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总后勤部政委,85年被解除一切职务,晚年请求铁路“拐弯”

追梦的年 2024-01-02 23:30:29

1985年,河南新县为纪念吴焕先牺牲50周年,举行了一个庄重的仪式。很多人肃穆地惦念这位红25军的重要领导,其中就包括了开国中将张池明。

他此行不仅是为了悼念老战友、老同志,还是重回阔别多年的家乡。只可惜,由于他已被解除军职及党内外一切职务,那天就没有当地领导特意欢迎他。

说起来张池明的人生也很是不寻常,他曾是四野的将领,在大运动时期曾担任总后勤部政委8年,哪怕是九一三事件都没影响到他。

然而1977年后,他开始处境微妙,最终在1985年被解除所有职务。

按照当时的情况,凡涉及到“两案”的高级干部,即便不面临牢狱之灾,待遇上也会严重下滑。但张池明却是按照正兵团级别离休。

几个大事件中,他的情况都异于别人,相当少见。

离开领导岗位后,张池明回到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他晚年利用自身的关系和影响力,让铁路“绕了个弯”,革命几十年,不忘初心为家乡做了件好事。

张池明1917年出生于河南新县傅山村的一个贫困家庭,贫困到他8岁以前都没有名字,五口人就靠三亩薄田生活,日子过得紧巴巴。

好在父母很开明,咬牙供他读书,私塾先生这时才给他取了个名字“张家相”,并传授给他很多进步思想。

念了两年书后,家里无法再拿出钱来,年幼的他便跟随叔叔投身农民运动,开始参加革命。

因为有一定文化会写字,张池明被组织安排到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从事文字宣传工作,在这里他被陈昌浩看中,经常跟着一起去巡视苏区的宣传工作,从中学到了很多。

靠着陈昌浩的关系,他经常能见到鄂豫皖苏区领导人张主席,张主席觉得“家相”显示不出革命气势,便为他改作“赤民”,即让劳苦大众都走上红色道路。

此后几年,张赤民这个名字就响遍了鄂豫皖苏区。

第四次反“围剿”失利后,红四方面军主力向川陕进发,张赤民则留在鄂豫皖继续斗争。1934年春,红25军37师第2团少共团委书记张赤民被怀疑通敌,师部将他抓了起来拷打审讯。

当时苏区的生存环境异常艰辛,内部就有些过于紧张,如果任由事件发展下去,等待他的结局将会是处决。

关键时刻,红25军政委吴焕先到37师视察,了解完事情经过后,做主把他保了下来,此后张赤民就留在吴焕先身边当秘书。

有吴焕先提携培养,张赤民成长极快,只可惜红25军进行小长征之时,吴焕先不幸牺牲,这让张赤民极为难过。

后来他跟着徐海东战斗,成为红15军团的一员。三大主力会师时,原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主席因为犯了巨大错误,已成众矢之的,张赤民为摆脱他的影响,将名字改成“张池明”。

不过这时大多数人仍称他为“赤民”,直到七大会议召开,他强烈声明以后要用改过的名字,大家才转变称呼。

抗日战争时期,张池明的战斗经验非常丰富,先是在八路军,后转到新四军,足迹遍布了晋察冀、冀鲁豫、鲁西、华中等根据地。

日寇投降以后,张池明跟随黄克诚进入东北,历任独2师政委、6纵16师政委、43军127师政委、43军政委等职。后两个职务,搭档都是李作鹏,他们的感情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解放海南岛之战,除了韩先楚的40军外,43军其实也有很大贡献,只是由于军长后来的影响,43军就被宣传得少了。

等国内局势稳定后,张池明跟许多四野南下干部一样,留在中南任职。也是在中南军区,他开始转到后勤战线,担任过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

1955年,张池明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职务也得到调整,调到北京总后勤部担任参谋长。7年后,张池明升任为副部长。

1962年,总后政委李聚奎被部长邱中将排挤,政委职务就空缺了出来。邱中将跟张池明都是四野出来的干部,又都跟李作鹏关系很好,所以张池明很快就成为总后政委兼党委第二书记。

比较厉害的是,张池明在此职上干了8年,这在人事变动频繁的大运动时期非常罕见。

并且九一三后,邱、李两位中将立即被隔离审查,总后也经历了大换血,丁先国、王希克、陈庞、伊文、张明远、严俊六位副部长被免职审查。

而明显有四野烙印、跟邱部长关系不错的政委张池明安然无恙,不得不说是一大奇事。

1975年,张池明改任为炮兵政委、炮兵党委第二书记,地位依然很高。

其实从九一三后张池明没有受到牵连可以看出一点,即他并未涉及阴谋方面或者说涉及到了也不深,所以毛主席也没有对其采取措施。

然而,随着1977年中央加大对两案审查的力度,张池明的处境就变得微妙起来,被解除军职隔离审查了一段时间。

随后工作组在调查中发现他有介入一些往事中,因此在1985年给出定论:解除张池明党内外一切职务,退出现役离休。

本来张池明的级别也会相应降低,幸好红25军老战友刘华清等人为他争取,最终以正兵团级离休,相对那些涉案人员来说,他已是不错的结果。

既然已经进入了离休生活,张池明也可以有时间做一些曾经想做的事了,他先是回了家乡,也参加了吴焕先牺牲50周年纪念会。

吴焕先毕竟曾经救过他一命,过去这么多年他仍然还是记挂着这位老首长,从几位红25军故旧的联系中能看出,革命年代的友谊真是刻骨铭心啊。

后来张池明就一心扑在了军史、党史研究中,《中国农红军第二十五军战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战史》等官方史料他都有参与编审。

1989年,中央传出将要修筑“京九”铁路的消息,张池明随即与郑维山等八位出身大别山的将军,联名上书中央请求照顾革命老区。

“京九”铁路后来就真的在商丘站点忽然向西绕个大弯,经由信阳市后又回到原来的走向。此举为老区群众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经济增长,也是大功一件。

1997年,张池明因病逝世,享年80岁

16 阅读:7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