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主机厂正在密集推动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
在近期举办的比亚迪梦想日上,比亚迪正式对外发布了全新的璇玑电子电气架构,也是行业首个整车一体融合方案。据了解,璇玑架构由一脑(中央主控芯片)、两端(云端AI+车端AI)、三网(车联网+5G网+卫星网)、四链(传感链+控制链+数据链+机械链)组成,实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打破了不同系统间的壁垒。
与此同时,零跑汽车在1月10日的全栈自研开放日上面,也发布了涵盖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8295加持的智能座舱等的LEAP3.0六大智能电动核心技术。其中,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由一颗SoC芯片打造的中央超算,融合座舱域、驾驶域、动力域、车身域,实现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高效协同。目前,首款搭载该方案的新车——零跑C10已经开启预售。
而在此前,小鹏汽车已经推出采用了中央计算+区域架构——X-EEA 3.0架构,目前已经在小鹏G9上量产应用。同时,广汽埃安、智己、零跑等车企也陆续披露了全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
不难发现,各大主机厂都在开发下一代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平台,整车电子电气架构正处于域控制器架构向跨域融合架构演进的过程。
不过,整车不同域之间的融合,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操作系统、功能的融合,这导致汽车软件的复杂度急剧提升,开发痛点日益凸显。
01
重构下的新机会
从分布式走向域集中式架构,再走向跨域融合,最终抵达中央集成架构,是业界公认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演变趋势。
目前来看,蔚来、小鹏等新势力车企旗下车型已经大范围应用域控制器,而上汽、广汽等传统车企也在加速域控制器的推广应用。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9月,国内(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智驾域控渗透率为9.64%,座舱域控渗透率为15.18%。
与此同时,作为从基础L2到L3演进的关键一环,NOA(从高速到城区)的规模化正在快速铺开。《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1-9月,中国市场前装标配NOA交付新车37.73万辆,同比上年同期增长151.20%,前装搭载率还不到3%。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预测,2024年,包括硬件标配(软件付费)在内的NOA搭载率将突破10%。
多位企业人士指出,域控制器正在向高集成化方向演进,目前行泊一体、舱泊一体已经成为了主流趋势,接下来几年内将逐步迈向舱驾融合。
在这一过程中,主机厂面临着巨大的软件开发难题和挑战,同时基础软件(包括OS、中间件、AutoSAR)、OTA、信息网络安全等模块化用例需求已经呈现了显著上升的态势。
“目前,主机厂在研发过程中遭遇了硬件和算力碎片化、多车型开发周期与质量需要兼备、需平衡软件安全与个性化需求,以及软件人才供给不足等四大痛点。”映驰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
映驰科技推出了面相整车的跨域SOA软件平台——高性能计算软件平台EMOS,包括整车OS中间件、自动驾驶软件平台,可以提供全局统一的软件平台和成熟可靠的商业组件、高效低代码工具链,全面解决软件定义汽车的开发痛点。
据了解,映驰科技EMOS平台已经全新升级为第三代内核“SODA”,拥有确定性SOA架构,打通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中央网关、车身乃至底盘动力,提供全域架构。目前,第三代内核SODA已经正式获得了某国际头部合资车企定点,将于2025年量产上市。
另外,作为整个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演进的关键,车规芯片这几年的热度持续高涨,并且迎来了发展的最佳窗口期。在这一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英伟达、高通、英特尔、AMD等全球汽车芯片巨头纷纷抢滩布局,并且展开了剧烈的竞争。
地平线作为中国领先的智能驾驶计算方案提供商,其征程系列芯片已经成为中国智能驾驶域控制器的主流选择。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市场乘用车前装标配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相对较为集中,Mobileye、地平线两家占据超50%份额。其中,地平线以23.65%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名,同时地平线在2024年还处于定点持续规模释放阶段。
