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老师,中书协“领头羊”,以一手“小行书”著称于世!她那小小的行楷,就是一张光彩夺目的名片!所以,孙晓云和她的小行书,大部分读者都非常熟悉!
一说到行书,就不能不提“二王”二字!王羲之和他的儿子,开创了一种妍丽潇洒的书法风格,后世的书法家,都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榜样。
当然,孙晓云也是学过两位王的,这是每个学习书法的人都知道的。然而,孙晓云在《二王》上的造诣并不深,所以她并没有坚持下去,这让整个书坛和许多读者都很费解!那麽,孙晓云的研究重点是什么?原来,她最着迷的是唐朝的孙过庭和明朝的董其昌,从他们的作品中吸取了无穷的营养,所以她的行书才会如此的与众不同!
“书圣”王羲之出身于官宦之家,又是一个文人雅士,再加上王羲之从小就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在书法方面,他天生就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而唐朝的孙过庭,却不如王羲之那般好运,出身贫寒的农家子弟,全凭自己的努力,成就了一代宗师,这大概也是孙晓云所欣赏的。
在古代,很多穷人家的孩子,就是因为家境贫寒,才被埋没的。孙过庭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给孙晓云留下了一本流传于世的《书谱》。《书谱》是孙过庭的一本草书理论专著,他将其书法理论和经验总结为一篇长达3000余言的书法理论,集书法与理论于一炉,孙老师从中获得了无限的营养。
这是孙夫人对孙过庭的《书谱》的看法,而对《书谱》的学习更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幸哉幸哉”,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孙晓云是一代大家闺秀,她很清楚“法度”在书法研究中的作用!她还写过一本《书法有法》,里面有她自己的经验,告诉她,要遵守的是一种客观的规则。这一点和孙过庭《书谱》是一致的。
孙晓云得孙过庭真传,深得行草之精髓,对孙过庭之言之精辟,笔力之细腻,无不叹服,这也为她撰写《书法有法》奠定了基础。孙晓云不仅醉心于孙过庭的作品,同时也致力于研究明代著名的董其昌。
董其昌是一位集两晋、明、清于一体的书家,他是明末画坛无可争议的“一代宗师”。其行书以其翻折而生韵,意蕴深长,为现代书法家所推崇。他是一位书法大家,名向光居士,才华横溢,才华横溢,精通佛学,爱好收藏。他的勤奋让人感动,光是《与蔡明远书》,他就写了五百多卷。
孙晓云也被董其昌的书艺造诣和学书经验所深深打动。她受董其昌的影响,体会到了圆劲秀逸,平淡素朴的风格,弥补了王羲之的不足。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孙小姐的小楷,结体自然秀丽,气韵天成,布局悠闲疏淡,用墨干湿浓淡俱佳,此乃得董其昌之长。
想要拜入名师门下,就必须要有一种独特的眼光和判断力。就算是王羲之,也不例外。一些人认为董其昌的作品和赵孟俯“同出一辙”,表现出了一种“娇俏”、“无骨”的特点。而孙晓云,在董其昌的书法中,感受到了迥异的神韵,圆润自然。
孙晓云老师在董其昌的书法中浸润多年,其小楷表现出一种“风轻云淡”、“遗世独立”的神韵;就像是天空中的云朵,浑然天成。孙晓云的小楷,实是集二王、孙过庭和董其昌诸家之大成,具有清新空灵,气韵生动,纤毫毕现,灵动灵动的艺术状态,为大家所珍视。
不可否认,孙过庭、董其昌的书法风格,都是对二王的继承和发展,实质上是二王的派别。孙晓云的书法继承了前代大家的精华,发展出了一种独属于自己的行书,为今天的书界带来了一种新的气象!
孙晓云功力深厚,传统继承吸收颇多,配的上书协主席。[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有外公朱复戡之背景也是成就今日之孙晓云!小行草书清新脱俗,深受喜爱!但写榜书有时力难从心,文字学功底去其外公甚远,这是其短板,常把字写错,吾推之,,其对篆文少用功夫所致!
中国人练书法,累到死也练不出王羲之的神韵,就连王献之——他儿子都不行 !?就这里书法连形似都算不上 !?
功力深厚自不必说,单说观者感受:单字的连带过于繁复刻意,通篇气韵变化更显不足。
笔法跟二王没有半点关系
好字
最讨厌这种带很多繁体字的行书!
二百年来,何人敢说学到二王皮毛?
胡扯,孙过庭为孙晓云留下了《书谱》
无厘头[鼓掌]
确实写得好看
其中一幅迩遠追逐4个辶字底较缺少变化,尤其追逐2字最为明显,存在瑕疵
小行草可以,大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