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工作的意见,选调生离职风波,谁该为此负责?

高铜 2024-06-15 13:13:48

嘉峪关风波:选调生离职事件背后的思考与启示

在1965年的历史洪流中,选调生制度应运而生,旨在选拔精英青年,铸就国家基石。近年来,随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的出台,这一制度愈发显现出其培养国家栋梁的战略意义。然而,近期嘉峪关发生的选调生离职风波,不禁让人深思:选调生的身份与责任,究竟该如何界定?个人选择与公共信任之间的界限又在哪里?

01

1965年,党中央批准了高等教育部党委根据中央领导刘少奇同志的建议起草的《关于分配一批高等文科毕业生到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的请示报告》,全国选调生工作由此开展。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出台,大学生村官退出历史,选调生工作起点由乡镇任职,乡镇工作调整为乡镇任职,到村工作。

选调生,是各省区市党委组织部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本科及其以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和县级以上党政机关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人选进行重点培养的群体的简称。这些毕业生录用后为公务员编制,以公务员的身份直接进入地方基层党政部门工作。

选调生是省委组织部的后备干部,放到基层去锻炼,人事权归省委组织部管辖,在全省建有党组织的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社团进行调动,是一种特殊的干部身份。

选调生的筛选是严肃的组织流程,嘉峪关这一次选调生的翻车事件,有人不以为然,轻描淡写地认为那个姓顾的女孩有自己的选择。个人当然有自己的选择,但是把选调生的工作当成儿戏一样来看待,实际上损害了公信力,降低了自己的身份。

怎么看都有点儿戏。

你以为是住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02

当然我也觉得嘉峪关市的当地领导很没脸气。这是没有办法的,我们平时所号称的德才兼备,这可是一个总纲。光有那一张大学文凭,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也不能代表什么。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德不配位,宁缺毋滥。

顾姓女大学生,从履历上看背景很优渥,自己早就有自己的想法,武汉大学硕士毕业,不可能思想不成熟。是家人替她规划的人生道路,并不一定是她的最佳选择。

拿着9张offer不去入职,反而还想借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去入职选调生队伍,这个动作本身就已经充分显示了她的投机心理。那说明,无论她的这9张offer有多么优秀,待遇有多么高,在她的内心深处,仍然是抵不过选调生岗位优越,不然的话她为什么不去入职?

讲究功利,没有对错之分,但是有高上低下之分。

如果在现代社会,一直强调做人要高风亮节,放弃利益,这个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倡导的是当官,不要想着发财,发财不要想着当官,这是进入公务员队伍的起码要求,在思想层面对此要有敬畏心。

该顾姓女硕士离职以后,写文章把嘉峪关写的那么不堪,何苦呢?是不是因为做了选调生又浪费了9张offer,懊恼呢?我感觉是。这个应该不属于个性使然。

常人一般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只有一些自私的人,思想水平低下,善于做不合逻辑的事的人,才会经常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

我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也不用去苛责该学生写文章的动机。很显然,她这种做法,让上很多领导感到很生气,也会让更多其她同事敬而远之。

道理很简单,不光是精致利己主义者,还很不厚道,说不地道也不为过。

选调生能被选上,这可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稳定工作。但是在她的笔下,嘉峪关却成了戈壁滩上的“遗珠”。她自己认为能力很强,是嘉峪关束缚了她,她自己描写自己的心情是:“ 我就是一颗被遗忘的种子,为了所谓的安稳,放弃了追求阳光和雨露的机会。”

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美好。 郭有才的出圈也是多年奋斗坚持的结果。郭有才10岁就没有了母亲,13岁就开始挣钱工作,他该有多苦?精神世界到底是贫乏还是丰富?我们看到他过往的视频,始终能够看到他不放弃,不向命运低头,一直坚持追求自己梦想的决心。他努力了,他付出了,今天他熬出来了,家庭也有了,财富也有了,自豪感也有了。

名与利虽然不分家,但是追求的道路上充满着不同,好投机者终不得结果。

顾同学所有的行为,实际上就是投机的结果。有人认为她还是个孩子,希望网上的网友对她网开一面,不要很恶毒的攻击她,或者恶言恶语的嘲讽她。其实说这些话用处不大,毕竟自己是该事件的制造方,所以你推卸是没有用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该你承受的还得承受。

人这一辈子,大家都梦想追求成功,但是什么叫成功?有多少人成功,有多少人失败?大概率是选择最重要,不是有句谑语说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吗?这个可靠度还是很高的!

