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电力市场运行规则2024版的背景,以及和上一版相比的变化?
电力市场化改革是坚定不移的,这个运行规则也体现了市场化的加快,新的形势下有一些变化,电力市场推进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一部分。
05年上一版规则以来,各地做了一些探索,山东、山西、甘肃做了现货市场的探索;东北、西北探索了辅助服务市场,绿证绿电、容量市场也都有一些探索。但是各个地方存在规则不统一、省间壁垒等问题。例如,辅助服务深调峰标准,东北的标准是在40%以下的上限是1块钱,西北上限是4毛钱,华东是3毛钱,价格天花板不统一。因此,为了实现电力交易在全国的层面展开,要把这些问题消除,形成统一的顶层设计的文件,去指导未来的市场化推开。此外,新型电力市场发展的需要基本规则的更新,新型储能、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是新主体,在过去的规则中没有提到,新规则增加了新的主体。例如,国网新一代负控系统,接入的可调负荷已经到了8000多万千瓦。
交易品种的增加,现在交易品种分为:1)中长期交易:周度以上的年度、季度、月度的合约。2)电力现货:日内和日前,例如这个五分钟做下个五分钟的交易计划。电力波动比较快,例如新能源有功率预测的偏差,要有些机制处理偏差。3)辅助服务:处理电力波动偏差有些地方用辅助服务,05年的文件对辅助服务不够重视。4)容量市场:国内现在煤电都是行政定价,海外是市场定价,让买卖双方定价,未来国内也会让市场定价,未来煤电主体也会发生变化。5)绿电和绿证交易:也可以归类中长期交易,去年绿电交易占比不到5%,今年目标是10%。
Q:电力交易市场的现状和进展?
1)交易品种来看。中长期交易市场基本都推开了,火电、工商业用户基本90%以上都在中长期市场中,从过去一年一次到现在的一周一次。目前电力交易中90%是中长期。电力现货对电网安全和电力价格影响比较大,海外的现货可能有十倍的波动,我国目前无法承受这个波动,因此现在占比10-15%。目前山东、山西、甘肃、福建、广东等在运行,8个试点在试运行,第二批6个在模拟运行。辅助服务市场最好的是东北,东北14年就开始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当年为了解决供热不足问题设立的深调峰市场,40-50%的调控范围价格上限是4毛钱/度,20-40%价格上限是1块钱/度。目前西北、华中、华东都在推进,除了西藏和海南基本都开展了。但是各个地方各有侧重,东北深调峰、西北调峰调频、华东备用调频,华中调频。容量市场海外比较成熟,例如英国、德国、美国,我国现在还在研究。新能源绿电和绿证交易,每个省都在稳步推进,但是交易的电量还很小。
2)交易主体来看。火电全面实现市场化交易,水电1/3参与市场化交易,新能源参与比例去年是40%,今年要扩大到60%。用户端,全部工商业都要参与,居民、保障行业等没参与,还是电网代购电,未来可能有部分也要参与,但是进展会比较慢。
Q:各类电力交易更广泛推开的时间?有哪些增量市场?
推开时间:
中长期基本都推开了。
电力现货省间的基本没问题,省内的去年年底本来说8个试点要长期运行,但是因为1)担心电价波动太大;2)省内的现货因为时间尺度太短基本都是日内的,会增加电网风险。因此目前进展还是有点低于预期,但是今年年底第一批8个试点都会开始正式运行,晚一点的明年上半年。第二批6个试点,最早25年下半年或26年上半年正式运行。
辅助服务市场也基本推开了,各地方具体的交易品种有些不同,推进节奏比电力现货快一些。
容量市场也要到2030年了,现在更多的要看煤电的下降情况。
绿电和绿证也在推开了。
增量市场:
辅助服务可能会比较大,因为交易形式都推开了,但是品种和类型还是参差不齐。现在聚焦的是调峰调频,新业态之后,爬坡、转动惯量、调压等有些之前不重视,之后可能都会是增量。
电力现货一批二批真正运行的话,都是很大的增量市场。
分布式光伏的入市也是增量,进入中长期和现货交易,目前来看各类交易都要针对分布式光伏做一些调整。因为分布式光伏需要聚合,那登记、注册、报价等环节都是交易软件需要增加的环节。
绿电绿证也是增量。
Q:虚拟电厂会跟着电力交易加速,怎么看现在虚拟电厂的现状和未来前景?
