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义》祁同伟去见了趟赵立春,为什么就和高育良翻脸了

阿三侃剧 2024-05-27 15:29:43

祁同伟进京拜访赵立春这个情节实在是极具戏剧性且容易被忽视的一幕。

此次祁同伟的京城之行,正是由他们的恩师高育良精心策划并安排的。

高育良作为一位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人士,对于时局的微妙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汉东官场的水深不可测——表面上看起来平静无波,实际上却是暗潮涌动。

沙瑞金对湖上美食城的深入考察以及对易学习的大力提拔,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却引起了高育良的警觉——上层即将对汉东展开重大行动。

高育良隐约感到,沙瑞金的真正目标并非他人,而是赵家。

基于这个基本判断,他才会毫不犹豫地派遣祁同伟赶往北京,拜见他的老领导赵立春。

根据高育良的指示,祁同伟此行的唯一任务便是劝诫赵立春严格约束其子。

祁同伟对此听得明明白白,回复也十分干脆利索,他当天便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途。

祁同伟的执行力可谓惊人,他当天抵达北京,当天便返回,并亲自向赵立春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按常理来说,祁同伟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任务,高育良理应对他给予嘉奖。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尽管祁同伟圆满地完成了使命,但他与高育良之间的关系却因此变得紧张起来。

原因在于,就在这一天,他们两人经历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变故。

这一天,梁璐直接闯入高育良的办公室,揭露了一些内情,使得高育良意识到自己在用人方面出现了失误;

这一天,刘新建被捕,赵瑞龙如同惊弓之鸟;

这一天,侯亮平孤身赴宴,差点儿丢了性命;

这一天,高小琴、赵瑞龙同时离境,逃往香港。

这一天发生的种种事件,使得师徒二人之间的信任逐渐瓦解。

而最终导致他们决裂的导火索,竟是次日凌晨赵立春的一通电话。

原来,在赵瑞龙逃离的那一夜,赵立春整夜未眠。

若非事态紧急,他绝不会在凌晨四点一刻拨通高育良的电话。

赵立春省略了通常的寒暄,直截了当地切入正题——刘新建的倒台可能会牵涉到赵家;

侯亮平过于强势,需要积极争取拉拢;易学习担任吕州市长的消息传来,只能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捐赠美食城的赔偿款。

赵立春说了很多,但大部分内容都在高育良的预料之中。

按照惯例,接下来应该是道别的话语,然而赵立春却突然说出了这样一番话,“育良啊,你可不能耍花招啊,对于瑞龙,我自然会严加管束。你让你的得意门生告诉我的话,他已经全部转述给我了。至于你的那位得意门生,你还是要尽力保护他啊。”

赵立春的言辞颇为含蓄,轻描淡写间却包含着丰富的信息。

他的意图显而易见,高育良在处理儿子的问题上玩弄手段,在对待祁同伟的问题上却不够尽责。

身为高等学府出身的专家学者,高育良在阅读理解方面展现出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敏锐度。在老领导意味深长的话语中,他深深洞察到祁同伟的微妙举动,于是他巧妙地避开赵瑞龙的话题,直接以反问的方式询问,“尊敬的老领导,请问这位祁厅长在您面前又发表了哪些抱怨呢?”

“他提到了一些具体的问题”——赵立春的回答如同铁板钉钉,一锤定音。

自此那一刻起,高育良对祁同伟的信任已经荡然无存。

心若寒透,便再难焐热。

在祁同伟进京之前,尽管田国富、李达康等人纷纷表示反对,但高育良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并推荐自己的得意门生——用他的话来说,这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坚定的信念。

然而,高育良全力以赴地为祁同伟辩护,而祁同伟却选择在背后诋毁他。

这种心理落差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难以承受的。

因此,当高育良挂断电话之后,他无法抑制内心的愤怒,痛斥祁同伟为“卑鄙小人”。

然而,高育良向来沉着冷静,为何仅仅因为祁同伟的一次告密,他便会情绪失控,甚至当众破口大骂呢?

冰冻百尺非一日之寒。

庇护家乡的罪犯、涉嫌泄露丁义珍的行踪、策划车祸谋害陈海、设计陷阱暗杀侯亮平——这些发生在祁同伟身上的种种事件,每一件都足以写成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

如此繁多的信息量却是高育良在短短一天内所接收到的。

因此,赵立春的电话无疑是雪上加霜,即便没有这个电话,高育良与祁同伟之间,也早已注定无法回到过去的和谐关系。

双方互生嫌隙,彼此厌恶至极。高育良对祁同伟的不满日益加剧,而祁同伟则对高育良感到极度失望。一次简短的汇报、一通电话,就这样使得曾经的师徒关系瞬间破裂。

感谢您的阅读原创不易,您的随手点赞、转发、收藏、在看,都是对阿三的鼓励和支持。

1 阅读:2530
评论列表
  • 2024-05-28 18:48

    请问一下:《狂飙》是如何被捧上神坛的呢?

    - 皇阿玛 回复:
    被水军,被资本

阿三侃剧

简介:欢迎您来到阿三领域 我将带您观看不一样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