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学校官宣取消MBA提前面试,原因是什么,我们应如何准备?

温瑜聊教育 2024-06-08 15:30:04

清华&北大官宣取消MBA提前面试政策

正在备考2025入学MBA项目的考生应该都知道,近期比较热门的话题即“清北取消提前面试”政策,而其实取消提面政策去年下半年就在坊间流传,直至今年北清官宣,那么取消提面的原因是什么,对于考生是有利还是有弊,我们考生应该如何应对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提前面试的那些事儿!

14年前因招生错配,不得不出台提前面试政策

说到提前面试取消,那么不得不讲一下提前面试的由来:1990年我国引进MBA教育并开始招生,当时制定的招生政策为“先笔试、后复试”,传统的录取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公平性,但是该招生模式忽视了一批在职场表现优异的候选人,TA们因长期工作繁忙、毕业时间久远等因素,在笔试环节得分不高,从而失去进一步复试的机会,进而导致MBA院校实际录取的新生与培养目标之间产生了“招生错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10年清北率先引入“提前面试”政策,即“先面试、后笔试”,通过提前面试成绩再分流录取,例如:毕业年限长的考生,在提前面试环节里,拼背景、资历、能力;毕业年限短的考生则拼高分。如此,年轻考生、年长考生以及高校三方皆大欢喜,自此众多高校开始纷纷效仿,“提前面试”政策在全国高校“遍地开花”。

一举多得的“提前面试政策”为何要取消?

缺乏统一的标准

公平性和客观性

随着提前面试制度的不断发展以及被广泛应用,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公平性及客观性的质疑声。有些考生认为,面试环节对于申请者综合能力素质、管理能力、英语口语能力方面带有较强的主管因素,即因考官个人喜好问题而被淘汰的现象。据悉去年就因提前面试问题,有考生投诉到教育部,质疑高校提前面试的公平性。当然其实如果所有院校取消提前面试,改成先笔试,后复试就能确保招生的绝对公平吗?想必到时可能会诱发新的矛盾。

提前面试成本较大

对于考生来说,参加提前面试,过程可能仅仅是在系统里面提交一份材料,然后再去学校参加一场面试而已。但是对于高校来说,组织提前面试需要聘请大量面试官,这些面试官既包含高校教授,又包含企业高管,为了筛选出优质考生,这些面试官的咖位都不能太低,很多面试官的出场费不菲。整个提面流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但是参加提前面试并不代表着网报时就报名该院校,很多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都采用:“保一所院校,冲刺一所院校”的策略而降低报考风险,于是就会出现提前面试门庭若市,录取时缺寥寥无几的尴尬局面。

其实在整个提前面试过程中,很多高校的人力物力财力其实是被浪费的,为什么商学院明知如此却依然这么做呢?第一、可以提前跟优质的生源接触;第二学、费一直再涨,完全可以覆盖浪费的成本。

取消MBA招生提前面试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一些管理负担、简化招生流程最终提升工作效率。

MBA教育发展不均衡

自从有了提前面试,MBA考生选择面也宽了很多,往往参加多所院校的提前面试,最终根据提前面试成绩再决定报考哪所院校,而名校MBA汇聚了优秀的师资,优秀的资源以及优秀的学生,自然吸引着众多考生,而且名校的招生名额一般都会大于普通院校的名额,所以提前面试制度加剧了优质生源向顶级商学院集聚,变相的积压了其他高校获取高质量生源的空间,如此以往对MBA均衡发展是非常不利的,这个也就是为什么名校考生趋之若鹜,一般院校却只能靠调剂招生。

全日制MBA提面的自相矛盾

提前面试的初衷是为了给一些工作时间久远而笔试能力弱的职场精英设置的一条绿色通道,但是全日制MBA的考生普遍较年轻,笔试能力较强,提前面试政策显然有违设立初衷,而且全日制MBA项目的招生名额较少,很少有看到全日制MBA项目没有招满的情况发生,所以提前面试政策对于全日制MBA考生来讲,显然有些多余。

对笔试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

通过提前面试政策筛选出来的优秀考生,普遍会认为只要过一个国家线就可以被轻松录取,甚至哪怕联考低于国家线也可以被录取(例如:复旦的D线、上海交大的B档,同济大学的B档),这些院校的分数在120-130左右就可以被录取,根本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复习,有这样想法的考生为数不少,而且根据近两年的录取数据来看,以低于国家线录取的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很多人觉得:“MBA只要有钱就可以读”,口碑声誉急剧下滑。

提前面试政策的取消对考生是有利还是有弊?

提面是把“双刃剑”

提前面试取消后,笔试成绩及次年的复试就成为考核所有考生的唯二方式,政策的变化对考生利弊也是双面的,有利的一方面:对于工作年限较短、背景较弱的考生,可以通过笔试成绩获得复试的资格 ,进而最终被录取;有弊的一方面:离开校园久远职场能力较强的考生,必须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到笔试当中,否则连复试资格都没有。

报考风险较未取消提面之前明显增大,之前可以根据提面成绩再决定报考院校,取消提面之后,网报只能报一所院校,复试是能否被录取的关键一环,而彼时主动权完全掌握在院校手里,考生非常被动,一旦复试未过,要么二战或调剂、要么放弃考研梦。

笔者认为,从长远来看,提前面试是有助于筛选出真正适合培养的商业精英、未来领袖。未来再次改革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恢复提前面试,结合多元化的分数线标准,并完善面试评价体系以尽可能减少主观性误差或改良现有的复试机制,加强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评估,力求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为考生构建一个既公平又有挑战性的成长平台。

提前面试取消,考生应该如何应对?

趁有些院校暂未取消提前面试,赶紧报考,尤其是对于工龄较长的考生,毕竟提面对于工龄较长的考生还是比较友好的,一旦院校全面取消提面,对于工龄较长的考生来讲,跟年轻人拼分数还是很累的,而且一不小心就落榜。

其实无论招生政策怎么变化,对于商学院的招生目标却未曾改变,所以我们还是需要花足够的时间以及充分的准备来对待MBA报考。

0 阅读:5

温瑜聊教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