八旗驻防地方的13大将之一)。
如松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得到乾隆的认可;所以便送给了如松一个信郡王的爵位。乾隆二十七年信郡王德昭病逝,因为德昭无子承袭王爵,所以乾隆便将信郡王爵位直接送给了忠心耿耿的如松。不进如松得了一个信郡王爵位,而且乾隆还下旨将其祖上三代都追封信郡王。
位居信郡王爵位后的如松,被授予宗人府右宗正,负责管理宗人府以及粘杆处
粘杆处大家并不陌生,还是起源于雍正皇帝,雍正皇帝能稳坐皇帝之位,粘杆处也是功不可没;到了乾隆一朝时,粘杆处的作用被弱化,但仍旧是距离皇帝比较近一个部门,能够成为粘杆处侍卫便可时常伺候在皇帝身边。
比如大贪官和珅就是在粘杆处做侍卫时,趁机得到了乾隆的青睐,得以平步青云。
可见虽然在粘杆处当差做的是侍卫,但实际上确实加官进爵的一个好的跳板。
而乾隆能让如松掌管粘杆处,便可见对如松的宠信有加。
乾隆三十五年如松病逝,年仅34岁而已。
若如松不是早早便病逝的话,靠自己的努力做到亲王爵位也是很有可能的;只可惜,天妒英才。在如松病逝后8年,乾隆便下旨恢复多尔衮的睿亲王爵位,如松的儿子淳颖直接封为和硕睿亲王爵位,如松也被追封睿恪亲王,有了亲王之尊。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不仅淳颖得到了乾隆的重用,淳颖的儿子得到了嘉庆帝与道光帝的重用,甚至淳颖的第四子禧恩成为拥护道光帝登基的大功臣,而受到道光帝的厚待。
03嘉庆五年,淳颖病逝;由他的嫡长子宝恩承袭王爵,宝恩的生母是淳颖嫡福晋富察氏,大学士傅恒的女儿。只可惜宝恩承袭王爵仅一年半的时间便病逝了,改由淳颖次子禧恩承袭王爵。其实富察氏还生有一位嫡子,只是嫡次子端恩尚且只有14岁;而禧恩已经18岁,并且在嘉庆六年时便已经被授予正二品的头等侍卫,在乾清门行走。
禧恩承袭王爵后,仕途也非常顺遂:
嘉庆十年,被擢升为御前侍卫,并且兼任銮仪使、副都统、上驷院卿等职;不久便做到了内阁学士的位置上;内阁学士属于内阁大学士的属官,正二品,能够位居内阁学士之位上,说明嘉庆帝还是比较看好禧恩的。
果然嘉庆十八年,禧恩便被擢升为理藩院侍郎;
两年后,被授予内务府大臣一职,掌管内务府。
嘉庆二十五年,禧恩作为内廷的扈从跟随嘉庆帝一起前去木兰秋狝。但是等到了避暑山庄后仅两天的时间,嘉庆帝便病逝了。嘉庆帝病逝的太过突然,并未交待传位诏书究竟放在哪儿;嘉庆帝近臣与近侍们都找遍了嘉庆帝随身的箱子,但就是一无所获。
虽然大家都很清楚嘉庆帝最看重的是孝淑睿皇后所生的嫡长子绵宁,但是无诏书谁也不敢做决定直接让绵宁继位,毕竟有违祖制。正当大家都沉默不语时,禧恩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既然找不到盛放诏书的匣子,在诸位皇子中,二阿哥绵宁最为年长,而且还是已故的嫡皇后孝淑睿皇后所生,更有平定天理教的功劳在,自然二阿哥继承皇位。
禧恩说的理由确实非常充分,但现任皇后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钮祜禄氏不仅出身勋贵世家钮祜禄氏家族,而且还生有两个儿子。
就这样戴均元、托津两位枢密大臣以不符合祖宗法治为由,直接反对,毕竟没有遗诏便继承皇位名不正言不顺。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有人提出建议:让孝和睿皇后的亲哥哥世泰跟内务府的大臣回京城一趟,一是询问孝和睿皇后的意见,二是找一找诏书有无在京城。
