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000多名学子在台湾求学时,因政治迫害而被当局枪杀死亡,其中有1000多人被活活填埋于海中。
这是震惊中外的一桩大案,被称之为“山东学生流亡案”,一般也被称之为“澎湖七一三事件”。
在国民党被败退台湾之时,曾经发生了多起白色恐怖案件,而这个案也是其中一个。
那么,这些众多的学子们为什么要集合一处远去台湾求学,为何又会遭到如此恐怖的政治迫害呢?
一、八千学生去台湾求学遭不测1949年6月上旬,8000多名来自山东的学生被校长张敏之带领着到达了澎湖列岛,在到达之前,就已经有很多的学生们跳下列车:“不是说要去台湾吗?怎么又要去澎湖?校长给个说法!”
张敏之内心也十分崩溃,他作为一名国民党党员,对国民党的宗旨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在解放战争步步推进的大势下,“台湾当局”肯定会接受这些学生。
但他哪里知道,迎接他的将是铁面无情的政客和冷血的子弹。
他之所以要带着这8000学生从山东迁往澎湖,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形势。
1945年,解放战争爆发,解放军南进的步伐让国民党当局感到恐慌,最终蒋家父子确认带着金银财宝和大批的政客败逃台湾。
1949年,张敏之带领着山东烟台联合中学的所有师生辗转于湖南、南京等地到达了广东,试图要追上国民党大军的步伐。
在他的心里,虽然他是一名老师,但他也是一名国民党党员,他愿意相信国民党当局会给这些学生一个安置之地。
因此,他联系已经在台湾安置好了的国民党高官陈诚,但是陈诚却拒绝了张敏之,理由是“这些学生鱼龙混杂,动机不纯,台湾岛并没有那么多地方安置,何况这些还是需要一一甄别的人员”。
可张敏之却为学生们据理力争:“现在解放军正在竭力进攻皖北地区,学生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遭到战祸。为了帮助他们读书,难道我们不应该接受他们吗?”
张敏之是一个纯粹的校长,但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政客,他并不知道,台湾未来的政坛要重组,而他这样一个纯粹的文人不可能在里面独善其身。
陈诚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也为了台湾的国民党军队吸纳人才,便勉强同意了张敏之的话,但他却有两个极其强硬的条件:第一,这些人一定要拥护蒋家王朝的统治,思想不纯者必须剔除队伍,第二,20岁以上的学生一定要应征入伍。
当张敏之听到这两个条件之后不免感到惊讶,因为他带领的学生并不愿意打内战,只是普普通通求学问的学生。
张敏之权衡之下,还是打算将这些学生送往台湾。
1949年6月22日,这8000名的师生从黄埔乘船去了澎湖列岛。
在船上,有很多的学生纷纷讨要说法:“校长我们是去学习的吗?为什么他们一定要我们应征入伍?”
张敏之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们,只好选择默不作声,而他的沉默则引发了后续一系列惨案。
二、因军阀党同伐异学生被屠杀不久之后,这个载有8000名师生的轮船到达了澎湖。可是,等待学生们的并不是学校和校舍,也不是笑容可掬的老师,而是荷枪实弹的士兵。
学生们一下船,便看到了由五百人组成的军队方阵。陈诚担心,这八千人中可能会藏有共党分子,因此他下令助手澎湖的防卫司令部司令官李振清以及36师师长韩凤仪负责审查这8000余人。
陈诚的命令来得很快,韩凤仪却动了别的心思。
虽然韩凤仪手中有36师,但实际上兵员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不足。没有兵源对于军阀来说就意味着没有本钱,像没有本钱就意味着没有权力,因此,当看到这8000名高矮不一却精壮的青年时,这个36师师长动了歪脑筋。
1949年7月13日,这8000人被赶到了操场上,36师师长韩凤仪换了一副面孔,他喊话:同学们!现在保卫台湾已经成为重要任务!我知道大家来到这里是为了读书,但是从现在起——反共保国是最重要的事情!希望同学们能够成为我们国军的一员!
当他喊完这几句话后,学生立刻骚动了起来,在旁边的张敏之也大惊失色。
原以为还能和对方周旋一阵子,获得谈判的契机。但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狠毒,张敏之怨恨地看向韩凤仪,而韩凤仪却轻微地抬起了右手,他下令——射击!
