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域传来的胡人及其相关文化角度出发分析西域对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影响

啊坤说历史 2023-05-19 16:43:02

前言

西域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应该可以上溯到汉武帝时期张骞通使西域,从此以后由于丝绸商贸之路的开辟,西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便愈发紧密了。也正是如此,在双方不断进行商贸来往的过程中,除了经济上的密切联系,在文化的传播与沟通上双方也是愈发频繁。文化上的交往尤其体现在宗教方面,西域各种神秘方术的传输,使得本已经秘密化的道教在吸收其影响后变得更为多元化。

道教在开始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时,其表现并不是主动却接受,因为一种文化想要去影响另一种文化是很难在短时间实现的,宗教情况更是如此。道教在起初面对西域文化交流时,表现出了一种封闭性的状态,毕竟作为中原地区的传统本土宗教,其在自己的教义、形式上已经存在了数百年,并且拥有了规模庞大的信徒,因此西域文化在初期想要影响道教是不可能的。

老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文化的交融和吸收也是历史所驱,这种现象在民众层面表现的最为明显。传统道教只是存在与统治阶层或者是小有资产之家,普通民众是难有精力、财力去进行这种无为思想的宗教信仰。佛教之所以在基层民众中间广为传播,最主要的就是它自身的普遍适应性,也就是适应了基层化的需要。道教面临着困境之时,便也开始了寻求改变,吸收新的内容,西域之人也有从事中原道教的信仰,因此从西域来的新文化自然便成为了目标。

《云岌七签》载:“清灵真人装君,字玄仁,右扶风阳夏人也。家奉佛道尝与冯诩赵康子共载诣佛图。佛图中道人支子元者亦颇知道,宿旧人传之云已年一百七十岁”。

从传统史籍资料可以看出有许多西域来的人参与传统道教的日常活动当中成为其一名信徒,正是这些胡人的参与,他们血液里的西域文化便注入到了早已一成不变又亟待改变的道教中。而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是多种族、多文化不断交织、融合发展的时期,正是藉此历史潮流,西域胡人和西域文化不断流入中土,道教受其影响也就是自然了。本文主要从西域传入的方术文化、服饰文化来说明西域文化对中土道教的深刻影响。

庄子

西方幻火术对中土传统道教的影响

在与北方西域诸国取得密切联系之前,也就是先秦以及秦朝帝国建立后的时期,中国传统的汉族宗教文化秘术主要可以分为先天之预和长生不死之术两种。先测后预指的意思是人们可以直接通过运用天象、五行以及八卦等多种推算技术演练方法来准确预告将来突发之事。长生不死之术自然大家都已经知道,在百家争鸣之时便已经开始出现,后来逐渐成为中国道教的一大重要宗教指导思想。

西域民族使用烽火术的研究传入似颇早。西域诸火各国普遍乐于崇拜与烧火,往往保留有许多拜谒诸火之国的宗教与烧火习俗,这些很可能也正是造成西域诸火之国古代火技发达的重要原因。在佛教传入中原的早期,其宗教影响力十分有限,主要因素是因为其宗教文化精神内涵尚未被充分赋予,宗教资源利用率不高。

琐罗亚斯德教

但是一直到了两汉之后,随着当时西域武术拜火教的不断推广传入,其武术文化圈和影响力也逐渐逐步扩大发展开来,因此来自西域的幻影炼火术便逐渐成为了当时中原狂热人群中备受广泛关注的一种炼火方术。干宝对与西方的秘术有着详细的记载,除了普通的烧身幻火之术的现场表演外,还有一中令人深受中原的令人叹为观止的烧身火术,即作为入身之火不入而烧身的入火秘术。

《列仙传》载:“啸父者,冀州人也。唯梁母得其作火法,临上三亮,上与梁母别。列数十火而升。西邑多奉祀之。亦能使火食桃李葩,宁封子者,世传为黄帝陶正”。

前者因为幻火术只要是能够在日常武术表演之时会吸攻许多观众前来欣赏,但是后者却是可以成为许多观众一心一念向往的不问生死之术。幻火的主人全身躺入了大火中,神火烧不灭,身不灭而毁,似有一种神仙之术,这种神奇的变火方术被一贯以变火神仙为道教始祖的传统道教门派看中,变火人吸收变化过来后已成为教内一大独门秘术。

干宝

西域驯兽术、分身术以及祈雨术对道教的影响

西域传来的驯兽术也使得道教的众多信徒广泛应用,他们利用这种独特的看似人与动物能够沟通并且在形式上能够去指挥动物的样子来哄骗普通民众,以便使他们对道教的神秘以及高大上的内容表示极端的崇拜和服从。

