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讲历史:20世纪台湾的经济发展

热情的金 2024-06-02 09:22:47

解放台湾,就在眼前。这一篇,读读上个世纪台湾的历史。

台湾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附近岛屿,共3.6万平方公里。宋朝时期正式成为版图,新航路开辟之后,西班牙、荷兰入侵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来康熙帝进兵台湾,1684年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行省。中法战争之后,1885年,台湾建省。甲午战争清朝战败,1895年台湾、澎湖割让给日本,开始了台湾的殖民地时期。1945年日本战败,按照《开罗宣言》精神,中国收复台湾。1949年,蒋介石败逃台湾,割据至今。

一、郑氏割据时期的台湾经济

郑成功收复台湾之后,开垦土地,种植粮食、甘蔗、茶树等作物,从事贸易,经济能够自立。特产樟脑产量占世界绝大部分。

樟脑是把老樟树树干劈成小块,放在锅里蒸煮,樟脑油随着蒸气上升到上部的陶缸里冷却,形成樟脑。一般买回来,放在衣柜里,防虫。

二、清朝时期的台湾经济

兴建了基隆至新竹的铁路,架设了基隆至台南的电报线。

1887年5月20日,刘铭传首先成立了“台湾铁路商务总局”

三、日据时期的台湾经济

1.农业。

1940年,排灌率70%,复种指数1.37,经济作物种植占33%。

2.工业。基本政策是“日本工业,台湾农业”。

日商到台湾投资,到一战时期,工厂2600家,资本2亿日元。1936年是发展的顶点,工厂7890家,资本2.68亿元。人均钢2.73公斤,煤433公斤,发电量181度,布0.4米,糖208公斤。铁路4000多公里,户均电话0.02台。

3.商业。

1935年总产值6.8亿元,输出3.3亿元,输入2.63亿元。1945年有银行170家。

4.战败。

美军轰炸台湾,日本撤走时带走资金、设备,总产值只相当于1937年的55%。

Lamsepo 机场被美军标为“#2”的跑道在最右边。被美军标为“A”的建筑物,可能是军营。

四、国民党割据时期的台湾经济

1.收复台湾。

2.败逃台湾。

1】带去政府拥有的395万两黄金、1136万两白银、银元、美元。

2】资本家、地主、政府官员逃亡台湾,带去巨额钱财、物质。

3】美国每年给予1亿美元援助。

3.改革。

1】发行新台币,实行高利率,吸收存款,稳定金融,稳定物价。

2】管制外汇、外贸。

3】推行土地改革。

第一步是1948年开始的“三七五”减租,即限定耕地租额不得超过主要作物全年收成的37.5%。

第二步是公地放领,即将接收的日本殖民者占有的耕地转移为农民所有。放领对象规定为承租公地的现耕农雇农、耕地不足的佃农和半自耕农,每户承领的面积为田五分到二甲,旱地一甲到二甲。公地所有权的转移不是无偿的,规定放领的地价为耕地主要作物全年产量的2.5倍,以实物计算,由承领农民在10年内以每年分二期平均摊还,不负担利息。

第三步和最终目标是“耕者有其田”。这一步从1953年开始,凡私有出租耕地,地主可保留相当于中等水平的水田三甲或旱地六甲,超过部分一律由政府征收,转放给现耕农民。政府补偿给地主的地价,为被征收耕地主要作物全年收获量的2.5倍,由政府以实物土地债券七成、公营事业股票三成搭配补偿。由于土地改革基本上以有利于农民的方式解决台湾的土地问题,增加了农民所得,刺激了农民增加生产投入的积极性,对台湾经济从混乱走向稳定,起了重要作用。

此外,改组及整理农会、农田水利会、渔会及青果运输合作社等组织,使之成为农渔民的真正代表;改良农业生产技术,包括改良种子、农具,增加化肥使用,改进栽培方法等,对当时的农业恢复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4】成立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国营”、省营生产事业的策划协调工作。

根据扶持“国防”及生活必需品、外销及进口替代品生产的发展方向,一方面优先恢复发展电力及与稳定民生和发展农业有关的制糖、食品、化肥、水泥和胶合板等原有轻工业,另一方面全力帮助内地迁台工业重建。其中电力、化肥、纺织是重点,因为电力是工业恢复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化肥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投入品。纺织工业是否重点发展,曾引起争论。后考虑外汇有限,决定借重内地迁台的资本、设备与人才,配合以美援进口的棉花,鼓励民间投资设厂,以求棉布自给自足。

