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人懂苏州吗?离开了“大人家”的概念,对苏州便是一知半解

青文情情 2024-09-25 21:50:40

在这里讲的苏州,是传统意义上的苏州,即现在的姑苏区老城区。

苏州最主要的景观是什么?是园林、平江路、亦或虎丘景区……

不是。

星桥下塘89号

个人认为苏州的景观有三个部分组成:小桥流水、大人家、园林。

小桥流水是江南地区历史风貌、风情的概括,而苏州的世族大户即“大人家”才是这座古城真正的核心资产,园林则是“大人家”的部分。

在三十年前,走在苏州城里走进任何一条巷子,走错门膛子都可能是旧时“大人家”的宅第,其中有明构清朝重建的,有清朝的,民国初年的等等。

苏州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苏州“大人家”的建筑遗存的密度,在国内无一城市出其右,苏州是国内古代城市文明遗存最完好的城市之一。

梵门桥弄6号

如此庞大的“大人家”建筑群,犹如状元一样也是苏州的土物产,是有深厚的历史渊薮的。苏州自古以来就是山清水秀、人文荟萃之地,本地世族、耕读人家、枝深叶茂,这是苏州“大人家”的基本盘;苏州“大人家”的另一半光华,则是来自全国的精英,苏州是历朝历代文人士绅的退隐之地,古有泰伯、仲雍为让权出走而建吴,到了近代有民国元老李根源……

“大人家”衍生出了苏州园林、苏作工艺、文人墨客……

景德路陈宅

而今在苏州还能看到多少“大人家”?

列为文物单位的屈指可数。

列为控保建筑的数量倒不少,但是境遇一言难尽,有关部门有钱运作拆旧建新的文旅项目,却没钱拯救苏州人的家底之一的控保建筑。走在苏州的弄堂里,经常能偶遇贴着蓝牌的控保建筑,走进里面,里面一朝世界……

已经修缮或正在修缮中的控保建筑,也有商榷之处。唯“控保建筑”论,对昔日大人家的建筑规制,不敏感,可以讲麻木。举一例子:潘祖荫故居,三路五进。东路、中路已基本完成修缮,西路或许是不在控保之例,也可能里面的建筑破损过大(但建筑基本架构仍在),西路就此没有得以完整地修复,这或许要成了永远的遗憾了。

北张家巷雕花大楼

还有更多的“大人家”湮没在了广厦千万间的老房子里。目前情况,基本上都不容乐观,一塌糊涂,讲是百年前的老房子,都不确切,只能说是遗构,乱搭乱建,私自改造,原本的一落一进的规制早已模糊了,再不即时修复,残值无几了。

而这些残值无几的“大人家”,正担当着当今苏州古城区“粉墙黛瓦”的主角,苏州人做何感想啊。

事实上,昔日苏州的“大人家”大都面目全非了,也可以讲真正意义上的苏州古城的部分景观已睡在梦里,渐行渐远了。

史家巷51号

备注:文中的照片,作者名为:梦云自无心(头条号),在此特做说明。对作者不懈地拍摄苏州的老房子,尤其是不在控保建筑之列的余珠剩玑,表示敬意。本文也是看了作者的微头条,有感而发。

0 阅读:1

青文情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