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棱心·解道德经·第四一章:“建言有之”君当听

三棱心爱文学 2024-08-04 00:32:17
【原文】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通译】

上士闻道,努力践行;中士闻道,将信将疑;下士闻道,则嘲笑不屑。不懂道的人对道加以嘲笑,正是道的特点。

所以,对相信道并有志于践行道的人提出如下建言:

①明白道的人在常人看来好像昏昧,进入道的境界在常人看来好像后退,走在道的平坦之路上在常人看来好像在坎坷前行。

②上德者宽广的心胸如同山谷之虚空,广德者包容的情怀永不知足,建德者行事低调如同黯然潜行。

③追求品性之“质真”意味着要接受秽垢和玷污,追求品质之“大白”意味着要承受质疑和羞辱,追求包容之“大方”意味着不能设置壁垒和隔阂,追求功业之“大器”意味着不要急于求成,追求感召之“大音”意味着只能默默无闻,追求品行之“大象”意味着不能哗众取宠。

“道”者总是隐而无名。只有投身于“道”的实践,才能慢慢积累并有所成就。

【简析】

在我看来,这一章有完整的逻辑,主题就是对“上士”即有心追求“道和德(与物和、与人和)”的人提出的建言(即建议),建言有三个层次:①在“与物和”即“道”的层次上的建议;②在“与人和”即“德”的层次上的建议;③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上的建议。

Ⅰ.但是,我看到的其他解读者,基本上将这些“建言”作为某种“现象”进行注释,采取的是一种放弃对于文字逻辑的思考,只看到了每一句话中包含的所谓“深刻的辩证法”。当然,这些貌似深刻的辩证法,虽然也能在现实中找到零星的例证,但并不具备普遍性,而且基本上也不与《道德经》的主题思想发生任何关系。比如我这里摘录了一段比较有代表性的解读:

明亮的道路貌似昏暗,前进的道路貌似后退,平坦的道路貌似颠簸;最有德的人貌似平凡,最清白的人貌似受辱,最广德的行为有所不足,最强有力的德行貌似苟且,最真的东西貌似在变化;真正的大方没有棱角,真正的大器免于完成,真正的大音声音廖廖,真正的大象无形可名,道隐藏在万物之后所以无名。

这种解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每一句都有一个主语;二、通过每一句所描述的现象,得出一个“道隐藏在万物之后所以无名”的结论。先不说这个结论有没有道理,有没有普遍性,是不是显得支离破碎,这个结论与“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及“夫唯道,善贷且成”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道”隐藏得那么深,让我们如何去“勤而行之”呢?注①

Ⅱ.所以,本章的关键点是对“道”和“德”的理解。“道和德”这组概念是《道德经》的基础概念,需要注意的是,这组概念在不同的文字环境中含义是不同的。我们第N遍来说明什么是“道和德”:

①“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一个“道”:就是“完全信息”,即“信息大杂烩”,其中有“象物精真信”。

②“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二个“道”:动词,认知实践,抓住“信息大杂烩”中的“象物精真信”,为自然之物赋予认知逻辑,即“名”的过程。

③“道可道,非常道”的第三个“道”:“名”的结果、成果和境界。如果运用到治国理政方面,其最高境界表现为“与物和”,即完全掌握和遵循了“象物精真信”,认知逻辑与自然逻辑和合融一,老子将这种治理境界定义为“大道”或“圣人之道”。

字迹太小,可下载到电脑看

那么“德”是什么意思呢?“德”首先是“得”,从“道”这个“信息大杂烩”中有“得”,那所“得”肯定是其中的“象物精真信”。如果人类群体,都能将所“得”再运用于认知实践,那么该群体必然有共同的认知基础,那么这个群体就必然是“同得”,“同得”即为“德”。所以“德”的表现为“与人和”。