03

选择比努力重要,首先在于选择方向对路。

顾同学在面对十字路口的时候结果走了岔路,无奈自己又回来,这说明,她自己的方向不够明确。 因为她一开始就认为选调生并不符合她自己的发展方向。但是家里人非要让她走这条路,这说明,她自己的意志是不够坚定。如果一开始她自己就按照自己的既定方向去入职的话,就不会发生后面的问题了。

如果她一开始在9个offer中间挑选她自己最心仪的一个,现在的工作说不清,已经做得得心应手了,还有可能得到上级的赏识,晋升的机会又在眼前向她招手了!

选择比努力重要,还表现在人生和职业道路上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明智的选择能够帮助你集中资源,在最关键最有潜力的领域实现效益最大化。

顾同学没少在这方面下功夫,她家里边是兰州的,她想着选调生会把它分配到兰州。有那么好的事吗?

她并不知道选调生分配是什么样的流程,如果这个时候有人给她讲一讲我们的党政干部是怎么样培养的,大概她也能够理解一些。她认为她选调生的工作,就像她小时候在糖蜜罐里面长大一样安逸。

实际上,我们干部的晋升与锻炼有各种各样的途径,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其中,在老少边穷严酷地区的工作年限是一个重要的考察方法,只不过没有人告知她而已。她的那一位鲁姓导师不是不知道,而是鼓励她选择相反的道路。

之所以说选择比努力重要,表现在每一次选择都意味着放弃其她可能的机会。顾同学因为这一次选择,至少丧失了手中9个offer的机会,然后在嘉峪关待了一段时间以后又辞职,不仅仅耽误的是时间,反而因为自己的牢骚性文章被公开,自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这应该是她没有想到的。人生第1次的错误选择教会了她,让她知道什么叫机会成本。

选择比努力重要, 在个人满足感与幸福感方面,需要考虑选择符合自己兴趣价值观和长远目标的路径,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成功的可能性,也能给个人带来满足感和幸福感。顾同学的错误选择,导致自己的不满和挫败感,在她刚刚步入社会的时候就导致了如此打击,也许是她没有想到的。

04

嘉峪关市按级别应该算厅级,从干部晋升的成绩来讲,渠道肯定比兰州多。兰州区省辖市,那里的干部有多少呢?这位顾同学的家庭背景,你能比得上人家官二代?你即使分到了兰州,你什么时间才能够晋升?如果在嘉峪关市, 披上五大研究生的马甲,再加上自己是兰州市人,三五年晋升到处级不成问题。

如果非要说条件艰苦,如果分到了兰州市,不在市区里面,而是在郊县,条件比嘉峪关市能差很大吗?无非就是贪图离家近一些,这个有什么用?

从生活上讲,吃住都在一个大院子里,网购也这么发达,生活标准怎么可能会降低呢?所以她只认识只能停留在校园内,或者说没有经过社会锤炼的阶段。

针对她的这个事情,有人替她惋惜。其实,这个不用同情。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的选择,自己走过的路,自己就要承担自己的结果。

针对她的这个事情,有人替她惋惜。其实,这个不用同情。天下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自己的选择,自己走过的路,自己就要承担自己的结果。

网上有很多人认为她很矫情,有人认为她无病呻吟,还有人认为她在文章中间把自己视同野妇,去诋毁她就业过的嘉峪关,有点太不地道了。这篇文章原文我没看过,但是从网上的视频来看 ,总体上对她评价不高,尤其是她的同龄人,一句话,不是一个有格调的人。

从根本上讲,她没有弄清楚选调生的意义是什么?之所以有选调生,按中央的文件精神,选调生是我们培养干部的重要一环。这不是一份普通的岗位工作,是带着人生价值目标,是有激情,有理想,有远大人生目标的人的追求。

05

顾同学的案例,虽是个体事件,却映射出当代青年面对选择时的迷惘与挑战。真正的成功,不单纯是职位的高低或物质的丰裕,更是对社会责任的深刻理解和勇于担当。选调生之路,不仅是个人荣耀的征途,更是国家与人民期望的寄托。在人生岔路口的每一次抉择,都应基于对未来的清晰规划与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知。

对于顾同学而言,这次经历或许是一堂昂贵的社会实践课,而对于社会大众,它则是一次深刻的提醒:在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坚守初心,明晰方向,比盲目努力更为关键。最终,无论是选调生还是其她职业道路,铭记选择背后的责任与意义,方能不负韶华,成就一番无悔事业。

0 阅读:4

高铜

简介:用数据说话,做理性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