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各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导致各地学生教育竞争激烈程度,相差不是一星半点儿。尤其是“高考大省”河南,高考升学难度堪称地狱级别。一部分学生家长便另辟蹊径,想通过钻教育政策的空子,让子女变被动为主动。
2023西安中考成绩出炉后,当地家长关心的不只是孩子能否考上普高,而是为子女的处境鸣不平。网传今年西安约11万中考生中,有3、4万左右是回流生。多数还来自于河南,本地中考生根本卷不过这些教育大省的回流生,导致不少本地考生无缘高中。
3608名回流生参加西安中考惹众怒
当地教育部门经过调查统计后给出回应,确实有一部分中考生是在外地读小学、初中后,回到户籍地参加中考的回流生,实际人数并非3、4万,而是只有3608人,仅占当地中考总报考人数的3.5%,并不会威胁到中招的公平性,可还是让当地考生和家长愤怒不已。
家长们觉得回流生人数应该不止3608人,根据以往官方通报的数据而知当地今年初三在读生有8万余人,距离官方公布的实际中考报名人数10.3万仍相差2万左右。本地中考生是不允许复读的,那这2万考生中除了3608名回流生,还有谁呢?
今年西安普高录取率高达66%,多了3.5%考生录取率也高于外省。实际上这些回流生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中考分流上高中,即使如官方通报的回流生仅占3.5%,未来高考时基数进一步减小,这3.5%强有力的回流生,恐将占据大部分陕西省985大学录取名额。
要是这些考生确实是因为户口在西安,家长工作在外地,为了不成为留守儿童才到外省读书的也能接受。可是近些年来回流生,已经成为钻空子的教育产业。
很多回流生及其家长并不是当地人,只是根据人才招揽政策,户籍落在集体户口上而已,就连家长也未必在本地工作缴纳社保。家长占用人才招揽政策,没为西安做过任何贡献,子女却堂而皇之的占用下一代的教育资源,这才是惹怒家长的关键所在。
天津考生笑了,真是小巫见大巫
国内有些省份,学生人数少、学校多,而有些地区学生人数多但是学校少。后者为了争抢有限的教育资源,势必会出现内卷情况,学生在省内可能看不出有优势,到了外省优势就非常明显。
每年河南、山东的考生在高考时直呼不公平,但是在考研和考编时却碾压外省学生,足以说明他们的应试能力不容小觑。回流生巧借教育政策在河南读书回西安中考,势必会更有把握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
高中对此并不排斥,无论是哪里的学生,只要能为学校升学率做贡献即可。这就导致西安的考生原本可以轻松考上高中的,现在要花大力气和外地回流生比拼,稍有放松就容易被取而代之。
正当西安的中考生和家长为此愤怒不已时,天津的学生和家长笑而不语,因为这种场面他们真是见怪不怪了。早在很多年前,天津的回流生就让本地学生头疼不已。虽说当地教育资源异常丰富,考生人数又不多,可架不住全国各地回流生的单项奔赴。
看到西安3608名回流生都能火上热搜,在天津考生眼里就是小巫见大巫。既然并不违背教育政策,考生只能接受,并通过努力争取成绩名列前茅,用实力碾压外地回流生,而不是企图寻求教育政策的庇护。
高考全国一盘棋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吗?
有网友建议中高考全国一张卷,像考研那样全国大排榜,打破地域限制,这样就能完全规避中考回流和高考移民的现象。这样看上去像是公平了,实际上是没有把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考虑在内。
教育水平不能完全按照考试成绩来衡量,这样只会进一步助长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可能河南、山东地区的呼声小了,其他地区的考生又觉得不公平了。
无论是天津学生还是西安学生,抵触的都不是回流生的教育政策,而是为了钻空子而故意成为回流生的学生。这种自作聪明的行为,不仅违背了升学考试选拔的初衷,也会给学生留下投机取巧的思维习惯。
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不会想着用实力取胜总想走捷径。幸运不会一直降临,一旦弄巧成拙,多年努力也将毁于一旦。
今日话题:大家觉得回流生政策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内容就在下一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暑期嗨学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