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距今大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是我们国家分布极为广泛的古代文化之一。它就如同散落在黄河流域广袤土地上的一颗颗闪亮的珍珠。在从河南、陕西,再到山西、河北,甚至远至甘肃、青海,还有湖北、宁夏以及内蒙古这些省份的广大土地都有他们的分布。
2006年发掘距今大约8000年的天水大地湾遗址是一处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它的发现说明,陇原地区同关中盆地一样,都是咱们中华文化摇篮的核心部分。是孕育了仰韶文化的核心区域之一。它们共同哺育滋养了后来影响深远的仰韶文化。2020年至2021年,甘肃省的专家们对圪垯川(音哥大)遗址进行了仔细的考古调查和挖掘。这是大地湾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这次发现有何意义呢?
一句话不看版:这次发现证明陇西地区,就像关中和中原地区一样,也是仰韶文化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中心。看来,以前对甘肃地区的研究还是不够重视。
这个圪垯川遗址在哪里呢?
这个圪垯川遗址坐落在陇山以西的陇西黄土高原上,位于渭河的支流美丽的清水河流域,南河和松树河在这里交汇。目前确定,圪垯川遗址在仰韶时期的遗迹分布面积大约为16万平方米,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
在这个遗址中,发现了仰韶文化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时期的聚落遗迹。每个时期的聚落都有房屋、灰坑、墓葬、储藏物品的窖穴、灶台、用于排水的灰沟、活动面以及环绕的壕沟等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遗迹表明,古代的人们可能在这里划分了居住区、制陶区和墓葬区等专门的功能区域。
目前看,这是一个典型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晚期的聚落。就像一座迷你的古城,四周围绕着一条深深的环壕有点类似后来的护城河。中心是一个开阔的广场,周围的房子就像众星捧月般朝着广场集中布置,每组房子都以一间特大的房址为核心。这种布局方式和陕西省临潼姜寨遗址聚落十分相似。这就是说,虽然几千年前,远隔千里。但是,甘肃陇原的先民就和关中平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最重要的是在这里发现了我国第一座粮仓。原来,在遗址的环壕内,散布着许多古老的窖穴。最大的一个位于中心广场的位置,它的容积大约有六十立方米。更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大窖穴的底部,保留着一层厚厚的炭化了的粟和黍,这些谷物遗存的厚度达到了0.4至0.6米。据估算,应该可以装下5-6万公斤之多的谷物。
如此看来在仰韶文化时期,先民的农业生产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这个时期的聚落遗址里,经常会发现一些专门用来储存粮食的粮仓。从生产的角度来看,如果有足够的粮食能被储存起来。这就说明当时的粮食产量已经非常可观,甚至超过了当时人们的消费需求。
这里彩陶上的图案非常精美,有用优美的弧线描绘出来的生动游鱼,还有用弧线和圆点组合成的简洁鸟纹。这些图案奠定了后来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中鱼和鸟这两种主题的设计风格基础。根据研究:这里不仅是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转变的地方,也可能是庙底沟风格彩陶广泛传播的起点。这种彩陶文化向西扩展,形成了马家窑文化,并将彩陶艺术推向了巅峰。它不仅向西传入了河西走廊,还向南传到了四川盆地,为中华文明的形成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并打通了一条直达欧亚草原腹心地带的通道。
这次的发现,就好比翻开了一页厚重的历史画卷。在五千多年前的那个时代,无论是在黄土高原还是在平原地区同样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我们应该用更多元的视角来看待中华文明形成的过程。
黄河上游,还是保存的好,中下游都淹没了。
看了半天,原来在天水张家川县[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