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发现“飞行毒蛇”,没有翅膀可以飞行24米,它是怎么做到的?

一本正经的烧杯 2024-02-29 18:43:04

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正经的烧杯

编辑|正经的烧杯

«——【·前言·】——»

你看到过蛇飞行吗?在云南,人们就发现了一种“会飞”的毒蛇,这货一般喜欢住在树上,想走的时候使使劲能飞个十几二十多米,看起来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毕竟走着走着一条蛇砸在头顶可不是什么开心事。

毕竟在人们的固有认知中,飞行技能一向是鸟类的专利,因为它们有一对翅膀。

但在这个世界上原来不只鸟类会飞,一些个别物种在没有翅膀的加持之下居然也能飞起来!

但如果说这个会飞的特殊物种竟然是一种浑身光溜溜的蛇类动物,你是不是立刻觉得太过不可思议?

蛇类在人们的印象中从来都是在地上爬来爬去,即使回归侏罗纪时期(除了那碍事的足之外)亦是如此。

不得不说大自然是如此地神奇,看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又更进一步了。

不过话说回来,它到底是什么蛇?为何只有它能在蛇类中“脱颖而出”,可以在空中飞行?

它飞行的科学原理又是什么?

«—【·美丽的小金花·】—»

这种“会飞的蛇”叫做金花蛇,是一种微毒性后沟牙毒蛇,它身上带有斑驳的花纹,可以说是“低调奢华有内涵”。

它多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地区,在我国的云南地区也曾现身。据目前所知,其科属之下有五种,但在国内只有一种,是一种很罕见的蛇类。

多数的金花蛇体色均为薄荷绿色,体背和头背通常会分布有黑色的横向斑纹。

其中头背布有的4道黑色斑纹较窄,并夹杂着黄绿色鳞缝,吻部上方以及后部尤为明显。体背大体呈现网纹状,分布有近100来条黑色横斑纹。

不过它体背的色斑变异比较大,很多个体的背部会有形似于梅花状的橘红色斑纹的表现。

这些斑纹多分布在体背中间贯穿全身,形成一条醒目的纵纹。且红斑周围环绕零散的浅蓝灰色的点状斑纹,整体来看花花绿绿,甚是好看。

还有些个体,体背分布有杂黄绿色斑纹,并分布有黑色的横斑纹;还有的个体表现为橄榄色的体背并携带黑色横纹。

腹部为浅色,每一腹鳞和尾下鳞的侧棱之外各有一个黑点,或者一些个体的两侧边缘均为黑色。

这种蛇的头都比较大,且较为窄长,和颈部分区较为明显,嘴比较扁,形似鸭嘴,但吻端较短且钝圆,最闪亮的就是它卡姿兰的大眼睛,又大又圆还有神。

它们的体长大多维持在1米-1.4米之间,除了头比较大之外,身材苗条且尾长。

它体背的鳞片很平滑且分布均匀,中间一些部位略有起棱,腹部两侧鳞片均向背部翘起,形成两列明显的棱边,颜色为浅绿色且有凹陷。

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腹鳞最后一片鳞片呈纵向一分为二状。

金花蛇多分布在海拔不高的平原丘陵等地,喜欢栖息在热带雨林的灌木丛或者缠绕在乔木上。

这种蛇和竹叶青一样最擅长树栖,攀爬能力很强,可轻松地在树上、墙壁等爬上爬下,甚至还能在空中的电线上缠绕爬行。

而且它们能在树枝间快速移动,还可以用尾巴缠紧树枝腾空猎食,多在白天活动。它们的食物多为鸟类、小型哺乳动物、蜥蜴、蛙类等,最爱吃壁虎。

虽然说金花蛇的毒性,一般来说对人类的生命并不足以产生威胁,但还是要小心对待。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还有后沟牙毒蛇的说法。

而且金花蛇咬人还是很疼的,被咬了可以用清水或者肥皂水等清洗伤口,可以消毒避免感染,当然以防万一还是去医院就诊,做专业的治疗处理较好。

«—【·会飞的金花蛇·】—»

在蛇类中美丽惹眼的外表并不是金花蛇的专属,它之所以能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是因为它有一项独特的技能——会飞。

它可以像滑翔机那样在空中短距离飞行,这可不是杜撰,它是真会飞,不过问题来了,它没有翅膀是怎么飞的的呢?

