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识疾病,常遵循以下三大理论:第一基石,司外揣内;第二基石,见微知著;第三基石:以常衡变。
另外,中医诊断也有三大基本原则,第一原则,整体审察;第二原则,四诊合参;第三原则,病证结合。
学中医诊病三大理论基石,基础中的核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亦即在认识事物时,应当采取知己知彼,从外揣内,观察事物表现的太过或不及,通过微小的变化看出反常所在,从而认识事物的本质。
第一基石:司外揣内小王问谢老师:"是这样的老师,能否请您为我解释一下,这个‘司外揣内’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小王言简意赅地陈述着问题,同时手中拿着笔记本,准备记录下谢老师的解答。
谢老师微微笑了笑,点了点头,示意小王坐下。他靠在办公桌上,抚着胡须,神情专注而又亲切。
"‘司外揣内’这个概念,源自《灵枢·外揣》,意为通过观察疾病在外部表现的现象,来揣测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通过外在症状来推测内在病理本质的方法。" 谢老师开宗明义地解释道。
人体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脏腑与体表是内外相应的。内在脏腑功能失调,可反映于外部体表,故《丹溪心法》:“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临证通过观察、分析病人外部表现,就可测知人体内部的生理病理状况,认识内在的病理本质。因此,《灵枢·本脏》有“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之谓。
小王点了点头,目光专注地聆听着,同时快速地记录下谢老师的话语。
"人体内外是相互关联的,内在脏腑的功能状态会在外部得到体现。例如,如果一个人的脾胃功能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食欲不振、腹胀等外在症状。通过观察这些症状,我们就能够揣测出这个人体内脾胃的问题。" 谢老师继续解释道。
《灵枢·外揣》
余闻九针九篇,余亲受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窍,流溢无极,畲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
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浅,杂合而为一乎。
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
黄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阴阳也。合而察之,切而验之,见而得之,若清水明镜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藏波荡,若是则内外相袭,若鼓之应桴,响之应声,影之似形。故远者,司外揣内;近者,司内揣外。是谓阴阳之极,天地之盖。请藏之灵兰之室,弗敢使泄也。
"所以,‘司外揣内’的核心就是通过外在症状来推测人体内部脏腑的病理变化,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线索。这是中医诊断的一项重要方法,也是我们理解疾病本质的途径之一。" 谢老师的语气充满着教导的味道,仿佛在向小王传授一种宝贵的智慧。
第二基石:见微知著小王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坚定地说道:“谢老师,我想请教您关于‘见微知著’的理论。我觉得这个理论在临床上非常有用,但我对如何运用还不是很清楚。”
谢老师微微一笑,点了点头:“‘见微知著’这个理论确实在中医临床中非常重要。你可以想象,人体就像是一个生态系统,任何一个部分的变化都可能影响到整体的健康。就拿我们中医的诊断来说,常常通过观察局部的细微变化来判断疾病的发展情况。”
小王听得津津有味,认真地记录下谢老师的每一个字。
谢老师继续说道:“比如说,我们常常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来判断他们的体质以及内脏的状况。舌头是心脏的窗口,脉搏则是脏腑的信息传递通道。通过仔细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脉象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初步判断出患者的体质以及可能存在的病变。”
小王跟随着谢老师的讲解,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妙的世界。他不禁好奇地问道:“谢老师,您是如何在日常实践中运用‘见微知著’的理论的呢?”
