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宁德的福鼎市有座古刹叫资国寺,这座寺庙位于本地的莲峰山上,夜景漂亮,素有“莲峰曙月”的美誉;另外,这里还是一处道风高古,文化气息十分浓郁的净土佛国。
资国寺是免费开放的,设有闽东佛学院图书馆可供社会大众免费阅读经书,近年来寺院还与大众阅藏联合办起了《大藏经主题文化展》,向公众呈献大藏经在中国的传承与文化发展史。在《大藏经主题文化展》展馆内,人们能亲眼目睹到国家一级文物——贝叶经。
贝叶经被称为“佛教熊猫”,古老而珍贵,不过资国寺展出的贝叶经却是用缅文刻写的。大多数人看过之后可能只是惊叹古人的智慧,庆幸自己在此一睹宝物的机缘,却并不知道缅文贝叶经背后的历史。所以看到这篇文章的你,与贝叶经之间的机缘又将更深一层了!~
缅文与缅甸孟族人的历史
缅文起源于公元11世纪的缅甸蒲甘王朝,是受南亚梵文与帕利文影响而创生的文字,所以缅文贝叶经溯源应该不会早于这个时间。而缅文字母则是依据古老的缅甸孟族人使用的孟文字母刨制的。
孟族,历史上曾生活在我国的西南以及南亚部分地区。缅甸孟族是先秦时期从中国进入缅甸境内的,并建立过自己王国。不过,他们最初使用的汉字难以与本地族群的语言、文化结合,因而逐渐消亡,随后新的孟文应运而生。
公元9世纪至11世纪中叶,缅甸南部兴起了一个重要的孟族“直通王国”,考古界认为其形态类似于以直通为中心城邦。这期间,直通王国与印度南部地区以及斯里兰卡有了经济、文化交流,孟族人接受了佛教,这里也成了南传佛教(上座部)传入东南亚的起点。
贝叶经的缘起
看过我上一篇文章的读者应该记得,贝叶文化源于包括古印度在内的南亚地区,当时是用来刻记宗教典籍和宫廷资料的。
释迦牟尼和春秋时期的孔子、老子生活在同一时代,也就是公元前500年前后,而贝叶经却是在公元前100年前后出现的。也就是说,在佛陀及其身后数百年内并没有产生以书面形式存在的佛经。
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贝叶经出现之前古印度地区没有文字或者没有在贝叶上刻写记载的文化。事实上,贝叶经的产生可以说是个“无奈”的权宜之举。
中国有句古话“圣人行无言之教”。这一点中国的孔子、老子与古印度的释迦牟尼的主张是一样的。虽然他们遵循的原则都如孔子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但教导弟子时圣人们的言行往往是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前提之下做出的,所以他们并不主张把语录教材化,而注重的是思想。简单说,就是为了防止“断章取义”。
在汉语中有个成语叫“当仁不让”,源于孔子和弟子间的一个情景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子张问老师关于什么是所谓“仁”,孔子解释说:“没有放肆的心叫恭;心地不狭窄叫宽;没有欺诈的心叫信;没有怠情的心叫敏;没有苛刻的心叫惠,做到这五点就是仁。如果一个人承担了‘仁’的事,就要勇往直前地去做,不可有半点的谦让之心,即使老师在面前,也不必同他谦让(当仁,不让于师)。”
这个故事说明圣人明白一个真相:不同的人思想可以因为教导而趋同,但身处同一件事时,角色不同也会产生冲突,更不要说思想见解本来就不同的人了。所以我们看到,孔子本人只做文献采集、整理;老子也只留下区区5000言的《道德经》;而释迦牟尼索性什么也不留。
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只能通过他生前的言语片段来参悟并传承他的思想。然而人与人之间,团体与团体之间冲突的产生是客观必然的,争端也导致了佛教的分化和衰落,这期间就伴随着历史上若干次的“结集”——篇幅所限,具体就不展开讲了。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伐多伽摩尼·阿巴耶王时(公元前100年前后),在斯里兰卡中部马特列地区的阿卢寺,举行过一次重要的结集,与会者诵出佛教上座部的三藏和义疏,并决定把一向口口相传的三藏经典第一次用巴利文字刻写在贝叶上保存。这就是历史上最早以文字形式存在的佛经。
缅文贝叶经与中国的渊源
公元1057年,前文所提到的缅甸孟族人建立的直通王国被阿努律陀的蒲甘王朝所灭。阿努律陀其人可以理解为缅甸的“秦始皇”,同时他还大力护持佛教,也有缅版“阿育王”的称号。在这一时期,梵文、巴利文和孟文有了融汇交点,创生了缅文,缅文的贝叶经也就是在此时代背景下出现的。
而在公元11世纪末到13世纪,来自中亚阿富汗方向的伊斯兰军不断对南亚地区发动侵略战争,特别是从1192年到1290年近一百年时间里,伊斯兰在南亚次大陆不但建立了自己的王朝,而且大肆破坏佛教寺庙,焚烧典籍,迫使少数幸存僧众随身携带贝叶经逃往尼泊尔以及我国西藏地区避难。因此,古代贝叶经资源绝大多数现在都保存在这些地区,其中不但有最初的巴利文贝叶经,也有梵文、缅文、包括藏文的刻写译本。
贝叶经作为传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的佛教古籍,非常宝贵且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从2006年起,中国启动了迄今最大规模的西藏贝叶经普查,确定贝叶经总量仅6万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