5】根据台湾贸易的传统,有计划地扩大对日贺易。出口的商品,仍为传统的糖、米等农产品和农产加工品。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1952年与内地同时使工农业生产及对外贸易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物价亦稳定在控制范围内,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4.工业进口替代(1953年一1961年)

台湾自然资源短缺,矿藏贫乏,市场狭小,购买力低下。当经济逐步恢复及国际市场条件发生变化时,上述矛盾就不断暴露,原来依靠大量出口农产品以换取农工原料和日用工业品的路子,既不利于工业的发展,又造成巨额逆差,外汇紧缺,难以为继。

为了发展岛内民族工业,建立工业化基础,从1953年开始,台当局决定采取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即利用岛内初级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赚取外汇,用于进口发展工业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农工原料,以支持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的需要。实行进口替代的行业除原已着手的化肥和纺织工业外,优先鼓励岛内需求较大的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产品,先后有棉纱、棉布、毛纱、人造织物、合成纤维、化肥、塑鼓、合板、水泥、玻璃、家用电器、汽车及汽车零件等。配合进口替代战略,实行严格的贸易、外汇管制措施和关税保护政策,扶植幼小工业发展。

为了保证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必要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大批美援的到来,为达到支持经济建设的目的,也需要制定经济建设计划。所以从1953年~1961年,先后实施了第一和第二个四年计划。这两个四年计划起先着重节省和赚取外汇,以求国际收支平衡,以后注意了国民所得的提高和人民就业的增加。

其生产方针是“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继续着重推动农业的进步和粮食的增产,使农业以年平均5%的速度稳步增长,并为工业提供资金和劳动力。同时,扶植工商业者稳步发展消费品工业,一方面利用本地原料加工生产糖、凤梨、香茅油等出口产品,赖以赚取外汇,另一方面继续扩大进口替代工业,以满足岛内需要,节省外汇。每年所得美援,主要用于投资增加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电力等基础工业的建设。50年代美援投入的生产资金在台湾总投资额中的比重高达40%左右,其中电力和交通运输的固定资本投资总额中,美援分别占67.2%和28.1%。为了扶植农业,投入的美援资金仅次于基础设施。

由于美援的支持和较好地利用进口替代,结果工业以年平均11.7%的速度增长,建成了一个以内需为主、以中小企业为骨干、技术水平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轻纺工业体系,许多重要日用消费品的供应已基本立足岛内,出口结构层次得到提高。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为进一步扩大生产打下了基础。

当第二个四年计划执行到1955年前后,台湾经济出现许多因素迫使其作出重大转变。主要矛盾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岛内农牧业发展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进口替代工业不但因国内市场饱和无法进一步发展,而且人为的贸易、外汇管制,破坏了价格机制的作用,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加上人口平均每年以3.6%的速度增长,约有100万人即相当于总人口的十分之一面临失业,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向外寻求发展。

此时的国际经济环境却十分有利。因为西方各国渡过了战后的经济恢复后,出现了经济繁荣和空前未有的国际经济合作,各国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日本决心发展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将相当部分轻工业向国外转移,为台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为此1958年~1961年期间的台湾经济,主要是完成进口替代向出口导向过渡。

主要措施是:货币贬值,1美元兑换24.78新台币改为40元。放宽进口限制,扩大鼓励出口。放宽经济管制措施,减免税收,推行第三个四年计划。

痛定思痛

5.工业出口扩张(1962年~1972年)

60年代初,台湾由于两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的实施,经济实力有所提高。农业走上了稳定发展的道路,不仅为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工业释放出大量廉价剩余劳动力,也为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料来源;工业生产净值已接近农业,自给率大幅提高,如化肥、药品、橡胶制品、塑胶及其制品的自给率已分别达到81%、48%、61%和80%,食品和纺织则自给有余,大量出口,工业品出口的比重迅速增加;净储蓄率不断提高,由5%上升到10%左右,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必要的资金。同时,上述政策措施及革新的实施,又为扩大出口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政策条件。因此当局因势利导,展开了大规模的新建设,并大幅度实行了出口扩张。具体做法为:

1】发展外销工业。

当时从现有工业中挑选若干生产规模、设备、技术及管理均能符合或接近国际水准,其产品品质与成本可与外国竞争的行业,促使其产品逐渐转向外销市场。其中利用本地及进口原料加工后增值较大的外销工业更鼓励其优先发展。由于受资金技术的限制,又要安排劳动力,所以原来进口替代较有基础的纺织、电子、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的装配工业,成为外销工业发展的重点。

这些工业基本处于进口一加工—出口的生产形态下,即开始用少量外汇从日本进口所需生产设备、技术、原材料及零部件,利用廉价劳动力在岛内加工装配,生产价廉物美的轻工业品或加工品,然后出口到以美国为主的国际市场,赚取更多的外汇,进口更多的设备材料,出口更多的产品。至于食品工业,当时也是主要外销工业,凤梨、蘑菇、芦笋罐头曾是有名的出口创汇拳头产品。但由于食品工业主要依赖岛内农业的发展,又受到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难于维持长期的稳定增长,其地位逐渐为纺织、电子所取代。

配合外销工业的发展,当时尽量利用外援发展能源工业,以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适当发展必要的重加工工业,如扶植钢铁、机床、汽车、造船等行业,以便建立自己的生产资料工业,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2】建立加工出口区。

所谓加工出口区,就是靠向海内外投资商提供投资优惠条件,引导企业到特定的地区,利用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进行加工装配,并将全部产品向海外市场出口的一种制度。由于台湾为一海岛,内需有限,又面临美援即将改为贷款,急需引进外资和侨资,为此,1965年决定仿效香港自由贸易区,在高雄设立能够吸引外资的加工出口区、以后又在楠梓和台中设立了两个加工出口区。

在加工出口区投资的企业主要是面向出口,从事加工、装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他们享有各种优惠条件,如减免货物税、营业税、进口关税等。同时区内放宽外汇及外贸管理,缩短过关时间,办事效率高,有效地吸引了外资、侨资的进入。至1972年计划投资的企业有226家,投资金额7786万美元,实际开工193家。其中以日商和美商为主的外资是资金的主要来源,约占投资总额的60%以上。投资的领域集中在电子、电器用品及化学等行业。侨资也占一定比重,大部分来自香港和东南亚,主要投资于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及建筑业。加工出口区进出口总额1972年达4亿美元,约占台湾整个进出口总额的7.2%,对推动台湾外向型经济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3】缩小公营经营范围,大力鼓励私人企业发展。

台湾私营企业在50年代初十分弱小,考虑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应变力强、经济效益好的优势,当局曾给与较多的扶持,1953年~1962年其工业增长率达16%,比公营经济增速快一倍。60年代初为了发展外向型经济,更加强了对私营企业的鼓励,规定除了公共设施、铁路、造船、钢铁等全局性、独占性和民间不易兴办的产业外,其他经济事业均可由民间经营,并放宽设厂限制。鼓励从事出口商品的生产,除对新创公司和新增设备能力30%的企业延长免税外,凡产品出口50%以上的,还给予加速折旧的待遇。建立资本市场,筹建证券交易所,允许私营企业发行公司债,为私营企业筹资提供条件。60年代至70年代初,私营企业一直是台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主力,年均经济增长率达22%。

这个时期的出口扩张,由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需要的资本量较少,技术也较简单,却获得了充分就业和国民所得的增长,避免了当时’台湾资本短缺与技术落后的短处,发挥了劳动力丰富的长处,而且在不断的进口—加工一出口中积累了资本,结果推动台湾经济持续十年高度成长。农业1968年以前年增长5%,工业则十年平均增长高达18.5%,并且建立起一个门类较全,技术水平较高的外向型轻纺工业和消费电子工业体系,其产值自1963年超过农业后,一直主导经济发展。

进出口贸易1971年分别比1962年增加8. 4倍和5倍,并基本扭转了50年代长期入超的局面。出口结构明显改善,工业品出口已占80%,实现了由以农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品出口为主转变。失业率由4.2%下降到1.7%,基本实现了充分就业。所以70年代初,台湾已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经济地区转变成一个进步的以外向型轻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地区。

台湾地区最大的国际贸易港口高雄

6.重化工阶段(1972年~9886年)

