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丨远古美学的基本面貌

鹏程谈文化 2023-09-16 00:27:00

中国美学起源及演进阶段

从美学角度看,中国文化可划分为上古,中古,下古三段。孔颖达认为其用法可因“文各有所对”而“不同”。以三皇五帝为参考,“伏羲为上古,神农为中古,五帝为下古”,以《易》为参考,“伏羲为上古,文王为中古,孔子为下古”。张法从人类产生到8000年称为上古,从8000年前到4000年前称为中古,以4000年前到2000年前称为下古。

关于中国人种的起源的说法,新近的基因依据认为中国人种自10万—4万年间来自非洲,但中国型的美学观念在本质上与人种无关,而与文化相关。夷人用夏礼为夏,夏人采夷俗为夷。又如青铜器发明于西亚,中古晚期进入中国后呈现为西与北系列,中原系列。器形上前者与西亚有关,后者转为中国类型,再到商周,进而到完全中国化。可以说中国文化呈现出的独特现象是,由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在上古形成的中国型观念,产生之后,其内在核心就在延续,外来文化进入后,或者消失或者融入新的结构,变质为中国型观念整体结构中的新因素。

中国文化和中国美学经百万年实践而建育起来和积淀下的观念,主要体现为:一是由工具使用而来的“斤斧”的器物,内蕴的观念。到中古以后定型为“斧 ”的象征体系;二是建筑选址而来的“邑”观念,内蕴的观念到近古定型为二里头,殷墟,周代河洛型的京城结构;三是由立杆测影而来的“中”,内蕴的观念,在近古定型为中国观念的核心。中国之所以曰中国,“中”与宇宙的大观念相连。

远古美学的地理和文化基础

人类美感,最初是由工具使用的工具美感,人感到自己拥有了超越身体生理限度的力量而来的快感;然后是由仪式产生形成的仪式美感,一种外在于自己的巨大力量进入自己之中成为自己可以拥有的力量而来的快感,是与宇宙整体融为一体的快感。当这一快感是由仪式中精美器物体现出来的时候,就成了美感。立杆测影的中的仪式,最终成为主流,人的力量相对弱小的远古,主要与中国多样复杂的地理形势有关。

中国是由大海,高山,荒漠围成的,相对独立的互动空间整体。这一空间整体的人类,一方面因其多样性形成各自的中心,另一方面各中心又在相互之间的互动中感受到共同的整体,在整体感受中向往,建构着一个统一的中心。中国上古的三大生态带,一是寒原带,二是温热带,三是温暖带。其中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以北的温暖带最容易形成更高的生产力和更多人口。中古文化的东夷,华夏,苗蛮正是在这一地区。三大带之间的交融地区,最容易形成文化的突破和新创。

童恩正从东北到西南由绵延万里的高地构成环绕中原大地的半月形地带,这三大自然区的各类文化在这一地带互动,汇聚和传播,在上古形成共同的文化特征。苏秉琦分为两区六块:一是面向海洋地区的以山东(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太湖流域(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鄱阳湖—珠江三角洲(西樵山文化,石峡,筑卫城文化)为中心;二是面向欧亚大陆的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到红山文化到夏家店文化的燕辽文化区),关中豫西晋南邻境的中原(磁山文化,裴李岗,大地湾文化到半坡,庙底沟,马家窑文化,由仰韶文化而龙山文化而夏文化的文化区),洞庭湖四川盆地(彭头山文化到大溪山文化,屈家岭文化到石家河文化及三星堆,金沙文化)为中心。

严文明则分为三大区十二块:一是北方的旱地农业区;二是南方稻作农业区;三是从东北到西南的狩猎采集区。二者合一更合远古中国的全貌,中国境内三大阶梯,西方的庙底沟文化的北进和东进,东方的大汶口文化的西进,东南的良渚文化的东进和北上,南方的屈家岭文化的北上。经济层级和文化层级的拉开距离而各区发展形成的趋势,就是汇聚中原,进而形成以陶寺为中心的中原龙山文化的形成。苏秉琦用“满天星斗”来形容文化的多样性和层级性;用“多元一体”概括由多元性走向一体的整体性;“共识中国”的观念显示多元一体的中心化向路。

综合各家呈现为:从上古的古村古邑到中古的古国方国到下古的王国三级演进。东西南北的古村为姓族聚落,姓族由村扩为邑,扩为一姓到多姓的团体,谓之氏。邑演进为一姓之国和多姓和合之国。各大方国及众多古国互动,夏商周三族进入中原,成为中,东,西并列的大方国,中原地区形成以中原大方国为核心关联四方的方国的大联盟,就是文献上的尧舜禹时代。

远古美学的整体结构

中国上古从古村到古邑到方国到王国的演进特点:一是血缘之家始终存在,只是有了等级结构的展开,同时保持了家—国—天下的同构。到先秦时期形成了以儒家和法家为主体的思想。二是中的观念到先秦时期形成道家和墨家为主体的思想。三是中的思想必然意味着在东西南北中的空间一体和日月季年的回环往复的时间一体,以儒道为主体的思想进入深邃和升向超越。四是“中”在上古仪式中产生,经过漫长发展,中国的仪式形成中国型的礼。

按照历史顺序,上古美学要项以建筑选址的方式呈现,是一个虚实结构。即从元谋猿人到仰韶文化一以贯之的建筑空间结构,虚是上古之礼的全部实物内容,以及内蕴的观念结构。可称为前中国时期。中古美学项以陶器和玉器为主,实是陶器和玉器,虚是中古之礼的全部实物内容,以及内蕴的立中”(天—地—祖)的观念结构。是早期中国文化圈的形成期。下古美学项以青铜和城市为主,以京城为核心的城市带和以钟鼎为核心的青铜器,构成下古之礼的层级,以及与礼的层级相对应的社会等级。立中古礼扩展为王之京城的朝廷古礼,是中国文化的确立期。中国美学以冕服和王城为中心的古礼的建立,是中国以朝廷之美为核心的美学成立期。

0 阅读:0

鹏程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