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与商量”第三十一期之密网扩面,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

掌上青岛 2024-06-20 10:32:30

农村公路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型设施。修建一条公路,可以人畅其行、货畅其流,串联一路风景,带动一片产业,造福一方百姓。市交通运输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司家来介绍,近年来,青岛市持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投入各级奖补资金约23亿元,带动全市投资200多亿元,先后开展了一系列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目前,1.2万公里“四好农村路”如同毛细血管一样,蜿蜒在青岛的农村大地上,县道连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阡陌纵横,一张“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已然织就。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级领导干部司家来在协商现场发言。

市政协委员、青岛太平湾壹号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锡明因工作关系经常走村串户。他发现,青岛部分农村路网有较大提升空间,一些村庄的对外道路仍停留在“有”的层面,离“优”尚有距离,居民出行不够方便。

市政协委员、青岛太平湾壹号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锡明在协商现场发言。

胶州市胶北街道小王戈庄村就存在此类情况。“最近几年,受益于农村公路建设提速,我们村的交通条件明显改善。目前,村庄东侧和中部已经建好两条高标准的进出村道路,无论是村民上下班,还是周边企业进出货都很方便。但是,村民赶集常走的村庄西侧道路一直没有硬化,雨天积水、晴天扬尘,影响村民生活。”在协商活动现场,小王戈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德信说。

胶州市胶北街道小王戈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德信接受记者采访。

“村民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前期,市交通运输局已指导胶州市相关部门现场勘查调研了小王戈庄村西侧道路,并将该路列入农村公路新改建计划。道路建设工程计划今年9月开工,年底完工。”司家来表示,2024年,青岛市计划实施农村公路新改建150公里,进一步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不断提高农村公路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

政民积极互动引来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点赞”。李锡明还结合前期调研情况提出了建议:“目前,青岛市农村公路建设还没有专项规划,难以科学有效地指导全市农村公路发展。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制定道路建设专项规划,明确下一步工作重点,提前布局。相关村庄的规划也要及时跟进、及时调整,关联村路要无缝对接农村公路,避免出现最后100米‘卡脖子’的情况。”

作为一名农村经济的观察者、研究者,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宪宝认为,经过多年持续不断地努力,青岛已经实现村村通公路。下一步,农村公路建设要由“道路联通”向“道路畅通”跨越,由“满足通行需求”向“承载多元功能”升级。目前,部分农村公路的宽度不够,不能实现常态化双向行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协作、形成合力,破解土地、资金难题,加大农村公路拓宽工程推进力度,提高道路承载力。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宪宝在协商现场发言。

市政协委员,青岛晓阳春有机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匡明如长期关注农村公路建设。“这几年,我走了不少农村公路。相比城市道路,农村公路建设标准还不够高。在工厂周边,受重载交通影响,道路坑洼破损的情况比较多;在一些路内路外高差较大的区域,安全防护栏还不够普及;在穿村路段,交通设施也不能满足村民生活需要。”她建议有关部门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标准,积极运用新技术提高道路的强度和稳定性,并逐步加装安全防护栏和中央隔离栏,让村民出行更加安全。

近几年,市交通运输部门一直致力于漫水桥整治。匡明如认为,除了拆除重建,对于一些通行量不大的漫水桥,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智能化改造的方式提升其安全性。

市政协委员、青岛晓阳春有机茶有限公司董事长匡明如在协商现场发言。

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各位委员的建议很精准,我们将认真研究。”司家来表示,目前,市交通运输局正在组织编写《青岛市“四好农村路”中长期发展规划(2023-2035)》,旨在明确未来一个时期农村公路建、管、护、运各领域重点任务,擘画“四好农村路”发展蓝图,为我市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明确方向。“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改造,进一步提升农村公路路网通达能力,有序实施老旧公路改造、过窄农村公路拓宽改造和漫水桥整治,更好地服务农村群众出行。”(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崔武 摄影 杨志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