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的诞生是和清朝一起开始的,所以满语的灭亡也基本上是和清朝的灭亡同步的,清朝灭亡到现在已经过去100多年了,满语也陷入到了灭亡的地步,但依旧有少数的满语词汇保留下来了,并且融入到了中国现代汉语之中,现在的满汉关系比较和谐,所以满语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历史之中语言发展的痕迹,更是当年中国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一种延续。
清朝满语的诞生和发展满语的诞生和努尔哈赤有着很大的关系,他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但看到周围汉人都有自己的文字语言之后,就决定要创造出来女真人自己的文字和语言,这样的话就可以将女真人完全团结在一起。因为那个时候的女真族就是因为没有自己民族的认同感,所以就经常被挑拨离间,分散成为一团散沙,直到努尔哈赤这个人的出现决心把女真人统一在一起。努尔哈赤为了创造出来自己的女真人文字,第一种方案就是专门的聘请了许多优秀的汉族读书人,但他们创造出来的女真人文字都是脱胎于汉族文字,这样的话受到汉语的影响就很大,很容易变得不伦不类,并且使得女真人心中向往明朝,不利于努尔哈赤的女真族统一大计,所以努尔哈赤就否定了这种方案,不以汉字为基础创造满语文字,最后还是选择了以蒙古文字作为底图。
努尔哈赤创造出来满语之后就开始了自己的女真人统一运动,他们先是直接攻占了明朝的辽东地区,然后又政府了蒙古和朝鲜,从这个时候开始建立国号为后金,并且自称大汗和明朝皇帝同等,到1616年的时候努尔哈赤就将整个女真人改名为“满洲”,满洲成为了女真人的族名,而努尔哈赤创造出来的女真文字也更名为满语,并且以行政命令的形式确立为了整个满洲统治地区的官方语言问题,从此之后就成为了女真人的重点标志。
满语影响力的扩大其实是随着满洲地盘的扩大从而不断扩大的,到1644年多尔衮成功入主北京城之后,清朝在中国北方的统治基本确立,这个时候的满语也就成为了大清朝的国语,开始在社会上各个方面流行开来,那个时候的清朝皇帝在上朝的时候都是使用满语满文交流,上层社会既然如此那就可以带动底层社会的改变。
南明灭亡,清朝一统全国之后,南方许多汉族读书人为了高官厚禄也就开始顺从的学习满语,他们的主动学习让社会风气一下子都改变了许多,曾经说汉话写汉字是整个明朝和东亚各国的主流风气,并且被视为上层人才能够享受到的尊荣,现在清朝读书人这样搞,就使得周边国家日本、朝鲜、越南等附属国都开始看不起这群没有骨气的读书人了。
从顺治到雍正乾隆时代,虽然有许多的读书人主动学习满语,但满语终究不是一门成熟的语言,他的身上实在是有着太多太多的缺点了,一点都不好用,中国社会底层老百姓依旧还是使用汉字汉语,后来满族大臣们自己也觉察到了满语的落后性,也都开始偷偷的使用汉语汉字进行交流,发现方便了许多,只是上朝的时候糊弄一下皇帝,但乾隆皇帝是满族文化谜,曾经下达圣旨清理满语之中的汉语成分,但效果不大。
满语的没落和现状。清朝乾隆之后纯碎的满语已经陷入到了消亡状态之中,那个时候的满人开始大部分借助汉语交流,但又因为带着满族人的口音,所以形成了一种满汉双方语言交融之后的地方性语言叫作“旗人话”,根据历史的证据显示这种话其实就是后世中国推广普通话的前身之一,和现在东北方言就很相似。
乾隆皇帝用圣旨的形式都没有阻止满语的衰落,但满语却又在清朝后期不同程度地保留在了中国各地,其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于清朝采取了大量的防御汉族势力发展的政策,在这个政策之中他们派遣了大量的满族贵族带着奴仆到中国各个大城市之中的核心地带建立“满城”,从这里之后开始对外传播一些满语文化,但更多的其实还是被汉人文化同化。
乾隆以后到清朝末年这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之中,曾经努尔哈赤创造出来并且盛极一时的满语已经名存实亡,只有一些东北满族核心地带还保留着,其他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满语都已经消亡,就连居住在大城市中心满城地带的旗人后代都已经不说满语了,所以满语只是保留着一个大清国国语的名头,实际上的国语还是汉语,到辛亥革命之后,清朝政权倒台,满语作为中国国语的地位更是完全被废除,旗人地位一落千丈。
