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研制导弹行不行?"
"那时我内心充满愤怒,为何中国人无法做到?中国人就能落后于外国人吗?"
一位耄耋之年的钱学森,回忆起刚归国之时与陈赓大将的对话。
他曾为回归故土,舍弃美国优渥生活及荣誉,甚至被囚禁五载。然而,美国海军次长丹尼·金布尔却坚决反对他回国,甚至扬言:"钱学森无论去何处,都相当于五个师的力量。我宁愿枪决他,也不愿让他回到中国。"
实际上,这种评价仍显保守。钱学森的价值远超此,他更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创始成员之一。
在美国科幻电影《火星救援》中,主角种植土豆时提及:"加州理工的五名学生尝试制造火箭燃料,险些引发火灾...于是我们开始了太空计划。"而钱学森正是其中一员,他们五人组成的"火箭小组"便是JPL的雏形。
钱学森年仅23岁便荣获庚款留美资格,1935年赴美求学,仅用一年时间便修完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硕士课程。1936年,他进入加州理工航空系,师从世界知名科学家冯·卡门,并成为其最优秀的弟子。
冯·卡门带领的学生们组建了一个兴趣小组,研究火箭推进问题。当时,火箭尚属未知领域,他们的研究可谓开创先河。1937年,钱学森加入该小组,他们从二手市场购买配件,尝试用酒精解决火箭推进问题。
电影《火星救援》中,主角因需利用氢气和氧气燃烧产生水作为水源,导致爆炸。钱学森等人的火箭小组同样面临风险,酒精易燃,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爆炸。他们自嘲为"自杀小队"。
某次实验引发较大爆炸,宿舍墙壁被炸出大洞,幸运的是无人受伤。但燃料燃烧产生的强腐蚀性气体四氧化二氮,使整栋宿舍楼设备生锈。尽管如此,学校并未阻止他们的研究。冯·卡门批准火箭小组迁至加州帕萨迪纳玫瑰碗以北的一条干涸河道进行试验,并允许他们使用学校设施。此外,冯·卡门还为他们争取到11000美元实验经费。当时美国尚未认识到火箭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仅视其为飞机助推器。
直至193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