加工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台湾赢得了十年高速经济增长,但首先农业滞后问题日益尖锐。60年代中期,由于农村大批精壮劳动力进城做工,农业作业缺乏必要的机械,农业技术也没有实质性突破,生产增长率下降。当局政策取向逐步“重工轻农”,工农业比较利益差距越来越大,农民所得偏低,积极性普遍不高,甚至发生废耕现象;更重要的是农地过分分散,43%的农户耕地面积不足半公顷,既不利于提高农业规模效益,也不利于农业机械化,将长期影响农业生产效率。

1968年后,农业已几度出现负增长。同时,出口加工工业本身也存在严重缺点,即整个生产过程是一个简单加工过程,生产价值大而附加价值低,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是劳力,而不象其他进步国家出售的是技术;在原材料、技术设备和商品市场等方而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进出口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高达70%。这种生产类型不能使台湾实现现代化。

60年代末,世界经济进入周期性危机,美元贬值,国际市场物价飞涨。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在阿以战争后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施加压力,从1973年10月起三个月内,价格上升4倍,迫使各国采取高度紧缩政策,世界经济走上衰退,这使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台湾经济面临极大困难。此外,70年代初,出于美苏对抗的需要,美国把中国当作重要筹码,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台湾不再成为包围内地的前哨,因而自1971年起,台湾继失去联合国席位后,先后有一批国家与其断交,使其在政治上逐渐陷于孤立。

这些政治经济情况,迫使台湾当局不得不一面加强统治,一面动员岛内各种力量,“埋头经济建设”。当时连续采取提高油电价格、大幅提高银行利率紧缩信用等措施,以稳定因国际经济波动而引发的国内经济更大波动。与此同时,一面继续发展外向型轻工业和电子工业以积累资金,一面开始着手解决产业升级问题。

1】加强农村建设,尽可能实现农工平衡发展。

早在70年代初,就制定和实施加速农村建设九大措施,包括:废除肥料换谷,降低肥料价格,充分供应农业生产所需化肥、饲料、农药及实用而廉价的农用机械,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改革农产品运销制度,建立“粮食平准基金”,以“保证价格”收购稻谷;加强农村公共投资,改善农村生活环境,鼓励在农村开设工厂,为农民提供兼业机会,使其继续留在农村。1978年实施12项建设时,其中有3项有关农村建设,即设置农业机械化基金,促进农业全面机械化计划,加速改善重要农田排水系统计划及修建台湾西岸海堤工程及重要河堤工程计划。

至1982年,每公顷耕地平均机械马力提高为约1.2马力。同时,下大力量解决农地过分分散的问题,即实行“第二次土改”。一是加速农地重划,把分散在多处的小块土地调整集中在一起。截止1986年,应调整的44万公顷土地,重划了80%。二是推行委托经营、共同经营和合作经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由于这三种经营方式只是通过协作和联合扩大经营,不变动土地的所有权,农民比较容易接受,发展较快。三是鼓励小农转业,直接推动土地所有权集中,但实际效果不大。四是发展农业生产“专业区”,每个专业区只生产一种产品,并建立产、销、储体系,以提高经济效率。至80年代初,已有水稻、杂粮等几十种不同的专业区380多处,参加农户近30万户。通过这些措施,农业衰退及农民收入偏低情况,逐步有所好转。

1953 年,陈诚、谭祥、胡适视察农田

2】鼓励储蓄。

鼓励储蓄,增加积累,是台湾当局的一项基本经济政策。为了增加储蓄,台湾当局采取了奖励小额储蓄、发行5年期以上的建设储蓄券、普遍设置邮政储金机构、鼓励企业发行股票或公债等证券等办法,并确定每年10月的最后一周的星期六为全国储蓄日,使储蓄成为风行全岛的运动。1982年台湾民众储蓄额占生产总额的比重,提升至30.4% 。岛内从事生产的投资资金,不仅已全部由岛内居民提供,并且开始有力量从事对外投资。

3】将投资重点转向基础设施和重化工业。

从70年代初起,投资3000多亿新台币,建设十大工程,其中重点增强铁路、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发展替代石油的核能电厂,以繁荣工商业;同时考虑岛内资金逐步积累起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岛内轻工业和耐用消费品所需原料及零部件的数量,已经足以支持在岛内建立较大规模的原料工厂,为此,采用“逆向整体性发展”方式,主要发展石化(人造纤维、塑胶)和钢铁(金属制品、机械)两大系列,在十大建设中纳入了新建现代大炼钢厂、轻油裂解厂、造船厂三项,以便使主要工业所需上游原料逐步立足岛内,为扩大加工品出口打下基础。

