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养老金吗?养老金并轨倒计时,这两类人影响较大

夏沫言知识说 2024-03-27 09:10:40

近日,热搜榜上,一则#养老金并轨倒计时#的消息引起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养老金并轨是什么?

通俗来说就是,国家尽量让体制内外的工作人员可以享受一样的养老待遇,是一种为了保障大部分人的养老,推出的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很多人都知道,现在的员工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体制内,也就是公务员、事业编,另一种是体制外,也就是民营企业的员工。

我们缴纳的社保中,由于体制内和体制外的缴纳基数、缴纳百分比、单位补助等多方面原因的不同,导致我们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也不同。

体制内的员工,往往退休后拿到的养老金是非常多的,以工作时一万元每月作为例子,体制内员工退休后养老金可能可以达到七八千元,但体制外可能就只有四五千元。

这样的差距,让不少网友直呼不公平。

2014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制内”员工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改革的核心在于,让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享受和企业退休职工一样的养老金待遇,实行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基础养老金制度。

也就是说,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以前是不需要缴纳养老金的,而改革后需要和企业单位的职工一样自己缴纳养老金。

然而改革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为了避免改革的力度过大,对体制内工作人员工资剧烈调整带来的冲击,国家决定用十年时间来进行过渡。

2014年10月之前退休的不受影响,待遇和以前一样。2014年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人员,就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为自己的养老账户买单。

从2014年的10月1日开始到2024年的9月30日,是我国对事业单位,也就是体制内人员养老金改革的过渡期。

这十年的过渡期结束以后,到今年的十月,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就将按照和企业同样的计算方法来领取养老金,以前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方式将终结。

也就是说,企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并轨,按照同样的计算方式发放。

那么,养老金并轨后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会是什么样呢?

大家可能都想到,养老金并轨之后,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大概率将会有大幅的下降。

那么改革之后,事业单位也就是体制内的养老金,能够拿到多少?是不是还比企业单位高出一倍之多?这个现象能否改变?

想要知道答案,就必须了解体制内人员的养老金制度。

2014年10月,也就是改革前参加工作的人员,在改革过程中退休的这部分人员,当时有一个“保底限高”政策。

“保低限高”,就是按照新老两种养老金方法来计算,哪个方法算出的养老金比较高,就按高的执行。

如果新方法算出来的养老金更高,那么超出的部分每年按比例发放,这种办法其实没有让养老金下降,反而会让有些人的提升。

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养老金双轨制度甚至并轨,都不能保证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就能完全一样,和企业单位及灵活就业的退休人员相比,体制内的养老金优势依然很明显。

从2014年~2024年的10年过渡期内,据相关部门统计数据来看。体制内人员按照新办法发放的退休养老金,依旧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而到了今年的10月份,过渡期结束之后,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将不再受“保低限高”的影响,每年的涨幅也不用被限制。也就是说事业单位的养老金不会像大家想象中的被大幅度拉低。

为什么养老金的差距会如此之大呢?

我国养老金制度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首先事业单位的工作比较稳定,工资待遇也比较高。养老金上缴的基准也高,养老金相对就会较高。

另外,体制内的人员还有年金,体制内职工的养老金是按照实际工资个人缴纳4%,单位缴纳8%,这些在体制内人员退休后还可以领到年金,总的算下来肯定工资会更高。

对于企业单位工作的人来说,工资大多比较低,特别是一些小微企业,工作不稳定,造成断交,缴费年限就少的问题。

缴费年限越短,工资越低。

另外就是体制内的养老金按照工资足额缴纳,而小微型企业的养老金,很多是按照最低工资缴纳的,缴纳的基准不同,退休后的养老金会有很大差异。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少数的央企、国企有企业年金外,大多数企业是没有年金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五险两金”中其中的“一金”。

养老金对晚年生活的影响有多大?

养老金较高的:五六十岁以后到了晚年,人们都想过上一种平静安逸的生活,但这就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

退休金高的老人,晚年的生活就会过得比较丰富多彩一些,而且金钱也也会有足够的安全感。这样的老人可以不用为钱而发愁,他们可以去旅游、度假,也可以去公园参加各种活动,生活质量高。

如果遇到儿女有困难的情况,退休金高的老人也能帮上一把,这些老人大多生活的很幸福,儿女也很孝顺。

养老金在中等水平的老人,大多是企业退休人员或者是灵活就业人员,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一辈子,到晚年也可以过上平静和轻松的生活,只要不生大病,生活上是没有问题的。

他们偶尔也可以去旅游、度假,如果孩子孝顺的话,他们的生活也是很不错的,至少是丰衣足食。

但是没有养老金的老人,很少能在五、六十岁的时候停止劳作,他们往往很羡慕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因为他们只要不能劳动就没有钱花,生病的时候还要向孩子伸手。

这种老人他心里没有安全感,对未来的生活也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生病之后会成为孩子的负担,除了一些孩子特别优秀的老人,孩子能带给他们很大的满足感,大多数平凡老人,晚年生活是没有那么幸福美满的。

所以,我们在羡慕体制内人员的同时,也要应该从年轻的时候做好自己的养老金规划,为自己的晚年生活打好基础。

0 阅读:1

夏沫言知识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