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元10分钟,共享单车也变“钱包刺客”

科技料要分享 2024-08-01 16:44:49

共享单车,又双叒叕在涨价。

最近,多地共享单车被曝涨价,1.5元从最开始能骑1小时,到半小时,再到15分钟,现在直接只能骑10分钟。

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们热议,抗议声音不绝于耳。不过,对于共享单车业务,或许大厂们比消费者更着急。

共享单车频繁涨价

据北京青年报称,最近成都、广州、武汉等城市,哈啰、青桔等品牌共享单车把工作日起步价从“前15分钟1.5元”调整为“前10分钟1.5元”,超过10分钟后,每15分钟1元。

调价后,共享单车起价正式进入“10分钟时代”,1小时骑行费用也涨到接近6元。

最近两年,共享单车一直在涨价。从2016年发展至今,其价格已从最开始的单次骑行0.5元/30分钟,涨到现在最高2.5~2.8元/25分钟,涨了5倍以上。

有一说一,很少有人会一次骑共享单车1小时以上。多部分消费者只是为解决“最后1公里”的步行难题。

乍一看,单次只要1.5元,似乎不贵。但若高频骑行,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就拿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三家美团、哈啰和青桔来说,骑行90天的套餐活动价是是49元、43.8元、35元。按该价算,1年也要花200元。

于是,不少人觉得无羊毛可薅,就不再使用共享单车,转而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共享单车没有新故事

其实,随着行业泡沫消去,共享单车不赚钱这个事实被摆上台面。每次涨价,各家的解释都是“硬件和运维成本的增加”。

这话不假。尤其是大城市,共享单车运维所需要的人力等各项成本很高。

用户骑行需求大导致车辆损耗速度更快、更新速度更高。同时,城市对共享单车的监管也越发精细化,这些都需要公司增加人力和物力来达到要求。

在哈啰2021年的招股书中可以看到,车辆损耗和更新费用动辄就要几十亿。

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哈啰的折旧费用分别为17.26亿元、20.93亿元和24.73亿元,合计超过60亿,其中大部分来自共享单车。

此外,它用来购置新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的费用分别为42.52亿元、23.33亿元和40.26亿元,合计超过百亿。

重投入之下,哈啰这3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15.05亿元、11.34亿元。虽然有所收窄,但累计已亏损近50亿元。

美团也是如此。2023年财报显示,共享单车和电单车累计折旧及减值高达66.88亿元。美团单车所在的美团新业务板块和滴滴青桔所在的滴滴其他业务板块仍然处于亏损态势,表明共享单车仍未跨过盈利难关。

涨价不是长久之计

众大佬都明白,一味烧钱无法让共享单车继续下去,OFO就是前车之鉴。因此,在没有融资进账、亏损还在持续下,涨价便成为填补亏损的有效途径。

因为对巨头来说,共享单车现在依然具有流量入口这一价值,业务不能被随意砍掉。

眼下,互联网流量眼见天花板,互联网企业都需要寻找更多的流量来支撑自身多业务发展。共享单车作为直接面向众多消费者的业务,自然成为巨头获得更多流量的流量池。

这也成了共享单车几大玩家的共识,价格战不必再打,减亏才能让业务持续生存,毕竟一直靠其他“兄弟业务”输血不是长久之计。

不过,涨价也有天花板,目前的价格已经堪比公交、地铁,如果再上涨,愿意买单的消费者就更少了,也就达不到吸引流量目的。

总之,对消费者而言,如果涨价,服务却没跟上,那么这车不骑也罢。

在涨价空间不大,又难讲出新故事的情况下,一旦共享单车的流量价值下滑,难免不会被大厂抛弃。只能说,留给共享单车摸索盈亏平衡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0 阅读:2

科技料要分享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