1979年,十大建设基本完工,岛内因石油危机引起的衰退也逐步好转,台湾当局又提出了十四项重大工程,继续增加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的建设。这些项目主要是十项建设的延伸,于1984年完成,大大增强了重化工业的基础。

但台湾是海岛经济,内部资源特别是能源缺乏,土地不足,工业发展不能依赖能源和资本密集度高的产业;同时内需有限,必须进一步扩大出口,而70年代石化产品的出口取得较大效果,汽车、船舶等机械产品则很难打入国际市场。因而在重化工业初步完成进口替代后,从80年代起,台湾将产业升级的重点转向技术和附加值高、能源密集度和污染程度低的“策略性工业”,竭力引进和开发以电子、信息工业为主的高科技工业;同时,推动工业自动化,改造纺织、塑胶加工及食品加工等传统工业,希望使其与“策略性工业”同时成为台湾工业的火车头,以加速台湾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的轻纺工业为主向侧重发展资金、技术密集的重化工业转变。

4】继续拓展对外贸易。

1979年实施了机动汇率制度,对进口管理也逐渐放松,以加强企业在国际上的竟争力。为了应付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鼓励企业到梅外投资。1977年~1985年对外投资总额为1.8亿美元,相当于过去的6倍,其中大部分投在美国。

到80年代中期,台湾虽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特别是农业长期陷入低速成长,但轻工业提高了技术水平,一批大中型重化工业企业陆续建立并投入生产,减轻了台湾在机电成套设备和上游原料方面的对外依赖程度;并且渡过1982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冲击,使经济继续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加8.6% ,1986年人均国民收入3646美元,一、二、三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为6.5:46.8:46.7,工业中重化工业的比重超过了轻工业,呈现出明显的工业化特征,与新加坡、香港、韩国一起被誉为亚洲新崛起的“四小龙”。

7.发展新兴工业阶段(1987年~1998年)

80年代中期,台湾开始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进行又一次大的改革。台湾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进行过货币改革和土地改革,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实行了以扩大出口为中心的外汇外贸改革及财政金融改革,这次改革是第三次。

这次改革是1984年提出的,1986年3月国民党十二届三中会会正式通过作为现阶段指导经济的方针后,才逐步实施。提出这项方针的背景,首先是台湾出口产品过分依赖美国市场,与日本一样,贸易顺差不断扩大,与美国的贸易磨擦加剧。1985年西方五国财长会议后,在美国的逼迫下,日元首先升值,台币也随之提升。台湾自1958年实行汇率改革以来,美元与台币的比例一直稳定在1:40左右,1986年起,逐年降为37.85,31.87,28.6,26.4,直至1990年才稳定在26左右,给台湾出口产业打击很大。减少对外特别是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已成为燃眉之急。

其次,采取出口导向策略的发展中国家,竞相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全力拓展出口贸易,在西方国家普遍实行贸易保护的情况下,对台湾更形成竟争压力;发达国家在高科技领域的激烈竞争,又给台湾带来很大冲击。

第三,岛内工资大幅提高,环保问题突出,地皮价格叙涨,加上面临亚洲各国的激烈竞争,经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装配业盈利微薄,甚至无利可图。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纷纷移向海外,有约2.5万个企业宣布倒闭,岛内工业如不升级换代,很难有出路。此外台币升值和储存外汇大幅增加,引起金钱游戏泛滥,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和经济秩序。

第四,以上游重化工业为主的面向岛内市场的产业,在长期进口保护政策下,缺乏竞争意识和改革动力,工业升级进展缓慢。仍然垄断台湾主要经济命脉的公营工业企业,机构重叠,经营管理不善,效率很低,以致岛内上游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不仅增大了下游企业成本,影响出口和消费者利益,而且压抑了民营企业的发展。特别是一直由公营企业把持的金融领域,私人资本和外资发展的空间很小,管理方法陈旧,无法有效地参与世界经济和金融循环,也无法有效地为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融资,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在发展策略工业、寻求产业升级的同时,进一步改革管理体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已成为迫切要求。

