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听说过福建惠安女,尤其是她们靓丽的个性化极强的服饰,还有她们坚毅刚强的性格,超凡的吃苦耐劳,以及无数感人的故事和传说,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所以,一到泉州,我就向朋友表示,一定要去惠安转转,看看惠安女。
朋友却说,其实,不是所有惠安的女子都叫惠安女,人们常说的惠安女其实是“惠东女”,她们主要分布在惠安东部的崇武临海地区。只有到崇武,才能看到惠安女;也只有这个地区的惠安女才会穿那种风格独特的艳丽服装。
惠安县位于泉州北部,其东南临海,北与仙游县接壤。
从泉州乘车东北行五十公里,到位于东海边的崇武古城。再沿着海岸公路东行5公里,便是惠女风情园。这座不大的惠女民俗风情园里,展示了清朝到现在惠东女服饰的变化,以及惠东女手工艺品、劳作农具、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等,也从这里了解到了惠东女。
原来,“惠东女”,主要分布在崇武以及附近的山霞、净峰和小岞几个镇,她们都是汉族人。数百年前,她们随家族从中原迁居于此。
确实,惠东女的服饰极具特点。她们的服饰,多是头上披着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上身穿斜襟窄袖短衫,还会露出肚脐;下穿黑色宽大的长裤。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色彩冲击力。所以,人们往往形象地说惠东女的传统服饰是“封建头,节约衣,民主肚,浪费裤。”
所谓“封建头”,就是惠东女的头上戴着竹编的头笠,又用碎花头巾将脸部包裹得仅露出一双眼睛和小半张脸,如此严密的包裹,自然是“封建”;而“节约衣”则是指惠东女的上衣大多为窄袖短襟的紧身装,用料自然“节约”;而由于上衣较短,上体略有动作,肚皮就会暴露无遗,所以被人笑诩为开放“民主”。其实,如此装束更方便劳作。惠东女服饰最独特之处,则是她们那几乎宽达40厘米的大裤脚。如此宽大的长裤,就被人说成是“浪费”。
惠东女如此的服饰,并非是为了吸引他人的注目而标新立异的,而是出于劳动和生活所必须。由于海边阳光照射强烈,海风凛冽,而她们往往要长时间在灼热的阳光下和遒劲的海风中劳作,所以惠东女就会头戴斗笠,又用花布头巾把自己的脸部密实地包裹起来。
辛勤劳作的惠东女
而惠东女常穿的裤脚肥大的裤子也不是为了凸显自己的妩媚,而是便于下海劳作,裤脚被海水打湿,由于裤脚宽大,很容易被海风吹干。
正由此,所谓的“封建”与“民主”,“节约”与“浪费”,在惠东女的身上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一种内涵丰富、既矛盾又统一的美感。不过,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惠东女的穿着也开始逐步时尚化了,35岁以下的惠东女已经几乎不穿传统服饰了。至于那些网络上惠东女的种种图片,其实大都是由非惠东女穿上惠东女的服装摆拍的。现实生活中,只有中老年妇女才穿这种特色服装。估计,长此以往,今后只能在舞台上能看到惠东女的这种装束了。
街头上的惠东女
据说,在清代末期,惠东女的衣着,还并非如此。那时,她们的服饰还多是汉人传统的宽大的上衣,衣摆下垂至膝,下身穿一条长及脚踝的百褶裙或是长裤。那时的女性,也不戴斗笠和头巾,而是插满各种银质、铜制的头饰。
直到20世纪40年代,惠东女的服饰菜开始发生变化。原来过膝的上衣下摆,逐渐缩短到腰部,但还没有短到露出肚皮肚脐,女性们的头饰也逐渐改用黑布包头。惠东女的服饰发生明显的变化,是在1949年后,她们的上衣越来越短,袖口也越来越瘦越窄。1958年大跃进时期,大批妇女参加了各种体力劳动,她们的服饰又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在艰苦的劳动中,为了遮风挡雨,惠东女们便戴起了头巾和斗笠,她们的裤脚也逐渐加大。
