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俊杰笑书郎
编辑 | 俊杰笑书郎
明朝建国前后,社会、经济等方面都比较混乱,加之战乱导致人口漂移、田地荒芜,财政亏空,存在着诸多困难。
明太祖即位后移民垦荒,迁徙豪富,同时为恢复农业生产和订立赋役制度、商业货币制度等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从而建立起新王朝的社会经济秩序。
明初建国以来的前七十年间,社会政局逐渐趋于稳定,农业、手工业等经济也开始恢复,商业城市也相继复苏。
国家政治方面明朝(公元 1368—1644 年)是历史上继元之后的统一王朝,由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的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于公元 1368 年在应天(今南京)建立。
朱明王朝传十二代,共历十六朝皇帝,先后共统治中国二百七十七年。
明朝政治的君主专制严重,整个明朝几乎都在中央集权的笼罩之下。明太祖即位后为了巩固政权采取各种措施:主要体现在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上废行省、设三司,三司互补统属,互相牵制;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文化专制主义。
这一系列制度变革使得皇权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强。其实这样严重的君主专制只在洪武和永乐两朝严格执行,到了明仁宗、宣宗时期,由于受内阁制的影响,皇帝的行政权开始逐渐变小。
明中期宦官干预朝政、任免官员、监军统兵、操纵厂卫,宦官之权甚至高于朝廷之权。同时,为了争取入阁,明朝的朋党之争开始白热化, 内阁争斗也随之严重起来。
而明朝极端绝对的中央集权导致宦官专权与内阁争斗更引发的这一系列问题使得明朝中后期的统治逐渐呈现出政治腐败,边防松弛,土地兼并日趋激化等特点,并且苛捐杂税也愈发严重,农民起义不断发生,封建社会危机日益加深,在这样的形势下明朝不断走向衰落。
另外,明朝在其历史上遭遇了外来殖民者的入侵,这对明朝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一方面明朝需要加强国力抵御外来侵略,另一方面国门打开又有利于内外交流,对明朝经济文化发展有促进作用。
但可惜的是,明朝没有利用国家的力量积极采取对策主动融入世界潮流、开拓海外市场,反而在明后期对一些新涌现出的组织形式进行打压,最典型的是对刚崭露头角的工商业的压制,如万历时期政府派出大量矿监、税使等对工商业肆意掠夺,这是对当时经济发展的一种限制,束缚了时代的前进。
商品经济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明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大阶段:太祖至宣宗年间的农业稳步恢复与手工业陆续发展;嘉靖、万历年间商品生产与交易的空前发展。
尤其是随着城市交通的发达,全国也形成了一种南来北往的商业网络,在此发展进程中,白银逐渐成为货币,当然货币的白银化也为商品交易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明初,朝廷出台了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鼓励农民垦荒,耕地面积明显扩大,且粮食和经济作物总产量提高。
明中叶以后,农业技术的提高,耕作工具的改进,使得农民积累了更加丰富的经验。
随之粮食也很大程度上成为了流通商品,较为明显的体现是明朝的货币与米等粮食的比价、朝廷用粮食发放俸禄。这些都有力地排斥了自然经济,逐渐突破了封闭状态下的束缚。
而手工业做为农业经济的另一重大支撑其地位也在逐渐上升,农业的持续发展也为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和发展机会。
手工业是农业经济的重要补充,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明太祖时期为了恢复手工业的发展,利用增加农田水利建设、推广种植业等渠道,使得手工业在明初的几十年间恢复的很快。
明中叶以后农业与生产力水平提高很快,代表性产业有棉纺织业、丝织业、陶瓷和造纸业等。
棉纺织业使用的加工工具有了明显的改进,丝织业从养蚕、缫丝到纺织及纺机工具都有了新的改进。
陶瓷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使瓷器的数量增加、质量提高、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最具代表性的景德镇陶瓷样式之新颖,做工之细腻,闻名中外。
此外,明朝的造纸业纸张品种繁多,产量和质量的提高为印刷业提供了条件。总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了产品商品化的发展。
地区间的商品经济发展明朝商品经济繁荣的特点是地区间商品贸易频繁和对外贸易开放。地区间贸易又表现为城市间贸易和集市贸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社会分工的扩大以及手工业部门分工的复杂化,而出现原料产地和手工业地区彼此互为市场、手工业之间互为市场的城市间贸易。
如一些地区的农民为满足丝织等手工业的供应需求专门从事农作物的生产,还有采矿工业和加工业的分工等手工业部门内部的分工等。这些精细的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加了产量,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田赋和力役折银征收后,小生产者卖出更多的劳动产品以换取银两,促使商品经济有了更大的发展。
地区间贸易的特征除了城市间交易频繁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征——集市贸易。
它是乡村与乡村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贸易往来的集散地。一方面集市使乡村经济变得更活跃,另一方面乡村参与进来为集市扩大了市场。这种形式的商品买卖是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地区间贸易市场的活跃促进了商业资本的活跃。具体表现是工商业发达的城镇中出现了商帮,他们所从事的粮食,茶、盐以及丝织品以及典当业等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也为中国向世界开启商业之门打下了基础。
对外贸易发展相较于其他朝代的封闭,明朝统治者中叶之前在对外经济上的发展让人望其项背。
当时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朝贡贸易是当时唯一合法的海外贸易形式。到洪熙时明初一度繁荣的海外朝贡贸易逐渐衰落,加之朝廷有限度的开放海禁,私人海外贸易随之兴盛起来,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的主体。
明朝繁盛的对外贸易一方面满足了朝廷和民间对西方香料、毛皮、药材等奢侈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源源不断地将中国的生丝、丝织品、瓷器、蔗糖等输向欧洲。
这不仅增加了中国的白银储备,而且也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使亚洲市场和欧洲市场相隔离的状态消失,同时也使海外贸易逐渐有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意义。
从嘉靖到万历这一百年间,此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史无前例,可即便经济发展至此,还是没能实现工业发展革命。
加之明朝政府中后期因为朝廷腐败、内忧外患,国内经济一度停滞不前,对外的闭关锁国政策更是直接将对外贸易扼杀到了萌芽时期。
突然中断的中外外交导致中国社会经济的停滞与落后,使得中国在某些手工业部门曾经占有的优势被西欧各国取代,因此从世界范围来说,明朝则是日渐失去了原有的先进地位,落到了西欧诸国的后面。
[免责声明]文章的时间、过程、图片均来自于网络,文章内的娱乐人物故事旨在传播正能量,均无低俗等不良引导,请观众勿对号入座,并上升到人身攻击等方面。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实性存在争议、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