王永庆的台塑

实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方针,就是实行贸易多角化,逐步开放岛内市场,增加海外投资,扩大经济开放程度;加速金融和经济的自由化,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功能,使资源的利用,产业的升级达到最高效率。同时,制定一套合理健全的法规,用法律来调节经济运行,使自由化的经济活动在现代化的金融制度、合理的财税制度下和谐地运作。所以这个阶段可以说主要着眼于解决产业升级的机制问题,以推动台湾经济从出口扩张向内需外销结合型转化;在重化工进口替代初步实现的基础上,出口的主导产品由劳动密集的轻纺品向技术密集的电子和信息业等策略性工业产品转变。

扩大对欧共体、日本和亚洲以及原苏联、东欧的出口,减少对美国出口和对日技术设备进口的依赖,努力平衡对美日的外汇收支。扩大海外投资,帮助中小企业将劳动密集型产品向东南亚及内地转移;资助大型企业向跨国公司规模发展,以绕过贸易保护壁垒并获得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大幅降低进口关税,放宽非关税管制,以逐步开放岛内市场。减少对出口数量、价格、地区等的直接干预以及对出口的特别奖励,增加出口的自由度。实行大贸易商政策,以摆脱进出口业务长期为外国商社所操纵的局面。

1974年成立

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发展金融市场,继60年代建立资本市场、70年代建立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后,1984年和1989年分别建立境外金融市场和外币拆款市场。境外金融市场是非居民为获取资金及提供资金而进行大规模国际金融业务的市场,交易对象通常为银行及跨国公司,其业务一般为引进外来资金,再将其用于境外。它有利于金融国际化,可就近培养国际金融业务的专业人才。至90年代,已有30家左右银行参加该项业务。在利率自由化的基础上推进外汇、金融机构设立和金融业务自由化。

1987年全部放开经常账户,废除进出口外汇申报制,厂商可持有并自由运用外汇。1987年开放民间设立银行,改变公营银行长期垄断金融市场的局面,被视为“台湾金融业自由化的重要里程碑”。1987年扩大了外商银行的营业范围,与本地银行一样,可从事储蓄存款、长期放款及承销、自营、经纪等信托业务。为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而努力。

实行财税制度的进一步改革。所得税方面,取消各种减免税等差别待遇,扩大税基,将居住者的境外来源纳入课税范围;进行营利事业所得税与个人综合所得税的“两税合一”,提高税后投资报酬率。销售税方面,改以营业额为基础课税为以增值额课税,平均税负。

分批实施公营企业民营化,已有中钢、中化、中船、阳明海运、华南银行等20多家公营机构列为第一批民营化对象。民营化方式,一是对于符合股票上市标准的公司,由政府一次或分次出售所持官股,使民股大于官股或实行全民股。二是对于那些经营不善不符合上市标准的企业,将出售资产以公开标售的方式,将此类企业卖给民间经营。但此事进展缓慢,问题较多。

80年代后期,台湾在在大力推动改革的同时,努力推进产业升级。这个时期的产业升级,一是加快发展高科技工业,一是推动服务业的现代化。

成立于1997

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促进重点产业、特别是策略性工业的发展。策略工业即科技含量较高的工业,后称新兴工业。根据台湾的具体情况,80年代选定了151项产品,90年代初通过的“国家建设六年计划”则确定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精密器械与自动化、航空、高级材料、特用化学品与制药、医疗保健、污染防治十大工业为新兴工业。对这些工业实行优惠政策,奖励措施包括低利贷款、技术管理辅导、租税减免三大项,发挥了一定作用。

更重要的是建立科学园区,对带动整体工业升级,作用更为明显。当时首先建立新竹科学园区。所谓科学工业园区,就是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活条件优越,而且科研机构集中的地方划定一片区域,提供优惠待遇,吸引高科技公司投资,聚集一批高级科研人员与技术工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挂钩,实行生产、科研和教育相结合,从事高级技术产品的制造创新。

新竹地区正好符合上述要求,至1991年,已有113家公司入区。由于科研人员集中,经费集中,园区的研究开发经费已占台湾研究开发总经费的10%,科研与生产又密切结合,迅速成为高科技的重镇。既展示了科技发展的趋势和动态,又连锁促进区外现有工业技术的提升,缩短了“科学技术—产品—市场”的周期。科学园中发展最快的是资讯产业,也成为台湾最大的新兴工业。但就总体而言,由于高科技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竞争十分激烈,对技术转让控制很严,而台湾本身基础研究薄弱,产品的研制能力差,因此新兴工业发展的步履艰难,工业升级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成立于1987

