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老师的拙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我真没想到,在入土之秋,还能得到儿子的原谅,这辈子无憾了。”
2024年4月14日,彭秋华重回第二故乡陕北,见到了已经50岁的儿子,这一刻,他所有的遗憾,都尘埃落定。在亲戚朋友眼中,彭秋华是一个很不负责任的丈夫,更不是一个好父亲,三段婚姻,都以离婚告终。当然,最让人瞧不起的是他不愿意抚养任何一个孩子,到了晚年孤苦无依,却想到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远在陕北的吴青莲。
而这段故事,要从1968年说起。
20岁的彭秋华高中刚毕业,就要去陕北插队,他恳求父亲把自己送到部队,像哥哥那样,当一名堂堂正正的男人,但父亲婉拒了,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给人留下话柄,所以彭秋华只能照做。
和他一起插队的同学很多,有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但多在一列火车上,因为到了陕北之后,将会被分配到各个乡镇、村庄。临行前,母亲高英梅亲自送彭秋华到车站,纵然依依不舍,可也无法改变现实,挥手道别,去往那梦开始的地方。
对于儿子,高英梅并不放心,在家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根本就没有独立的能力,要是留在北京,说不定再过一年就要娶媳妇了。此刻,母子俩只能各自安好,谁也管不了谁。
经过四天的颠簸,彭秋华到了插队的村庄老庄湾,这是一个很小的村子,不到一百人,被分到老庄湾的也只有三名知青,还都是男生,最主要的是,没有一个是彭秋华的同学,这让他很恼火,甚至和分配的领导争执过,但无济于事。
老庄湾大部分村民都姓吴,不过生产队长却姓李,而且是个外来户,据说是山西人,李队长的妻子是河南人,至于他们怎么在老庄湾落户的无人知道,只晓得这对夫妻来的时候带着三个孩子,是乡里的领导送来的,还特意嘱咐村里人帮着打一孔窑洞。
看得出来,老庄湾并不富裕,全村没有一孔新窑洞,彭秋华他们来了之后,住在吴二有家,这孔窑洞算是最新的,但也有七八年时间了,原本是吴二有的婚房,不过此时为了欢迎三位知青,吴二有的儿子主动让出自己的窑洞,搬到吴二有隔壁住。
平时吃饭就在李队长家,李队长的媳妇四十多岁,干活很麻利,做饭也好吃,虽然是玉米面馒头,但对于这些知青来说,也能接受。
此时正是入夏之际,彭秋华等人来到老庄湾就加入播种的队伍,对于这些知识青年来说,哪儿懂得种地,不过李队长也说了,不会的可以学,但能不能吃得了这份苦,就要看自己,在这里李队长说一不二,没人敢反对,看得出来,李队长在村里的威望很高。
彭秋华长得高大帅气,可能英俊的外貌,也给自己加分不少,老乡们很喜欢和彭秋华聊天,彭秋华起初听不懂陕北话,但时间久了,再加上自己琢磨,慢慢地也就能听懂一些。
干农活不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没有那么容易,没几天工夫,彭秋华的双手就布满血泡,李队长只是笑了笑,让他继续努力,能过阵子磨出老茧,也就没那么疼了。
在干活的时候,她看到了来送饭的姑娘长得很漂亮,一打听才知道,这是吴二有堂弟的女儿,只有15岁,虽然长得貌美如花,但却不识字,因为老庄湾人口少,并没有设立学校。
两个人四目相对的那一刻,彼此都不好意思地低下头,可能在这个时候开始,彼此都喜欢上了对方。
那天在干活的时候,突然雷声大作,不一会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村民们赶紧躲到不远处的一个废弃窑洞,据说这是放羊的吴四爷挖的窑洞,就是为了避雨,吴青莲也在其中,而且就在彭秋华旁边蹲着。
两个人谁也不敢看对方,但彼此心里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
时间一天天过去,彭秋华渐渐地适应了陕北的生活,虽然艰苦,可在这里无忧无虑,老乡们的淳朴,让彭秋华感到很自在。陕北四季分明,窑洞冬暖夏凉,似乎在这里,彭秋华已经完全适应了,甚至有时候会没出息地想一辈子生活在这里。但转念一想,自己生在北京这座大城市,留在这里不现实,迟早是要回去的。
1973年,已经20岁的吴青莲,在李队长做媒的情况下,嫁给了彭秋华,对于这个北京女婿,吴青莲的父亲很满意。
自从结婚后,彭秋华就住在吴青莲家里,两个人恩爱有加,比起其他两位知青,此时的彭秋华风光无限。
只不过婚后彭秋华就有些后悔,因为自己并不想一辈子留在老庄湾,岳父时不时地提醒彭秋华,以后就在陕北生活,自己会把他当成亲儿子对待。
可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在彭秋华这里显得很为难。
结婚第二年,吴青莲生下一个儿子,此时的知青返城潮来临,好在老庄湾的知青没有一个收到通知,一直到1976年,其他两位知青返回北京,此时的彭秋华内心很焦急,也很徘徊,不知道自己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
次年,彭秋华决定回北京,这也是得到母亲的再次催促,但前提是不能带吴青莲回去,彭秋华不舍,可他吃够了苦,想回到北京,坐在办公室,过着优越的生活。吴青莲看得出彭秋华的心思,果断地提出离婚,但前提是不能带走儿子。
最终彭秋华同意,回到了北京,不到半年,彭秋华再次结婚,第二任妻子是母亲介绍的,比彭秋华小十岁,两个人没有爱情,或者说这段婚姻,彭秋华完全是为了工作。强扭的瓜不甜,彭秋华在这段感情中也没有得到尊重,随着女儿的出生,两个人也走向离婚。
但他的婚姻没有就此停下,几年后彭秋华娶了一位在京打工的四川女孩,对方为了留在北京才嫁给彭秋华的,当然彭秋华也是看着她年轻才结婚。结过三次婚的彭秋华,也有了第三个孩子,可彭秋华心里依旧爱着吴青莲,这份爱深深地埋藏在心底,隐忍不发。
或许是妻子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提出离婚,带走了孩子和所有的财产,只留下一套房子给彭秋华,直到退休,彭秋华才明白,自己的这一生像极了猴子掰玉米,一路忙碌,一路又什么都没得到。
眨眼间七十多岁了,彭秋华知道自己的时日不多,他想回到陕北,看一眼大儿子,哪怕对他有怨恨,他也能理解。
吴青莲在彭秋华离开之后嫁到了另外一个村子,生了两个女儿,只不过吴青莲的生活过得并不好,经常遭到家暴。
如今吴青莲的丈夫去世,彭秋华去了之后,两个人虽然没有了往日的熟悉,但那份爱依旧存在,只不过年纪大了,能说的话也不再讲出来,儿子并不怨恨彭秋华,甚至选择原谅,这让彭秋华很开心。
“儿子,谢谢你,我对不起你和你母亲,如果能弥补,我愿意将北京的房子卖了,给你100万,就当是弥补这些年对你欠缺的父爱吧。”
儿子没有拒绝,也没有答应,只是希望彭秋华留下来,让自己尽尽孝。
编得跟真的一样[呲牙笑]
这样人还能有这么好的福气算是老天开恩了。
渣男!
这一生像极了猴子掰玉米,一路忙碌,一路又什么都没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