虚拟电厂类型:
1)负荷型虚拟电厂:只链接负荷,削峰填谷。2)电源型虚拟电厂:链接分布式光伏、电动汽车、微电网等。3)混合型:负荷+电源型。
国内基本都是负荷型,22年有比较严重的限电,因此多了很多负荷去削峰,去保证电网的运行。但是负荷型也没有成熟的商业模式,主要是电力现货交易还不健全。现在比较有代表性的华北的参与深调峰,深圳的参与现货,其他的大部分VPP是参与需求侧响应,就是削峰补偿,一度电补偿5块钱/10块钱。目前的虚拟电厂基本都是电网为主体,更多的是在特定时间有需求。海外很成熟,德国虚拟电厂发展的主要是电源型的,参与电力交易,国内虚拟电厂发展会借鉴海外的经验。
市场空间:
1)负荷型:25年最大用电负荷15亿千瓦,5%削峰,7500千瓦,虚拟电厂贡献1/10占750万千瓦,虚拟电厂造价100-200块钱/千瓦,建设空间大概在7-15亿元。30年假设最大用电负荷18亿千瓦,10%削峰,1.8亿千瓦,虚拟电厂贡献1/5,建设空间大概在40-50亿元。
2)电源型/混合型:市场空间会更大,例如分布式光伏每时每刻都要和电网有交互。以分布式光伏为例,25年低压侧分布式光伏1亿千瓦,虚拟电厂建设成本也是100-200元,明年这块的市场规模就能到200亿元。30年分布式光伏新增超过2.5千瓦,市场空间超过500亿元。
今年还是很缺电,虚拟电产的应用很高,但是往后看供需可能发生转变,虚拟电厂的模式也会发生根本的转变。
注:虚拟电厂成本指软硬件成本摊到每千瓦。
Q:虚拟电厂主体的收费模式?
华北的虚拟电厂是恒实做的建设,华北电网通过深调峰赚钱,恒实收的是开发费用。目前很少有民营主体参与分成,未来可能会有约定。
Q:电力交易辅助决策软件?
基本都是业主和参与市场主体才需要建设,平台型的基本都建完了。五大六小都要参与电力交易的,基本都有做相关的开发。
这个软件主要包括报价策略(报多少段、报多少)、定价预测(例如电价变化、明天的现货价格)、市场模拟(例如1-2年维度,参与长期协议过程中,各类交易分配多少)。市场模拟还涉及到功率预测,有上市公司做的很精准。
Q:目前国网南网比较大的软件投资方向?
信息化分为两种:1)管理信息化;2)生产调度信息化。管理信息化基本平稳,增量主要来自于生产调度信息化,例如主网调度自动化、变电自动化、配电自动化、集中控制站等。
主网调度自动化:离线和准实时的变为实时的在线系统,主要是为了应对新能源的波动,分钟甚至秒级的预测,对算法和算力要求会很高,目前只推了不到1/3的省份。
配电自动化:这部分信息化更差,10kv以下基本没数据,随着分布式越来越多,这块信息化的需求会越来越重。今年会要求分布式光伏做限电,现在信息化程度还不支持,要做到连续的可调可控。这个投资是很大的,无法估量,现在只是把一次设备做起来。
变电自动化:电力系统波动越来越大,有些线路的工况要实时监控,不然事故率会上升。现在无人机、红外射频解决的都是这个问题。大部分中西部地区都还没有这些设备。
Q:电网智能化进展来看,哪些环节增量比较大?
分布式光伏今年要做限电,这块智能化需求很大。配电自动化系统要升级。微电网控制系统以及源荷储的联通也有增量需求。虚拟电厂主控系统,削峰要考虑到经济效应、时段编排等等多个方面,也是很复杂的系统,其实微电网也是一样的。电力交易决策软件,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第三方和发电企业需求会比较大。AI和电力的结合也是增量,已经用在了巡检、数字化监控、功率预测等场景。
Q:AI与电力的结合?有哪些环节潜力比较大?
目前AI用的最多的是功率预测,现在风电光伏都要给电网发自己的发电曲线,以前都是线性外推,现在都是用神经网络,政策、限电限压等等各个方面都可以考虑到。现在功率预测准确率普遍在90%以上,优秀的上市公司能做到95%,日内能做到97%以上,周度能做到80%甚至85%以上。变电站也有用AI,变电站设备的运行工况的预测和预警。无人机、图像识别等等领域都有,发电侧也有。
Q:《规则》中的有些新主体,市场化企业可以参与吗?
只要符合技术标准,都可以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