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边贸生意时的趣事回忆

胡杨心中有语 2024-05-13 01:48:35

一九九二年前苏联刚解体,新疆各口岸兴起了边贸生意,大小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新疆因地缘优势,与独联体的边贸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荼。当时,我在某区级机关处室工作,被抽调至该机关边贸公司开展外贸工作,但编制仍在原机关处室;管理架构是该机关外经处和边贸公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我在边贸公司做业务,因而经常出国,如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也因此,来往客商我均参与接待,与领导接触也比较多。在迎来送往中,有些趣事,现在回想起来仍感觉回味无穷。

记得那时我公司和哈萨克斯坦业务贸易较多,哈萨克斯坦的首都还是阿拉木图,我公司在阿拉木图设立了商务代表处。我和公司经理去阿拉木图时,哈国客商负责人热情接待了我们。此后,该客商来乌鲁木齐接洽业务,我公司出面招待该客商;由于我们是双重领导关系,公司也邀请了机关主管我们的高级别领导出席宴请活动。当天晚上,人员到齐、菜肴上桌、酒过三巡后,开始了敬酒环节;哈方客商敬酒、发表致酒辞时,可能刚喝了几杯有点兴奋,他从前苏联与中国的友好历史说起,哈萨克斯坦和新疆的贸易前景,一直说到今后两个企业要加深合作、业务要做大做强,说了近二、三十分钟,才喝下了一杯酒;为此,我方高级领导在酒桌上说了段金句:“祝酒词要像姑娘的超短裙,越短越好”。确实形象精炼,领导水平可见一斑。

一九九五年前后,我和公司领导去莫斯科洽谈业务,顺便去了一个附近的工厂拜访,该地乘飞机离莫斯科约一个多小时里程。接待我们的是一名工厂负责人,他是哥萨克族,很是豪爽友好。我们谈完业务,在宾馆稍事休息,在夕阳西下时光,他开车带我们去了这这座城市边的一个山上休闲、用餐。这厂长开车沿盘山公路一直开到山顶,在一个面临伏尔加河方向,找了一个宽敞的地方,在地上铺了一个布单子,然后从车上拿下了一箱伏特加酒,一些俄罗斯火腿肠,新鲜小黄瓜、俄罗斯腌制酸黄瓜等,切开火腿,一人一个纸杯倒满酒开喝。在夕阳映照下,伏尔加河宛如一条巨龙,远处的桥上车来车往,这个小城市估计人口不多,非常的安静,一派祥和安然的景象,刹那间,一种油画般的宁静之美油然而生。经此,会让你从另一个视角,在伏尔加河边探索迷人的俄罗斯。

也是在一九九六年一个夏季,我们去莫斯科联系业务,接待我们的客商是一个中国人,俄籍华裔。他自我介绍说:他是原浙江省外贸厅机关的一名处长,老婆也是某机关处级干部,家有一双儿女;当时他年龄大约50岁左右,苏联解体后他到莫斯科做贸易,之后定居在莫斯科,并入了俄罗斯国籍;他在莫斯科找了一个20来岁的俄罗斯媳妇,身高约1.7米,长得非常漂亮;据悉他比俄罗斯老岳母都要大几岁。

这位仁兄很有点故事,据他自己说,他在俄罗斯定居后,他浙江老婆来莫斯科寻找他,请求他看在夫妻情分和儿女的面子上,回心转意回浙江,可这老兄铁了心不回去,他老婆哭着哀求他,他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莫斯科不相信眼泪”,第二句是“我不爱你了”,第三句是“你回去吧”。我听他说完后哑然,毕竟夫妻一场,还有一对儿女,他抛弃了家庭、妻儿,没有半点歉疚、惭愧,还能幽默地说出这样一番话,可见也是狼心狗肺。

在边贸业务的迎来送往中,看过并经历了很多事,对我来说影响至深。在前苏联刚解体的前一、两年,我到独联体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与所在国当地官员或者客商打交道,他们都很友好、和善,民众对中国人也很尊重、热情,没有什么感情隔阂;但是几年后,似乎就有些变味了。记得一次我们在莫斯科时,据说发生了一起国际事件,起因是一个俄罗斯中学生,在地铁上把一个中国人给打了,而这个中国人还是中国驻俄使馆人员。原来是该中学生买了一双中国产的鞋,但没穿几天就开口了,该中学生非常生气,恰巧在地铁上看见一名中国人,于是就对这人发泄暴打。事件最后如何解决不得而知,但是此事却让我记忆深刻。

在当时的独联体,低价、劣质就是中国产品的代名词,也是中国的代名词,不仅让在外做贸易的中国商人颜面扫地,也使国家出口商品商誉受损。此前中国商品在各口岸出口火爆、热闹场景逐渐降温,很多劣质商品在口岸甩卖,无论是厂家还是贸易商都深受其害。后来在国家的干预下,出口商品质量有所改变提升,这也是付出代价后不得不作改变。江浙、温州一些制鞋厂,更深受其害,出口受阻、商检严格、出口商品滞销,当时应该也是损失惨重。这事不仅给中国厂商带来教训,也促使国家对出口商品的质量检查更趋严格。此后应该是双方贸易往来更规范、更严谨,加上中国厂商的严于律己,此类事再没有发生。

再有,就是感觉当时独联体国家轻功产品奇缺,从白砂糖、白酒、啤酒、各类罐头,到服装、鞋帽、毛巾被、油漆等各种产品。那时有商业大佬牟其中用中国积压的罐头等食品,换取俄罗斯飞机的案列,让我们边贸人非常激励。那是一个全民经商的时代,也是一个发财致富的时代,只要抓住机会,瞬间就成了百万富翁。记得在霍尔果斯口岸,有个著名段子,是真实事例:说一个曾经在口岸炒货的农民,穿着一套很旧、很不合体的西装,到处混吃混喝,每天到处谈生意;有次一个多月没见,再见到他时已然是富豪了,据他说带“一关四检”的人员去旅游了,才回来几天,当然已经鸟枪换炮了,言谈中很牛逼的样子,说以后有什么事可以找他。那时的经商环境,出几个这样的牛人应该不奇怪。

几十年过去,回想起曾经的贸易生涯,有许多教训,也有很多感触。我想,在改革开放之初,没有这段历史,个人不可能成长,企业不可能成长,国家不可能积累经验,也不可能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创造条件。我们这代人见证了改革开放,同时也参与了改革开放。

0 阅读:0

胡杨心中有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