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学前教育在园幼儿 4093 万人,较上年减少 534.5 万人。
正好手上有个截至2022年的幼儿园在园人数的图表,手动把23年的统计数据补上了,大家可以直观感受下这个趋势:
家有俩娃都是小学生,幼儿园时上的私立。因为那个学校硬件各方面条件比较好,价格年年涨,很多家庭是在娃一生下来就跑去报了名锁定学费。到了我娃上小学,幼儿园的招生就难了起来。体感和数据基本上是一致的。
那么这一数据有哪些需要关注呢?
人口结构不协调问题2016年,我国“全面二孩”政策开始正式实施。在此背景下,2016年到2017年,全国各地陆续迎来了一个人口出生高峰。于是在二孩娃们开始集中入学的去年,我们看到了“最难入学年”的学位预警新闻。
一边是幼儿人数急剧下降引起幼儿园“关园潮”,一边是小学“最难入学年”,两个现象同时出现,又魔幻又无奈。
更大的挑战在于,全国多地的“二胎”儿童在2018年之后又迅速减少,这就意味着,各地为了应对二胎入学潮新增的学位,又需要在两三年后面临快速收缩的压力。
教育结构不协调问题劳动力为了求发展向沿海城市、一二线城市流动,儿童往往也跟着流入这些地区。于是我们又看到乡村教育资源过剩,大城市学位紧缺的现象并存。
教育资源过剩危机这一点几乎不用多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园的招生难问题必定会传导到小学、中学乃至高等教育阶段。频频吹来的打破老师编制的消息不是空穴来风。
不管是不是愿意,不管是不是接受,教育政策和资源的阵痛调整期即将到来。以下是一些思考和建议:
将幼儿园纳入义务教育去年8月28日,学前教育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强调学前教育的普惠性、以及在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值得寻味。如果该立法行为是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的“前菜”,将是最大的亮点所在。
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体系,既能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也能提高学前教育的教育质量和管理效率。
取消中考分流(甚至取消中考),提高高中毛入学率在数量暂无回天之力的情况下,抓教育质量和渗透率显然是更合理的路径。我国现如今的高中毛入学率虽然每年都在稳步提高,但是与同样少子化的日韩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
前几天专家姚洋关于取消中考的呼声还上了热搜。虽然他是从双减的角度提出的这个建议,但即使从教育人口和教育资源方面来看,中考分流也已经不太适应当下形势了,强烈建议取消。
逐步将高中纳入义务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的多元化水平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少子化背景下,同样面临在读学生减少的问题,韩国各级学校数与人口结构变动相关性较低,学校数量甚至有所回升。
当然这和韩国出了名的“卷”脱不了关系,但这能带给我们的启发是,通过合理调配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渗透率和不断提高教育的多元化水平等方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稳住教育大盘的。
无论如何,是时候思考教育资源结构化调整的问题了。对于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人口下跌,老龄化至少持续30年,30年后,最多只有10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