这一奇特的现象引起了一科学团队的注意,他们针对这个现象进行了研究。

他们在模拟和测算金花蛇的行动轨迹时,发现金花蛇并非真的像鸟类一样随时随地的起飞,在飞之前它们会做出一些准备事宜。

它们在飞之前,往往先会寻找一棵足够高的树,爬到最高处,然后才会腾空而起,这有些类似于人们休闲时进行滑翔伞的极限运动。

它的起飞方式倒是好理解,因为开始的高度越高,那么在高空弹跳穿梭的距离会加长,降落的时间也自然延长。

但就算是在高处腾空而起,那也应该是自由落下才对,金花蛇为何还能在高空短暂向前飞行呢?

对此科学家做出解释说,金花蛇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飞行,而是利用调动身体的肌肉来进行滑行。

在飞行之前,它们会用尽浑身的力气压缩肌肉,促使体内的肋骨朝外左右拉开,让身体变得扁平呈薄片状。

从图片就可以看出它压缩后的身体要比压之前的要宽很多。等身体完全变形后,它们才会高处腾身而起,像远处弹跳。

在飞行过程中,它通过肌肉的左右摆动进行滑行运动,来控制自己的前进距离和方向,避免偏离轨道。

那类似于翅膀的扁形躯身刚好会加强其降落时的阻力,出现自然弹跳的现象,最终达到金花蛇的目的地。当然也不会每次滑翔都会成功。

人们对这个结果感到十分诧异,这不就是弹道学的原理吗?

据芝加哥一研究员所说,金花蛇的体型和其飞行距离呈反比关系,就是说金花蛇体型越小,飞出的距离越远。

真是万万没想到,居然还有动物在没有毛羽的前提下,可以飞,而那动物还是条蛇,真是大开眼界。

«—【·“小飞花”的滑翔原理·】—»

在研究金花蛇飞行原理时,让人们最为诧异的是这些测试数据和之前研究空气动力学的数据竟然相互吻合。

空气动力学最初是人们根据鸟类飞行理念所研究出来的。

这个学说主要研究飞行物体在同一空气或其他气体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产生什么样的受力特性、气体流动规律以及在飞行期间出现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即能够飞行的原因。

它被归为力学的某个分支。

物理学认为,任何物体想要在流体中(空中飞行或者水上漂浮)运动,前提就是要自身的重力要小于或者等于浮力,这样才能借助浮力完成“浮”的运动。

这样才能让物体在流体中保持向上运动,而不会立即坠落。像金花蛇在空中滑翔之前,提前转换身体形态就是这个道理。

扁平片状使金花蛇身体上部得以大面积平铺,能让它在流体飞行时中增大身体上部的流速,然后利用下部不断向上推进产生的浮力,来维持短距离的成功滑行。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静止并不能让物体获得一定的浮力。

拿金花蛇来说,如果腾身在空中呆呆地一动不动,最终也只能快速向下坠落。所以金花蛇除却变身之外,还需要在空中进行运动才算是滑行成功。

而具备这种滑行能力的不仅只有金花蛇,还有鼹鼠,它和金花蛇不同,它在飞翔之前直接将四肢打开,刘立勇前后肢体间的皮褶进行滑行。

据说一只普通的鼹鼠可以滑行近50米。

金花蛇的飞行原理的研究是人们研究物理学的又一大推进和补充,让人们了解到飞行的另一种奇特的展现方式。

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人们以往墨守成规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方向,对之后研究更多的惊艳新奇的科学原理有重要借鉴意义。

«—【·结语·】—»

一条小小的金花蛇,背后竟然蕴藏着如此深厚的“大道理”,它的出现,让人们愈发地感到自然的神秘和玄幻。

仔细想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科学成果都离不开这些自然规律。由此也可以看出,科学并非凭空想象,它有一定的根据性和真实性。

0 阅读:482
评论列表
  • 2024-06-13 10:41

    量蛇的长度是拉长来量的吗

一本正经的烧杯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