孝和睿皇后得知情况下,即刻派人寻找诏书的下落,但一无所获;但即便是在找不到诏书的情况,通情达理的孝和睿皇后还是决定服用二阿哥绵宁继承皇后,为此下了一道懿旨,让哥哥世泰带回了避暑山庄,而且还给绵宁带去了鼻烟壶。
自生母孝淑睿皇后病逝后,绵宁便一直跟随孝和睿皇后生活,母子二人的感情还是很不错的。在孝淑睿皇后懿旨来到之前,已经找到了诏书,据说是在一个小太监的身上;但不管究竟哪里找到的诏书,既然有了诏书,绵宁便可以顺理成章继承皇位。
而孝和睿皇后也因为支持养子而非亲子,得到了新帝道光帝(绵宁)的尊重,新帝登基后便将养母尊为独一无二的皇太后。而同样作为拥护道光帝登基的忠臣禧恩,也得到了道光帝的赏识与重用:
随即便将禧恩授予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之位;
道光二年,禧恩被擢升为理藩院尚书,成为名副其实的朝廷重臣。
道光八年,进太子少保衔,并且署理吏部尚书一职。
道光九年,道光帝感念多尔衮的功勋,赏赐禧恩双眼花翎。
道光十二年,赏赐三眼花翎;
虽然禧恩曾因犯错而被道光帝降职、降爵,但是在咸丰朝又复起,做到了协办大学士的位置上;不过禧恩很快便病逝了。
禧恩之后承袭睿亲王爵位的是禧恩长子仁寿,咸丰一朝做到了玉牒馆总裁、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等位置上;咸丰十一年咸丰帝病逝后,留下八位辅政大臣,辅佐年仅6岁登基的同治帝;慈禧与慈安两宫皇太后,说服恭亲王奕䜣一起发动辛酉之变,并且派睿亲王仁寿与醇郡王奕譞前往密云,将咸丰帝生前的宠臣肃顺给抓了起来。
就这样慈安与慈安两宫皇太后掌权,开始垂帘听政;
掌权后两宫皇太后,自然会厚待帮助自己夺权的仁寿。
只可惜仁寿在同治三年便病逝了,终年55岁。
仁寿病逝后,由其第三子德长承袭王爵;只可惜德长在光绪二年便病逝了。
德病逝后,由其第四子魁斌承袭王爵,魁斌属于毓字辈,在光绪二年承袭亲王爵位;之后任管宴大臣、满洲镶白旗都统等职,之后在大清结束后,到了民国时期,任议员一职。
魁斌在民国四年病逝,其子中栓承袭睿亲王爵位。而中栓也是最后一位睿亲王,而此时大清已经结束四年。
结语作为大清第一任睿亲王,多尔衮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开国功臣、功勋卓著的亲王,能够一铁帽王爵位确实也是理所应当的;只可惜他辅佐的是年仅6岁登基的顺治帝,而且在辅佐顺治帝时还是觊觎皇位,将顺治帝当成是傀儡皇帝。
这也为多尔衮的结局做好了伏笔,顺治八年二月,多尔衮去世后不久,顺治帝便将其刨棺戮尸,踢出宗籍,自此以后多尔衮及其后人便不再是爱新觉罗家族的子孙。
但是乾隆皇帝为多尔衮恢复了睿亲王爵位,并且将睿亲王爵位定为满清八大铁帽子爵位之一;不仅淳颖,淳颖之上以上,一直到其天祖多尔博,全部被追封为和硕睿亲王;在淳颖之后,睿亲王爵位又传了六世,与大清有始有终。
追封之后才凑满13世
多尔衮没脑子吗?一个老婆不生,俩老婆不生,七个老婆才生了一个,不觉得头脑发绿吗
妖清
通篇看下来只有俩字:满遗。满遗又在为满清招魂
不给多尔衮嗣子封爵 清朝的历史会很尴尬 因为清史他是根本没办法掩盖功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