据了解,地平线将于2024年4月正式推出新一代征程6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同年第四季度完成首批量产车型交付。作为征程家族全新升维进化产品,征程6系列是基于统一架构的平台化系列计算方案,原生支持大参数Transformer等智能驾驶先进算法,能够提供同类别下的最强效率,同时灵活满足智能驾驶全场景量产差异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兼具极致性能与应用效率的专用计算方案。
在这其中,征程6旗舰版本专为新一代城区高阶智驾而生,算力高达560 TOPS,对BEV Transformer、大规模交互式博弈等先进算法的支持效率领跑业界,同时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计算资源及更均衡的分配,单颗可处理感知、决策、规控全流程数据,同时为客户提供灵活的算法优化空间。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期间,地平线公布了多家征程6量产意向合作伙伴,包括比亚迪、广汽集团、大众汽车集团旗下软件公司CARIAD、博世等汽车领域头部企业。
另外,需要特别提及的是,在软件定义汽车的大趋势下,高性能MCU将承担更多的计算、控制和通信功能,也已经成为了全新的市场焦点。
芯驰科技的高性能车规MCU——E3已经完成了国内首个应用于主动悬架项目的量产,并且已经有超过100家客户使用芯驰科技E3系列进行产品设计,覆盖底盘、转向、动力、BMS电池管理、ADAS智能驾驶等核心域控领域。
作为国内首个全场景布局的智能车芯企业,芯驰科技的智能座舱、智能驾驶、中央网关等SoC产品也已经实现规模化量产。截止2023年底,芯驰科技已经获得了近200个量产定点,客户覆盖90%以上国内汽车主机厂商,累积量产出货超过300万片,覆盖近40个主流车型。
芯驰科技董事长张强表示,舱驾一体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不同的主机厂对于芯片的需求和产品定义不同,需要芯片厂商具备非常快的开发节奏。“芯驰科技对于芯片的定义和布局都是跨域式的,每一代芯片的性能增长了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几十倍。”
02
市场格局即将被改写
未来,智能汽车的软硬件将实现完全解耦,软件定义汽车将成为现实,整个汽车产业将形成新的竞合关系。
“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逐渐深入,越来越多的传统零部件供应商正在遭遇巨大的经营压力。一边是电动化、智能化转型需要巨额资金投入,且短期内难以实现盈利,另一边是众多新玩家进入智能化市场,甚至是已经抢走了不少原本属于传统零部件供应商的市场份额。” 有企业人士表示。
近期,为了实现降本增效,以及更好地适应汽车行业的转型,包括博世、采埃孚、法雷奥在内的传统大型零部件巨头竞相公布裁员的消息。在这其中,博世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在软件业务部门裁员1200人。对于裁员的原因,博世表示,“电动汽车领域就业需求降低,再加上高通胀和经济疲软,不得已削减其开发自动驾驶技术的预算。”
而在这背后,车企愈发重视“软件定义汽车”,纷纷越过传统Tier1,开始与自动驾驶软件公司、芯片厂商进行合作,导致传统Tier1的优势被削弱。
与此同时,在汽车“新四化”的巨变下,大量传统零部件濒临消失或者减少了需求,传统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业务开始日益萎缩,生存空间遭受不同程度的挤压。
“2024年,汽车零部件产业将更加‘卷’,大多数供应商将会活得更加艰难。”某Tier1企业高层表示,整车控制器数量的急剧减少,加上域控制器平台化开发的推进和OEM的深度自研,整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将迅速进入红海竞争时代。
“域控制器采用的都是平台化的开发模式,产品的开发、设计大约需要3-4年。因此,域控制器厂商能拿下一个平台化的定点,可能会活得很滋润。如果没有拿下订单,则可能面临着三四年没有订单的情况。”上述Tier1企业高层补充表示,未来将呈现强者俞强的竞争格局。
诺博汽车以域控制器为核心切入点,整合了HUD、音响系统、智能天线、T-BOX技术,现已推出座舱域控制器、车身域控制器、智能驾驶域控制器,均已经实现前装量产上车。
比如针对智能座舱领域,诺博基于高通8155打造的IN9.0座舱域控制器,融合了中控屏、仪表屏、HUD屏、副驾屏和下控屏,目前已经在长城旗下车型实现规模化交付,累计交付量已经达到30多万套。
诺博汽车副总经理陈礼顺表示,诺博已经具备了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身控制、智能网联等四大板块产品的开发与交付能力。未来,无论域控制器进行何种形式的融合,诺博科技都能够快速应对,以确保在下一轮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总体来看,伴随着中央计算+区域控制的新一代整车电子电气架构的逐步落地,市场的洗牌将加速来临,部分传统ECU供应商将面临被洗牌或者被整合的危机。比如传统车身、网关供应商将逐步被做成域控制器、中央域控制器供应商所替代。
多位业内人士直言,伴随着整车电子电气架构走向跨域融合时代,具备软硬件全栈技术能力的供应商有望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