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号呈现方(注册商标号46843830)
独立原创广州本地资讯
转载请注明,冒犯必究
历来是全球城市的广州,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社会主义城市,各方面奔向优等水平
不少网民就是带着问号,为什么广州那么发达,娱乐文艺产业却是发展不起来?很多电视剧以北京、上海作为拍摄背景,广州很罕见
这个问题非常好,接下来以笔者角度去与大家探讨
回顾古天乐、高圆圆、吴彦祖、杨千嬅主演的《单身男女2》,古天乐徒手爬楼的片段,细心可以看出拍摄地就是在广州的珠江新城,上图清晰可见猎德大桥
当时这个微略的广州镜头,成为吸引广州人追看该电影的理由之一
2021年11,综艺节目《大湾仔的夜》空降广州越秀区拍摄,不仅披荆斩棘的哥哥,还有大量港星加盟,如谭咏麟、任达华、黎耀祥、邓萃雯、惠英红、钟镇涛、欧阳靖等老广们熟悉的脸孔,短时间内造就星光熠熠,堪比颁奖礼,甚至被视为广州近二十年最热闹的追星盛况
事实上,在拍摄《大湾仔的夜》期间收到不少居民投诉,理由是他们深夜K歌、粉丝扎堆大声喧哗,剧组立刻理性处理,否则民众将会采用进一步维权吗,后果不堪设想,毕竟拍取景地是东山口,是广州权贵扎堆的地方
而现实的,整个广东较长时间都被香港娱乐占据氛围,离不开共同粤语的重大因素。一方面容易理解,另一方面那时候珠三角专注经济发展,娱乐业这事宜全靠香港输送
毫无疑问,当时接收香港娱乐文艺产业,广东就是最快速的不多的地区,涵盖影碟、歌碟、偶像海报、娱乐八卦杂志、影音颁奖礼、综艺节目,长期的心智占领,因此广东人对香港有着难以取替的地位
同时,当下香港娱乐圈不再像890年代辉煌,广东人也明显地降低追星程度。早接触过疯狂追星时期,回归到平常心状态,像大家所说的“没什么比吃一顿重要”
广州人追星怪象宁愿追迈入老年阶段的许冠杰、谭咏麟,也不去围观小鲜肉,因为这才是共同的美好回忆
要广州人花时间去疯狂追小鲜肉,估计90%都不愿意,还不如继续组织去吃吃吃
当然,普遍来说广州人仍然钟情香港明星,比如后辈的周柏豪、陈柏宇来到广州,依然是很热情的。这都归于广州人历来多数只关注香港的娱乐圈所致
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广州端午龙舟竞渡
看过很多外地朋友说,广州人很迷信很传统,每逢初一十五就烧香
这里澄清一下,绝不是迷信,是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如春节的迎春花市及闹元宵、端午的龙舟竞渡、南海神庙波罗诞,还有但凡新店开张、大型活动开幕的醒狮驱邪
千年时期,广州人出海经商不少,但每一次归来后第一时间是全家团聚,强化一家团圆的观念,一代传一代。正是因为这种传统观念,造就了广州人的长辈要求后辈一定要准时入席家庭聚会。换言之,追星倒不如与家人团聚
也就是说,要参与雷都打不动的传统文化活动,哪里有时间去关注明星呢?
民生为先广州也有不少影视公司,本地电视台媒体也不差,就是被根深的“民生为先”的理念所影响,看看那些明星在广州开的餐饮店的经营状况,靠着名号来吸引广州人的胃口,完全不靠谱的,最重要实力
作为大湾区政治文化中心,广州始终以民生工程为焦点,每年投入千亿去搞好基建,继而每年举办数百场不同主题的文化活动,实实在在的让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
你怎么看?
广东电视台不思进取,天天卖药。90年代多牛逼
说了很多遍了,我们是搞技术的,同时对所谓的明星是要有真材实料才行,许冠杰,谭咏麟这些,00后也喜欢,因为歌确实好听也有才艺,实实在在过日子才是真。
路人穿着拖鞋不上镜[得瑟]
我们不搞这些虚的
建议搞个全球影城 反正广东有钱
看粤语的,当然看tvb[呲牙笑]
广东台除了卖药外,一无是处!
广东卫视在骗广东人买“肾宝、滴眼药、鸿茅药酒”[大笑]
天草丹参保心茶,曹清华胶囊
广州乃至广东文化,被香港文化压制,得不到关注,除了体育节目的足球。外地媳妇本地郎之所以长寿,主要是被六合彩迷追捧,啰啰嗦嗦的剧情,有多少忙于工作学习的人去观看?
珠三角的文化底子是香港
也不想想是谁在打压粤语文化。拍个几把
大部分务实的广东人还真不喜欢那些小鲜肉小冬菇什么的[得瑟],比较起来哪怕是70多的许冠杰都比那些乱七八糟的鲜肉好了不知多少倍。甚至有些广东人竟然不认识很多大陆所谓的明星[得瑟],但是香港的就很熟悉,特别是8090年代的如数家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