《高僧传》载:“安清,安息国王正后太子也。外国典籍及七暇五行医方异术,乃至鸟兽之声,无不综达。求那跋摩,此云功德恺,本刹利种,累世为王,治在端宾国”。

左慈

神行方术在《高僧传》中比比皆是,具体内容就是能够拥有超越世俗群众想象力之外的飞行之术,这在当时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虽然在中国传统典籍中也有众多关于本土人员运用神行术的使用,但其源头是从西域传入的。西域祈雨术的传入更是让道教信徒加以利用,希望能够从当时农耕社会的气候入手来吸引中下层民众的注意力。这种颇特又带一点幻术传奇色彩的道教祈雨术也立刻使其影响了周到许多道教徒。

介象

西域服饰、音乐对道教的影响

道教不仅在那些虚无缥缈且能够混淆视听的神仙秘术上学习西域风格,并且在更加贴近实际的服饰文化、音律方面也是受其影响颇深。首先就是道士和道姑在穿着打扮上的变化,我们可以明显看出西晋以后与之前在服饰风格和装扮上的不同。前者由于受到西域影响,在风格上更加具有西域化的倾向。服饰上的变化为的就是希望扩大更多的群众基础,利用在服饰、发型、穿戴上的多元化来吸引更广泛的信徒。

另外在音乐韵律以及道教的经书颂念上更是表现出与原来道教的不同。音乐风格上明显受到胡风影响,在音乐器材上也增添了许多西域化的风格,比如胡琴的应用,可以说当时那种混乱且盛行的民族交融的风格在道教层面已经表现的非常深入了。道教之所以百费周折地引入西域文化,其实是受到当时的社会形势所影响,北方的游牧民族本身就没有信仰过道教,再加上他们当时主导北方政权,因此道教的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引入西域的文化可以使自己更加神秘。

《神仙传》载:“麻姑来时亦先闻人马之声。既至,从官当半于方平也。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于顶中作髻,余发散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目”。

麻姑

道教这种严重西域化的倾向在那个时代其实有其重要的背景,当时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正统的中原王朝难以建立了东晋,而北方地区则出现了十六国交替掌权且相互征伐的混乱局面。西域地区的少数民族经过丝绸之路来到北方地区与当时的少数民族政权相互交流,或许是因为皆属于游牧民族,因此他们能够与少数民族统治者取得信任并且传播自己的西域文化。

正是如此,西域的宗教、文化等多方面传入北方地区,而北方原有的宗教在经过这些西域文化的洗礼之后,他们能够发现当中适合自己发展壮大的因素,便积极吸取过来为自己所用,希望能够缓解自己在生存发展道路上艰难的困境。这里有一点,为何儒家思想没有受到西域文化影响,不能够说完全没有,多少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因为儒家本身不属于宗教之类,所以大体上能够保持自己的初衷。

张天师

评价

经过上文我们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胡人、方术、发型以及各种服饰角度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传统中原宗教,即道教的逐渐发展、演变、融合和吸收。道教的产生由来已久,早在先秦诸子百家时期便由老子创立,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演变,道教俨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经过吸收容纳西域东传的各种方术和形式影响下,道教更加注重神秘化和秘密化。但是其基本思想内涵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还是以无为、顺应自然为主,这使得老庄之学得以延续和保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魏晋玄学更是继承了已经进行中西合璧化的道教修行思想和方式。

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且深受西域文化影响,这与当时的历史背景是联系密切的。魏晋时期,中原战乱频发,西晋末期五胡乱华,直接导致了汉人对中原北方地区统治权力的丧失。进主中原的各少数民族政权在生产方式和意识形态方面都较为落后,因此便亟待向传统先进的中原文化学习。因此各政权纷纷展开了儒、释、道三教的推广和学习,佛教的兴盛便是在此时,由于儒教并符合少数民族政权统治者的意识需要,便逐渐没落了。

但是道教与佛教在此时却是发展到了各自的黄金时期,有名的大家皆不在少数。鸠摩罗什、张天师等人都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相互争夺的思想家,可见在当时统治中原传统王朝思想的儒家已经被彻底抛弃,只有东晋时期偏安一隅还在继续维持,但是到了南朝时期,佛教、道教便愈发传开,儒教便显得无可适从了。因此一个时代的思想是由其时代的经济发展水平、种族文化信仰以及当时国家的形势背景多重因素所选择的。道教的不断吸收西域文化也是为了自身的发展,避免被时代所抛弃。

参考文献:《高僧传》、《神仙传》等

0 阅读:2

啊坤说历史

简介:挖掘史料背后感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