如目乃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故望目可反映人体的神气,并可诊察全身及脏腑的病变等。
谢老师微笑着说:“在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患者的面色、眼神、声音等方面的变化来得到疾病的线索。比如,眼睛是肝脏的窍门,反映着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如果一个人眼神无神、呆滞,很可能与肝脏有关。”
东汉名医张仲景晚年行医到洛阳,遇到当时的著名诗人王粲,见他眉毛异常,就判断出他二十年后会得一种病,并劝他服用五石散。当时王粲正值青春,并且处处得意,哪里听得进别人的劝告,最后,张仲景无奈地说:“二十年后你将脱眉而死。”二十年后,张仲景的预言果然应验
第三基石:以常衡变"谢老师,我看到《素问·玉机真脏论》中有一句话,‘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我不太明白其中的意思,能否请您解释一下呢?"小王虽然问题简单,但语气却充满了诚挚的求教之意。
谢老师微笑点头,注视着小王的眼睛,仿佛在寻找着他内心的渴望。“小王,以常衡变是中医的一大核心思想,也是我们认识疾病本质的基础。‘常’,指的是健康、生理的状态,是正常的基准。‘变’,则指的是异常、病理的状态,是与常态相对的情况。而‘以常衡变’,就是在我们理解了正常情况之后,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任何偏离正常的异常变化,从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健康与疾病,正常与异常,不同的色泽、脉象,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做出判别的。医生诊断疾病时,应当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小王聚精会神地倾听着,一边记录着谢老师的每一个词汇。
“你可以想象,人体的每个器官、组织,都有其自身的常态。这种常态是我们身体正常运转的标志。但当有疾病入侵,身体就会产生各种异常变化。‘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恒’,即正常、常规;‘奇’,则是异常、变动;‘揆度’,揣度也。即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中医望色、闻声、切脉等以诊断病变,均含有这方面的道理。”
脉象的虚、实、细、洪,都是相对的,是通过观察比较而作出判别的。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
中医诊断的三大原则,离开这些原则就不是纯粹的中医"老师,您今天给我温习了中医看病诊断的三大理论基石,我记得您之前讲过中医诊断的三大原则,我请让您再给我讲一次,不知道可以吗?" 小王小心地问道。
谢老师笑了笑说:"小王,当然可以了,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很多知识需要你反复学习的。"
小王一听,立刻聚精会神,拿起笔开始做笔记。
第一原则:整体审察"首先," 谢老师继续说道,"中医诊断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整体审察。在中医学中,我们要将人体视作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外相互联系。人体的器官、组织、精气神,都是紧密相连的。当一个人出现疾病时,不仅要关注病灶,还要考虑整体的变化。所以,诊断疾病不能仅仅看病症,还要从家庭、环境、情绪等多个角度审视,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
小王认真地点头,专注地聆听着。谢老师继续道:"我们要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甚至是情绪变化。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人体的健康状况。而且,疾病的发展也和外界的气候、季节、社会环境有关。只有将这些综合考虑,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小王认真地点头,深有感触地道:"原来中医诊断如此复杂,必须将各种因素都考虑进去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第二原则:四诊合参谢老师点头微笑,继续说道:"第二个基本原则是四诊合参。四诊包括望、闻、问、切,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意义,不能相互替代。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音和气味;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古今医统》言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四诊必须合参,相互印证,才能全面地获取临床资料,作出准确的诊断。"
《难经》
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何谓也?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经言,以外知之曰圣,以内知之曰神,此之谓也
小王紧张地翻阅着自己的笔记,脑海里浮现出各种情景。他感受到了中医诊断的深刻,明白了不同诊断方法的重要性。
第三原则:病证结合"最后一个基本原则是病证结合。" 谢老师深沉地说道,"病和证是中医学中的两个关键概念。病是对疾病发展过程的概括,而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特点概括。辨病是从整体上把握疾病的本质和规律,而辨证则是根据某一发展阶段的病理特点作出的阶段性判断。中医诊断要辨病又辨证,将病与证相结合,综合分析疾病的发展规律,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小王心领神会,感慨万分。他从谢老师的言语中,深刻地领悟到中医诊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谢老师接着又说:"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以‘辨某某病脉证并治’为篇名,以病为纲、以证为目、病脉证并重,创立了‘病下系证,证下列方,方随证出,随证治之’的诊疗思想,奠定了中医学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当时的病证结合是中医辨病治疗和辨证治疗的结合。后来,到了明清时期,随着西方医学的引入,以中医学作为疾病诊疗的基础理论,引入现代医学“病”的概念,取现代医学之长,补中医之短,对传统病证结合的概念和内容进行了扩充与发展。"
"谢谢老师,您的解释让我对中医诊断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小王感激地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