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湘云是贾母的侄孙女,父母早亡。从小在贾母身边,与宝玉同吃同住同玩。与宝玉也曾有过一段亲密无间的岁月。宝玉一听她来了就走,想快去见她。宝钗叫他等等,咱俩一块走。他俩到贾母那儿,见史湘云正在大说大笑。史湘云是个像男孩子一样的女孩子。是富有浪漫色彩、令人喜爱的超级豪放女生。
黛玉时刻记挂着宝玉,特别是出现了优秀、漂亮,心机无限的薛宝钗,黛玉更加敏感。别人看上去黛玉似乎小心眼、吃醋,其实都是因为她对宝玉的爱。黛玉见宝钗宝玉一起来,问宝玉从哪来?宝玉说从宝姐姐家来,黛玉立即便心生不悦,心里不高兴,就马上表现出来。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来了。好个一箭三雕。表面上是在说宝玉,同时一石二鸟讽刺两个人,宝钗绊住宝玉,千方百计留住宝玉;宝玉很在意史湘云,他想见史湘云,不是走来不是跑来,而是飞来。这是林黛玉爱的排他心理在作祟。
宝玉爱博而心劳,对谁都是真性情。听说湘云来了,是宝钗要与他一起过来的。宝玉并没有孰远孰近的意思。宝玉见黛玉因为他和薛宝钗在一块玩而冷嘲热讽,就说了一句,只许同你玩,替你解闷儿,不过偶然去她那里一趟,就说这话。虽然他是笑着说的,而且他说的是实话,但是黛玉却也挂不住了,林黛玉心里更生气了,照林黛玉的心理,你到宝钗那里待一分钟都不必。但是她不能说,她就跟贾宝玉呕气,说好没意思,去不去管我什么事,我又没叫你替我解闷儿,可许你从不理我呢。扔下一句气话,赌气回房去了。
宝玉急忙跟过来,每次都是这样。只要黛玉生气,永远是宝玉赔不是。他决不会去辩什么是非,谁对谁错。他陪着小心,透着亲近。宝玉本没有错,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认错;他既考虑黛玉突然跑回来,众人会对黛玉有看法;他更担心黛玉生闷气对身体不利。黛玉说你别管我。
按说史湘云是客人,刚来,他们应该陪着她和贾母一块说笑,但是林黛玉赌气回房了。贾宝玉不管如何,都赶快跟过去哄。把史湘云撂在那儿。林黛玉越来越不讲理。贾宝玉就劝她,好好的又生气了,就是我说错了。你到底也还坐在那里,和别人说笑一会,又来自己纳闷。
贾宝玉说,你也不要作践自己。林黛玉继续不讲理,我偏偏作践自己,我作践坏身子我死了,和你什么相干。贾宝玉还是低声下气,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林黛玉说,偏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活着。越说越难听,越说越离谱,越说越不可思议,贾宝玉也受不了了,他说:要这样闹,我还怕死呢,不如死了干净。林黛玉总是要找茬,总是毫无道理。贾宝玉就哄,你不讲理,我就哄你,劝你,不管你怎么胡搅蛮缠,总是我错了。
其实不是林黛玉不通情理。真正相爱者之间,有权不讲理。林黛玉在别人面前,包括在丫鬟仆妇跟前,从来没有不讲理,她和贾宝玉不讲理,贾宝玉还想和她讲理,但是黛玉一生气,他又不得不纵着她不讲理。宝黛二人都想知道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位置,想要试探出对方是不是珍惜自己。通过让对方伤心难过,来体会对方的爱。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偏偏这个时候,宝钗又过来了,宝钗谎称史湘云等你呢。说着推宝玉走了。撇下黛玉独自越发气闷,只能默默流泪。
《红楼梦》中有一个现象,只要宝玉和黛玉在一起,薛宝钗就会及时出现。这回又是,两个人正说着,宝钗过来推走宝玉。这个细节非常说明问题,绝对不容忽视,宝钗明知道黛玉正在生气,而且明白他们生气斗嘴是因为自己。她不说,也不劝,不管黛玉正在生气,直接把宝玉推走。宝钗这明显是在报复黛玉。你因为他在我那儿不高兴,我偏把他带走,你自己在这生气吧。宝钗不动声色地反击黛玉,这心计绝对无人可比。后文我们看到史湘云要找宝玉,她就自己来,何须宝钗来拉他过去。
宝玉哪里放心扔下生气的黛玉不管呢?没一会儿宝玉又回来,黛玉更加哭个不住。宝玉悄悄地告诉黛玉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那意思是说亲近的人不会被疏远隔离,后来的人不会超越先来的人。宝玉这样说明眼前的三角关系:论亲戚,我们是姑舅兄妹,比跟宝姐姐是两姨姐弟要近,她比你疏,你比他近;论时间先后,她是后来的,我怎么能为他疏你?黛玉本来是因为爱才不高兴。听了宝玉的表白,她平静了。尽管黛玉闹情绪,两个人的心里还都是只有对方,黛玉说我难道为叫你疏他?我成了个什么人了呢?我是为我的心。宝玉道我也是为我的心。你就知你的心,不知我的心不成?
这是一次心对心的诚挚表白。至此黛玉知道是自己多心,做得有些过分了,但她认错的方式特别好玩,她转移话题说起天气冷,你倒脱了披风。林黛玉只要搞清楚贾宝玉是在意她的,立即晴空万里。
湘云是单纯活泼、阳光开朗的性格,她没有黛玉那么多愁善感。她跟宝玉在一起玩得十分开心,却没有恋人之间的情愫。他们之间的亲密,更像是兄妹。林黛玉心思细腻、多愁善感,宝玉发自内心地对她呵护和怜爱。他们不断的吵闹怄气,爱情却在慢慢地滋生,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