国民党士兵挑着学生们非致命部位射杀,就这样,陆续有同学们被刺刀刺到了地上,而那些高喊着不想从军的人也被子弹打穿了小腿。
最初韩凤仪只是想让士兵开几枪威慑一下众人,却没想到,这8000人在操场上的骚动越来越大,哭声越来越多,而这样的声响震怒了韩凤仪,而后,士兵便开始了史无前例的屠杀。
看着一排排的学生倒下,张敏之崩溃不已,其他的同学们也吓得魂不守舍。
在一轮屠杀过后,剩下生还的学生们选择听之任之,他们被国军的士兵分成数队——只要是身高高过枪杆的一律被立刻从军。
事情至此还并未结束,心狠毒辣的韩凤仪竟然秘密去往了台湾面见陈诚,为了将这些“兵员”彻底地变成自己的部队,他恶人先告状。
他对陈诚说:“在这些人里有不少的人是共匪,所以希望能够彻查。”
陈诚自然明白共匪是多么的危险,因此他立刻给韩凤仪口谕:“你就告诉李振清,说是我叫你干的,你是师长,共匪出现在你部队里,你也脱不了关系。”
听到此话,韩凤仪一蹦三尺高,他的最终目的就是把学生拉壮丁,充到国军的队伍壮大自己的势力,最后借机将李振清踢出澎湖列岛。
三、一千多学生被推入大海活埋虽然李振清是司令,韩凤仪是36师师长,但是二人水火不容已久,何况8000名师生去往澎湖列岛一事乃是张敏之和李振清二人定下的。
李振清是张敏之的旧交,彼此也很信任对方,所以这件事情才会被轻而易举地敲定。假如澎湖列岛上只有韩凤仪一支军队,想必张敏之也不会放心地带学生们来到这个岛屿。
自从有了陈诚的命令,韩凤仪像拿到了圣旨一般立即对这些学生进行秘密审判,甚至还把张敏之软禁了起来,那些不愿意充军的学生都被押往了各个岛屿,韩凤仪疯狂利用酷刑套取他们是“共匪”的口供。
1949年12月5日,台湾的《中央日报》发表了一个《台湾岂容奸党潜匿,七匪谍昨伏法——保安部破获兵运机构,百余匪谍一网打尽》的报道。
在报纸里,张敏之以及其他六名师生是共谍的事情被大书特书,不久,张敏之被处死。几天之后,他的妻子王培五才得知丈夫已经被处决了的消息。
张敏之一死,其他的学生更加失去了庇护之所,同时李振清也被边缘化,能救这些学生的人已经通通没有任何力量。
就这样,不肯加入国民党队伍的学生们分别被台湾保安司令部推入了大海,而且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受尽了酷刑,有将近100多名的师生被押到了台北马场町枪决,年纪最小的学生只有14岁。
难道这些被猖獗的学生全部都是共产党吗?
其实也不尽然,为了将张敏之、李振清等人彻底打倒,韩凤仪为张敏之扣了太多的帽子。
那些平日里和张敏之接触较多的学生通通被杀,除了这样的情况,一心求学、不愿意加入军队的,也不愿意为军队鼓吹、说假话的也被通通射杀。
韩凤仪等人为了彻底清除“余孽”,他将一千多名学生推入了大海。
不愿意认罪的学生们被强逼承认自己是如何串通共产党贩卖消息的。如果这些学生们说不出来自己的罪证,而迎接他们的就是同胞的刺刀。
当学生们被杀完殆尽之后,此场政治恐怖也落下了帷幕,因为张敏之的妻子王培无权无势,她即使为丈夫多次奔走也没有任何的效果,因此,她只能带着孩子们在一个偏僻的小村落里当起了英语老师。
由于她多年教学的成果突出,当地有很多学校纷纷向其学习,就这样,王培五的名声渐渐大了起来,她渐渐利用这样的名气为自己的丈夫平反。
一个人的力量是弱小的,何况当时台湾的政治局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所有敢为张敏之说话的政客纷纷被谏言,甚至李振清也一度被排挤到无法开口的地步。
此案过了许多年,一直没被国民党当局翻上台面重审,直到30多年后,张敏之之妻王培无桃李满天下的名气遍布台湾之后,此案才正式被重新提出。
2008年“台湾当局”里很多山东局的政客强烈要求建一座“七一三事件”纪念公园。
这座公园不但是为了提醒国民党当局曾经犯下了多么不可饶恕的错误,也是要提醒在以后未来前进的路上,国家政权更是要正确使用手中的暴力机器,这群流亡的学生仅仅是不愿意被强征入伍,就惨遭射杀污蔑和投海,这是国民党过去的错误,也是民族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