提升服务业结构和技术水平,促进服务业现代化。台湾的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一直保持很高比例。80年代前,多数经营商业、餐饮业、旅馆等,在便利群众生活和吸纳劳动力方面发挥过重要作用。80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完成和高科技的发展,对服务业提出了愈来愈多和愈来愈高的要求。因此台当局开始将其作为发展战略的重点。主要是发展金融保险、交通运输、通讯和信息、以及咨询服务等,逐步采用高科技,由传统服务向现代化服务转变。

在这个时期对台湾影响比较大的,还有三项:

一是台湾当局顺应民意逐步放宽了台商经香港与内地间接贸易和投资的限制。至1996年台湾与内地间的贸易额已达222亿美元,内地成为台湾最大顺差来源。台商到内地实际投资超过100亿美元。

二是为了扩大内需,吸引外资,提升民间投资兴趣,推进产业升级和改善社会生活品质,1991年起实施了目标宏伟的六年建设计划,决心投资8.2万亿新台币(约合3000亿美元),达到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至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由1990年的8000美元提高到14000美元。但因目标过高,世界经济衰退,内部矛盾重重,难于解决,执行到1993年就进行了大幅调整。

三是1995年正式决定建设亚太营运中心,即提升台湾经济自由化、国际化程度,充分发挥台湾在亚太地区以及两岸经济中的战略地位,积极吸引跨国企业与本地企业组成策略同盟,以台湾为根据地,投资开发、经营东亚和内地市场。以便一方面加速其产业升级,带动经济转型;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内地和东亚地区廉价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和巨大市场,最大限度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促进经济继续快速增长。

1992年成立

这里,台湾能否与内地加强交流是关键。因为内地对跨国公司投资的吸引力,远大于台湾,也超过东亚其他地区。台湾只有在两岸交流中渠道畅道、关系密切,才能发挥本身人员素质较高、科技商品化和营销能力强的优势,吸引跨国公司将营运中心迁入台湾。但因台湾当局反对“一国两制”,坚持“一中一台”,两岸政治关系紧张,因此外商投资驻足不前,建立亚太营运中心计划实际上进展很艰难。

1997年,台湾实行“新经济计划”(1997年~2006年),目标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取得持续的经济发展”。逐步地在资本投资和金融活动方面放宽限制,实行自由化。

经过近50年的经济建设,台湾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1995年,三大产业结构按国民收入计算为3.55:36.25:60.20,农业的比重低,工业比重也逐步下降,服务业则不仅超过半数,而且结构不断优化。经济规模不断扩大,199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636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12396美元,接近发达国家。外贸总额2152亿美元,居世界第13位,资本积累已达相当规模,全部工商资本2800亿美元,累积外汇存底880亿美元,海外投资500多亿美元。

但自80年代中期起,台湾经济制度固有的矛盾和海岛经济的缺陷日益显露;对美日经济技术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使台湾经济很难有战略上的主动权,在发达国家贸易保护抬头,发展中国家不断加强与台湾竞争,自主开发能力不强,日本继续垄断关键技术的情况下,产业升级乏力,主导经济发展的外贸出口不断减弱;岛内投资环境恶化,内需不振,两岸政治关系难于改善,台湾前途未卜,投资意愿低落。因此,经济增长持续减速,90年代一直徘徊在6%左右。

1972年成立

读后记:台湾产生了不少国际品牌,富士康(鸿海精密)、联发科技、友讯、台积电、宏碁电脑、康师傅、捷安特、统一、旺旺、华硕、台塑、巨大机械、台达电子、研华公司、趋势科技等等。2023年台湾GDP是53274亿元,增速1.31%,人均3.23万美元。台湾越是发达,统一越是困难,改革开放大陆为台湾贡献了十分巨大的市场,原以为台湾人会感激大陆,但是,很遗憾,郭台铭的一席话让大家凉透了心,他是具有代表性的。再加上中共从来不搞暗杀,不搞颠覆,和平统一前景黯淡。还好,我们现在思想端正了,不再一厢情愿。

22年8月5日

1 阅读:32

热情的金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