失去官方地位之后的满语仅仅是一些比较顽固的满族保守派家里保存学习,就连作为大清国末代皇帝的溥仪在叙述自己前半生的时候都很老师的说自己已经不会说满语了,虽然自己有专门的满语老师,但自己也只是会说几句简单的问候语。从辛亥革命之后满语就已经成为一个历史了,无论它曾经再辉煌,到现在也只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
但就从我们现在的汉语发展历史研究来看,汉语本身的力量固然强大,并且击败满语成功的成为了中国的国语,但满清毕竟是统治中国长达300年的时间,这300年时间之中对汉语或多或少的产生了一些影响,许多满文词汇就融入到了中国汉语词汇之中,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有:“埋汰”、“磕惨”、“叮当”、“沙琪玛”、"阿玛、额娘、格格"。
这些都是满语之中的一些代表词汇,其实就是满族文化的一个体现。从历史长河的时间角度来看的话,满语最后在中国其实还是走向衰落了的,而汉语大发展历史远远要比满语长远很多,并且在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之中都是长盛不衰的,现代汉语之中肯定是没有古代汉语那么纯洁,我们现在周边你如果发现有人经常使用一些满语词汇,而且口音特别明显的话,那它的祖先肯定和满族有关。
结语满语已经消失了,历史和事实已经证明只有纯正的中华文明才是主流,其他任何企图和改造中华文明的异端邪流最后都会成为一个泡影,但这些也是一个历史进程,满语的出现和对汉语的打压其实恰恰是直接的证明了汉语的伟大,就像是一个对照一样,如果没有这300年的对照,就不能显示出来汉语5000年的文化魅力。
举报/反馈
满文在短时间内效仿蒙古回鹘文创造出来。他有很多缺陷,是一种不成熟的文字。加上入关后和汉人打交道学习汉字,和汉字一对比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满文太落后无法表达高级的东西和事物。
满语最大最深的残留是英语的普通话为Mandarin,其实是汉语拼音man-da-ren。皇太极将族名由女真改为满族应该与信仰有关,满州=曼殊(曼殊室利--文殊菩萨),估计他们征服蒙古时也被蒙古的藏传佛教所征服了,所以会有顺治出家五台山的传说。
真嘟假嘟
东北很多土语方言如:埋汰,磕碜,天灵盖,跛嘞盖,旮旯 ,哈喇子味,吭哧瘪肚等,都是满语汉字化!
撒琪玛
我一直怀疑,现在的粤语口音,应该是最接近古汉语语音的表达。瞎猜的哈,恳请大神指教!
小编只是一孔之见,且很多不合逻辑之处。满语作为一种语言,一种文化现象,现在虽然使用频率较低,但也不应放弃,文化的融合是文化进步的表现。更何况,现代北方方言中人大量存在满语词汇。
没有消亡还很常用的满语,比如天灵盖,跛嘞盖。
不过就中国的一个小方言而已,消失了?那也没办法呀!
北京土话里还有满语的同化残留:旮旯 (角落)爆腾(呛人)革勒金德(稀奇有趣)哈喇子味(油炸食物坏了的气味)
我以前有个工友。正宗东北满族。我问她会满语不?她说,字认都不认识,更不要说满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满王朝并没有继承了汉文化而是学习利用了自己所需的汉文化更不会发扬光大自保而矣!大清亡不亡与汉文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因此才有回复中华一说
谁说满语消失了?傻不傻啊
满语真搞笑,称老爸叫“阿玛”,老妈叫“额”。
满语占汉语比例比满族占总人口比例低多了,说明满语落后
胡同是汉语吗?北京话里满语多了。
满语磕惨是错的,应当是磕碜
逼扒啦赵靖忠[滑稽笑]
大清不亡满语也快消失了,连旗人自己都不说满语不写满字
请问儿化音是大清遗物吗?
埋汰和磕碜[笑着哭]
不错不错,赏小编半个前程
现在发现中文牛13,好多种 字体[无奈吐舌]
蒙古文也应该消失,内蒙古有家小学竟然在教室里挂外蒙古国旗,教蒙古文,我是满族,只会中文。
嘚瑟
埋汰、磕碜……这些不都是东北方言吗?
阿其那、塞思黑[笑着哭][笑着哭]
隔应不是??网上很多人喜欢用。
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都是满语。
朕的大清[笑着哭]
意思就是满人适合做主播咯[笑着哭]
还珠格格
没人讲那肯定慢慢消亡的
古汉语是十六个音调吧,现在只有四个
鞑子误我中华300年。
酸菜酸了,老远闻到一股“哈喇子”味[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