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知青难产,农村老太救她性命,日后之举感动众人

木槿文史 2023-04-09 23:24:05

1969年,一对上海知青夫妇,于吉林延边插队时,在当地孤寡老人李阿妈家,生活了10年。返城之际,夫妻二人跟公社反映:“我们要带着李阿妈一起走。”

1969年,上海知青林小兰和同学姚祚塘等16人被分配到吉林延边插队,城里来的孩子不会做饭,经常饥一顿饱一顿。大队见此情况,正要安排一个社员给知青做饭。

这时,67岁的李阿妈主动提出,去帮知青做饭。李阿妈是孤寡老人,丈夫早早去世,无儿无女。看到这群城里来的孩子,她十分高兴。

如此一来,知青的饮食生活,才总算得到改善。李阿妈一有空,就去教他们自己做饭,种菜,很快,知青们学会了自食其力,适应了农村生活。

一天,李阿妈出门,碰到慌慌张张的林小兰和姚祚塘两人,林小兰着急问:“李阿妈,附近有没有大医院?”李阿妈关心林小兰:“你是得了什么重病吗?”小兰摇摇头,羞红了脸。

最后在李阿妈再三盘问下,李小兰才说出自己怀孕了,无力抚养,准备打掉孩子。

李阿妈听后,愤怒道:“你怎么这么傻呀,只管把孩子生下来,我来带。”李阿妈感叹,自己年轻时打掉孩子,才落下病根,再不能生育,正说着,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林小兰两人听了李阿妈一席话,考虑了一晚上,决定把孩子生下来,第二天就向公社提交结婚申请。

林小兰的肚子一天天变大,住在知青宿舍不方便。李阿妈就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住,将林小兰当成自己女儿一般照顾。

快临产时,林小兰在床上疼得喊天喊地,李阿妈急得额头冒汗。她连夜赶了十几公里路,双脚磨起泡,也一刻未停歇,将另一个村子的接生婆请来,孩子才平安出生。

林小兰刚生产完,身子极其虚弱,李阿妈很是心疼,把家里仅有的两只下蛋母鸡,宰了炖成汤,端给林小兰喝。

又因为奶水不足,孩子经常饿得哇哇大哭。李阿妈听说红糖可以代替母奶,便把自己的陪嫁首饰,拿去卖了,高价给孩子买了一斤红糖,喂孩子冲服。

林小兰看着李阿妈为自己做的一切,心里暗自发誓,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李阿妈。

出了月子,林小兰要回生产队干活。李阿妈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重任。白天,她用布将孩子缠在后背上,背着孩子洗衣做饭。晚上怕孩子哭闹,影响小兰夫妻睡眠,便让孩子跟着自己睡。

孩子在李阿妈的悉心照顾下,长得白白胖胖,小兰夫妻对李阿妈不甚感激,待她也如同自己的母亲一样。

李阿妈也将小兰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孙子,有什么好吃的,先让孙子吃个够。

孩子上幼儿园时,李阿妈怕孙子被人欺负,全程接送孩子。

这样幸福的日子过了10年。1979年,知青可以返城了,大家都高兴收拾东西,只有小兰夫妻毫无动静。

林小兰眼含热泪对姚祚塘道:“李阿妈无怨无悔,照顾我们和孩子10年,这一走,李阿妈一个人该怎么办呢?”

姚祚塘哽咽道:“不如,我们把阿妈带回城里去吧,为她晚年好好尽孝。”

两人默契地达成一致后,林小兰立即给村支书写了一封长长的信,请求带李阿妈一起回上海,村支书也知道他们与李阿妈感情深厚,经过大队商量,便同意了。

可是李阿妈怎么也不愿意去,她担心自己年纪大了,不适应城里生活。然而小孙子一直抓着奶奶的手,哭着说:“阿奶不走,我也不走。”

李阿妈为了小孙子,又与小兰夫妻执拗不过,只好跟着去城里生活。

小兰将李阿妈的事情写信告诉自己父母,父母十分赞同小兰的做法,表示回城后,好好感激李阿妈。

林小兰夫妻,用多年节省下来的钱,带着从未走出过农村的李阿妈,去北京游玩一圈,再返回上海。

把李阿妈安顿好后,夫妻二人便出去找工作。小兰拿到第一个月工资,就给李阿妈买了新衣服。小林母亲也把李阿妈当成姐姐看待,时常带她出去散步游玩。

在林小兰一家的照顾下,李阿妈度过了12年的幸福生活,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出现各种毛病,林小兰为了给阿妈看病,东奔西走,跑了几家医院,最后还是被病魔带走,这一年,李阿妈89岁。

李阿妈真诚对待知青夫妇,在他们遇到困难时,尽心尽力照顾他们的孩子,不求任何回报。小兰夫妇也回应了李阿妈的善良,为她养老送终。

他们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这份双向奔赴的感情值得称赞。

17 阅读:1864

木槿文史

简介:小故事,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