如今,一提及惠东女,许多人更多的只是专注于她们艳而有韵式样独特的服饰。其实,惠东女最突出的特点,是她们的吃苦耐劳,是她们的刚毅坚强。如果仅以猎奇的心态去观赏惠东女的服饰,仅仅去追拍惠安女的婀娜多姿,那其实是对惠东女的一种亵渎。
人们历来习惯把女性和水联系在一起,认为女人的品性和灵气都近于水。然而惠安女却不同,在她们身上,所表现出的,除了女性的灵秀柔媚,更多地展现了有如坚石般的刚硬和沉稳,有着执著坚定的男子气概。在崇武,最常见的就是海水和岩石,一软一硬,对立且和谐,两种不同质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美感。坚韧和婉丽,刚强与柔和,也形成惠东海边最美的风景。
在惠东地区,惠东女承担了大量的生活重担,除了织网、织布、操持家务,惠东女们还要去海滩挖海蛎海蛤,然后再挑到集市上出售,甚至连修路、筑堤、抬石等重体力活,也多由她们独立承担。她们不分粗活、重活、累活,全都咬牙参与,由此,惠东女也就成了勤劳的代名词。
走在崇武的街巷乡间,在田头、在小道、在海边,常能见到一个个抬着沉重的石条的惠东女,也常能见到许多惠东女赤脚蹚过海水,吃力地从刚回港的渔船上将一筐筐海货搬上岸;还不时可见惠东女挑着一担沉重的海蛎海蛤,走在凸凹不平的岸边礁石上。此时,无不会在心头涌起一阵强烈的震撼: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能顶半边天”的说法在惠安女子的身上,得到了最突出的体现。
惠东女是美丽朴实的,也是最能吃苦耐劳的,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惠女水库的修建。
1958年7月,中共惠安县委提出要将贫瘠的惠安“变赤地为青山,变地瓜县为米粮川”的号召,决定修建一座乌潭水库。当时,由于1950年前后国民党军大撤退时,在沿海一带抓走了大批男丁,造成当地男劳力十分短缺。为此,地方政府动员青壮年妇女参加水库施工。在得知修建水库是为了改变当地“春夏水旱灾,秋冬风沙来;三百六十日,日日有灾害”的自然面貌后,惠安的妇女们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许多家庭里,母女、婆媳、姐妹都踊跃报名参加。据记载,当时参加惠女水库施工的4.1万名民工中,女性就有3.5万人,占总数的85%以上!
这些惠安妇女们就戴着头巾和斗笠,靠着锄头、扁担和箢箕等简单的农具参与水库施工。她们一日三餐就以地瓜干为主要口粮。由于水库地处荒郊,惠安女们就在乱草荒坟中搭起草棚安身,她们就靠着“现在苦一些,以后就不会再苦了;现在还要吃地瓜干,以后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的朴实感情,就靠着她们令人难以想象的忘我干劲,惊人的毅力,毫无怨言地一锄一铲,一担一筐地挑运着泥土和石料,筑起了一座惠泽周边几个县(市、区)数十万群众的国家级集防洪、供水、灌溉和发电的大型水库。水库库容达1.2亿立方,引水渠长达百余公里,是福建省八大水库之一,终于使十年九旱的“地瓜县”变成了米粮仓。
也就在修建水库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惠东女把自己燃烧着的激情汇成一部奔腾的史诗。正由于惠安妇女的突出的贡献,人民政府便将这座水库定名为惠女水库。水库建成之时,全国妇联还发来贺电:“用‘惠女’命名水库是党和人民对英雄的惠安妇女劳动功绩的最高奖赏,是惠安妇女的光荣,也是全国妇女的光荣。
惠东女果然静如水,更坚似石。
完全可以说,惠东女精神就是泉州人敢拼敢赢精神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