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热没空调,吃汉堡要等40分钟,巴黎奥运村何以至此?|巴黎前线

新黄河 2024-08-07 19:21:10

就某种程度来说,巴黎称得上是奥运村的故乡。

1924年,巴黎上一次举办奥运会时,奥运村第一次出现了。赛事组织者第一次建造了奥运村——那是由带家具的木屋组成的简易建筑。赛事组织者此举的目的,是希望运动员们能够聚在一起居住。从那之后,使用奥运村的传统,逐渐形成、发展。

一百年后,“重回故土”的巴黎奥运会奥运村,却引发了极大争议。很多人恨它,吐槽住宿条件、餐饮供应,也有很多人爱它,为它的氛围着迷。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绕不开的空调!

因为沙特运动员侯赛因·阿利雷扎发布在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视频,意大利游泳名将托马斯·切孔成为舆论焦点。在那段视频中,这名在巴黎奥运会上夺得男子100米仰泳金牌的意大利人,睡在了奥运村公园的草地上——只是铺了一条浴巾,切孔睡得很踏实。随着这一事件不断发酵,意大利游泳联合会(FIN)迅速做出反应,称切孔只是“小睡”。

而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切孔就曾吐槽奥运村的住宿条件:“没有空调,天气炎热,食物也很糟糕。很多运动员因此离开了奥运村,所以,在这方面做得不太好……但其他都很好。”

切孔睡在公园草地上的新闻,也令巴黎奥运村空调这一话题再度引发关注。奥运村“放弃空调”这一决定,很早之前就在多国代表团中引起争议。对此,巴黎奥组委表示,将利用地温冷却系统将冷水泵入公寓,以使室内外实现“6至10摄氏度”的温差。作为补充,奥运村还提供移动空调租赁服务——当然,这是额外收费的。

早在今年 3 月,巴黎市长安妮·伊达尔戈在回应空调这一话题时表示,巴黎奥运村“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即便在极高温度下也不需要空调”。但从入住奥运村的运动员反馈看,这一考虑似乎不那么靠谱。在切孔之前,就有很多运动员抱怨过在奥运村休息不好。而在出征巴黎前,美国奥委会首席执行官Sarah Hirshland就明确表示,会为美国运动员的房间准备空调:“在与运动员的交谈中,我们发现这一点非常重要。”Sarah Hirshland补充说,美国奥委会“非常尊重”赛事组织者对可持续性的关注。

巴黎奥运会组委会此前表示,奥运村不装空调是出于节能减排的考虑。安妮·伊达尔戈也表示:“我们正处于悬崖边缘。包括运动员在内的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相信科学家,他们帮助我们以一种朴素的方式建造了建筑物,让我们可以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生活。”

据外国媒体报道,澳大利亚体育代表团花费了超过10万美元,以为运动员提供凉爽舒适的环境。澳大利亚奥委会主席Matt Carroll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赞赏不使用空调的理念。但这是一场高水平的奥运会——我们不是去野餐的。”

可以确定的是,关于奥运村的空调这一话题的争议,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持续下去。

餐厅令人失望?

“非常有当地的风味,很独特。”关于巴黎奥运会奥运村的餐厅,中国游泳名将潘展乐说出这样的“场面话”。而就在几秒钟之前,他刚刚说过“真心话”:“这能说吗?吃得真的是太差了!唯一的调料只有盐,肉跟啃木头一样……”

巴黎,不仅是浪漫之都,也是美食之都。奥运村餐厅自然被“寄予厚望”。位于巴黎奥运村内的大型运动员餐厅拥有3300个座位。奥运村主餐厅包含六个不同的就餐区,提供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每天提供的50道菜品中,有一半是百分百的素食。2024年巴黎奥组委主席托尼·埃斯坦盖表示:“人们将在这里相聚,体验法国的文化、遗产,当然还有它的美食,因此大家对此充满期待。”

另据外国媒体报道,多位米其林星级厨师受邀担任奥运村餐厅的饮食顾问。但这样的“豪华阵容”,却未能帮助奥运村餐厅广受好评。潘展乐不是第一个吐槽奥运村餐厅的人。在此之前,英国游泳选手亚当·皮蒂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东京的食物棒极了,里约的食物也棒极了。但这次……蛋白质的选择不够多,人们在餐厅排着长队——由于没有排队系统,所以要等 30 分钟才能吃到饭……”中国体操名将张博恒在与网友互动时,被问及“有没有在巴黎尝试法餐”的话题。对此,张博恒回答说:“以我对奥运村美食的了解,这是一个不小的冒险。”

奥运村餐厅正式营业之初,就曾因供应不足“上热搜”。洪都拉斯游泳选手胡里奥·霍雷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唯一的问题就是食物短缺。这有点令人惊讶。”为了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运动员们需要更多的肉、鸡蛋以及更大的份量。好在,奥运村运营者及时解决了这一问题,没有令这一话题继续发酵。

提供大量素食,是奥运村餐厅的特色之一。奥运村餐厅每天提供的50道菜肴中,有一半是100%的素食。巴黎奥委会可持续食品负责人格雷戈尔·贝舒表示:“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一大承诺是提供素食餐,以将每餐的碳足迹平均减少一半。我们希望素食无处不在。”但很多人对此并不买账。阿根廷橄榄球队教练圣地亚哥·戈麦斯·科拉直言不讳地表示:“食物多是素食或植物性食品,但不含蛋白质。我们等了40 分钟才吃到汉堡或他们提供的其他肉类。”

何以至此?

消失的空调、令人失望的餐厅以及“限时返场”的纸板床等引发争议的话题,或许都能从巴黎奥运会的办赛理念中找到答案。2024年巴黎奥组委希望将奥运村打造成奥运会历史上迄今为止“最具可持续性”的奥运村。托尼·埃斯坦盖此前表示:“我们正在共同打造一种新的奥运会模式,以确保奥运会对周围环境和整个地球的影响,将人们聚集在一起,并具有包容性、节俭性和可持续性。”

对此,也有很多运动员表达了支持。丹麦游泳选手Signe Bro就表示:“我真的特别享受这里的生活,也喜欢他们在村里所做的事……你可以嘲笑这些纸板床,但我很高兴,能够知道在赛事结束后并没有剩下10000张床。”

奥运村里的友好氛围,也令各国运动员享受其中。中国跳水名将陈芋汐告诉新黄河记者:“村里的生活挺快乐的。比如说大家能在一起交流,包括换徽章的时候其实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体育无国界,大家确实都特别友善。”

“C'est la vie”这句法语,意为“这就是生活”,在法国人的生活中极为常用。出现难以预知的状况时,法国人总是以此自我安慰或是自嘲。或许,这一句话放在令人“爱恨交织”的奥运村这一话题上也很合宜。

在巴黎奥运村里,一位文身艺术家开了一间文身店。很多运动员光顾这间文身店,将奥运五环的标志文在身上,作为永久的纪念。令人“爱恨交织”的奥运村,也注定成为他们恒久回忆的一个章节。

记者:姚正 编辑:侯超 校对:高新 摄影:姚正

0 阅读: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