回放完毕。那么本章的“道和德”是什么意思呢?即“道和德”的实践,即“与物和、与人和”的实践。这一章的主题就是讲我们在实践“与物和、与人和”时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

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上士听说了“与物和、与人和”的道理,就认为这个道理太好了;中士呢,感觉有那么一些道理;而下士完全不相信,他不相信为什么还大笑呢?用我一贯采用的“逻辑分析法”就会豁然开朗:逻辑不一样呀!他脑子里就没有“和”这根弦儿,你让他接受专门讲“和”的理论,那不是要给他的脑袋格式化吗?我们在《道德经》学习平台上就不乏这样的人,见到别人发表的文章不是先分析研究消化吸收,取长被短,而是先搞上一句“你这理解还差十万八千里”、“你这是七窍通了六窍”、“你再悟上一万年也是懵”,诸如此类。万物负阴而抱阳,其中一个意思就是“有对也有错”,这种人就是不会“冲气以为和”,“下士”的称号安在他身上,想不要都不行。

Ⅳ.三个层次的建言就不再细讲了。整个这一大段都是对实践“与物和、与人和”的上士的《注意事项》,读我的“通译”基本上能够明白。限于篇幅我只举一个例子,为什么“明道若昧”:明白了“与物和、与人和”之道的人,看起来反而好像昏昧?因为明白了“与物和、与人和”的道理,意味着你已经达到了“无逻辑”的境界,“无逻辑”境界的人,世界在你的认知中是“惚恍”的,你首先是将“不确定性”放在首位,而不像那些死抱着“有限逻辑”的人,对任何事物似乎都了如指掌、尽在管控、逃不出法眼,在生活中的表现是“昭昭、察察”,而这种人恰恰是“不知知,病也”。其它的“建言”大抵如此。

Ⅴ.“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本章的“道隐无名”与三十二章的“道常无名”、三十七章的“道常无为”,表达方式是一样的,“道”指的都是“与物和、与人和”之道德实践或者实践者,并不是有的解读者杜撰出来的那个上帝一般的存在。这种实践是隐而不显,其出口是淡而无味,类似于“只管耕耘,不问收获”的意思。但是只要慢慢积累、勤而行之,就会发挥它的功效。解《道德经》切忌“一道到底”,不同的“道”在不同的章节中有不同的含义。

注①在上一篇文章与读者朋友的互动中谈到一个话题,借着本章再发挥一下,与朋友们交流,题目就叫《道德经解读中的逻辑自洽和逻辑融洽》——

我们解读《道德经》者,恐怕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解错了;即使别人指出来你解错了,大都表现为不服气。

事实上,不服气是对的。因为每一位解读出来的内容,如果孤立地看,都是对的:因为没有人会照着错误的方向理解。就如同本章对于这些“建言”的理解,我所引用的那段话,如果不考虑《道德经》的语境,几乎挑不出来毛病。

有许多章句的解读,都符合这个特点。比如上一章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解释为【道的运动是循环的,道的作用是柔弱的;道的运动以反的方式开展,道的运用以弱的方式呈现;道的运动方向是反向的往复的,道的作用效果微不可察……】;后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解释为【祸啊有时离福并不远,福啊有时是祸的根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解释为【做事在其未成功时用功,治国在未乱时努力】等等,可以说举不胜举。

这种情况我将之称之为“逻辑自洽”,即使你指出来他有问题,他也会找出一百个理由进行“逻辑再自洽”来证明他是对的,事实上他说得确实就是对的。但是,这种“逻辑自洽”的解读习惯对正确的理解老子却是非常有害的。老子提倡的“无为”原则本质上是让我们放下自己的“有限逻辑”,以“无逻辑”的态度与认知对象进行“逻辑融洽”。这不但是阅读理解的要求,也是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要求。只有用“逻辑融洽”,才能解读出一个比较贴合老子思想的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只有用“逻辑融洽”才能实现“与物和、与人和”。

0 阅读:0

三棱心爱文学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