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中国军队机枪装备量:有的师超400挺,有的还得自己买

林格说历史文化 2024-10-30 20:03:55

引言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队面临着装备严重不足的困境。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机枪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武器。然而,各部队之间的机枪配备却呈现出巨大的差异:德械师等中央军嫡系部队拥有400多挺机枪,而一些地方部队,如川军22集团军每师仅有数十挺,甚至需要军官自掏腰包购买。这种装备上的悬殊差距,不仅反映出当时国民政府军队体系中的等级分明,更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战争中,许多将士不得不以严重不足的武器装备来抵抗装备精良的日军。

南京整军 德国来援

上世纪三十年代,整个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南京国民政府深知,要想在即将到来的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尽快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为此,蒋介石选择了与德国展开全面的军事合作。德国军事顾问团来到中国,为国民政府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军队现代化方案。

这个方案的核心就是要打造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按照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国民政府开始了大规模的整军计划。

整军计划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组建60个德式装备的师,这些部队后来被民间称为"德械师"。这些部队的编制完全按照德国标准,从武器装备到训练体系都进行了彻底改造。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时间和经费的限制,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只完成了20个师的调整工作。这些率先完成改造的部队,都是中央军中的嫡系力量。

德械师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军队开始了向现代化军队转型的重要一步。这些部队采用了"二旅四团制"的编制方式,每个团下辖三个步兵营。

德式改造不仅仅体现在武器装备上,更重要的是引入了德国的军事训练体系。德国教官亲自参与训练,手把手教授现代战争的战术技能。

这些改造后的部队装备了大量的德制武器,尤其是在轻重机枪的配置上达到了相当可观的水平。每个步兵班都配备了捷克式机枪,步兵营还专门设立了机枪连。

与此同时,南京国民政府也在积极扩建兵工厂,增加国产武器的生产能力。这些兵工厂开始生产仿制的德式武器,为军队提供了持续的装备补给。

1936年,国民政府下达了一份大规模的武器采购订单,其中包括数以亿计的子弹和上千挺机枪。这些武器的采购,为即将到来的全面抗战做好了准备。

兵工署的各个工厂也在加紧生产,仅1936年一年就生产了上千挺机枪和四亿多发子弹。这些装备优先供应给了中央军的主力部队。

这场声势浩大的整军运动,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虽然受限于各种客观条件,整军计划并未完全实现预期目标,但这些率先完成改造的部队,在随后的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军嫡系 武器优先配

1937年的中国军队,在装备水平上呈现出一道鲜明的鸿沟。这道鸿沟的一端是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嫡系部队,另一端则是武器短缺的普通部队。

以36师这样的精锐之师为例,单是机枪装备就达到了惊人的数字。该师装备有76挺重机枪和351挺轻机枪,总计427挺机枪。

这样的配置让36师在战场上拥有了强大的火力优势。每个步兵连都有9挺轻机枪,每个步兵营还有一个专门的机枪连,装备6挺重机枪。

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36师的火力优势得到了充分展现。仅这两场战役,该师就打出了86万发轻机枪子弹和51万发重机枪子弹,合计超过百万发。

更令人惊叹的是,战后36师很快就得到了补充。新补充的弹药包括69.8万发轻机枪弹和41.5万发重机枪弹。

这种充足的武器弹药供应,源自两个重要渠道。一是通过国际市场大量采购,二是依靠国内兵工厂的生产。

1936年5月,国民政府就下达了一份规模庞大的采购订单。这份订单包含了1.3亿发子弹、1131挺重机枪和120挺高射机枪。

与此同时,兵工署下属的各个工厂也在开足马力生产。仅1936年一年,这些工厂就生产出了1006挺机枪和4亿多发子弹。

这些武器和弹药的分配遵循着严格的优先次序。中央军嫡系部队总是能够优先获得新式装备和充足的弹药补给。

就拿普通的中央军来说,虽然装备水平比不上德械师,但也远超其他部队。每个师都配备了数量可观的轻重机枪,弹药供应也相对稳定。

这种装备优势背后,反映的是国民政府的军事战略。通过重点打造一支装备精良的主力军,以应对即将到来的全面战争。

中央军的优势地位,还体现在战时补给体系上。当其他部队还在为一发子弹发愁时,中央军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武器弹药补给网络。

这样的差异化待遇,确实为中央军带来了强大的战斗力。但同时也造成了国民政府军队体系中的严重不平衡。

这种不平衡在战争初期或许还不明显,但随着战事的推进,装备差距带来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在持久战中,这种差距更是成为影响战局的重要因素。

地方军寒酸 装备差距大

与中央军的优越待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方部队的窘境。这种差距在抗战初期就已经非常明显,随着战事的推进更是日益扩大。

在地方军中,原东北军的装备状况算是相对较好的。这支部队有着相当的装备基础,在轻重机枪的配置上并不输给一般的中央军部队。

山西的晋绥军也有自己的优势。太原兵工厂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武器来源,特别是在晋造手提机枪(仿汤姆逊冲锋枪)的装备上,数量相当可观。

广西桂军和云南滇军也不算差,这要归功于他们积极的对外采购。这两支部队通过各种渠道进口了大量武器,在装备水平上保持着相对体面的水准。

但是规模庞大的原西北军就显得参差不齐了。其中29军的38师堪称西北军中的佼佼者,每个步兵连装备6挺轻机枪,每个步兵团还有4挺重机枪。

38师的编制很大,有5个旅,每个步兵团又有12个步兵连。光是轻机枪的数量就超过了700挺,这在地方部队中已经是相当可观的数字了。

但是好景不长,进入抗战后,29军的装备补充就遇到了大麻烦。到1938年5月时,该部队损失了400多挺机枪,但只补充到100挺。

这种补给不足的困境并非个例。作为非嫡系部队,他们在武器装备的补充上总是处于劣势地位。

最惨的要数川军部队了。除了刘湘的部队装备稍好一些外,其他川军部队的装备状况简直惨不忍睹。

以北上参战的22集团军为例,每个师仅有几十挺轻重机枪。这种装备水平与中央军的400多挺形成了天壤之别。

为了弥补装备的不足,一些川军军官不得不自掏腰包购买机枪。这种靠个人力量武装部队的现象,在抗战史上留下了令人唏嘘的一笔。

八路军的装备情况也不容乐观。120师全师只有35挺重机枪和143挺轻机枪,129师的情况更差,仅有29挺重机枪和93挺轻机枪。

在弹药配备上,差距更是惊人。129师的重机枪平均每挺只有800发子弹,轻机枪更是不到300发。

相比之下,国军的89师每挺重机枪有近13000发子弹,轻机枪也有近3800发子弹。这种悬殊的差距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

虽然在抗战初期,阎锡山和卫立煌出于各种考虑,向八路军提供了一些弹药支援。但这种支援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装备不足的困境。

这种装备的悬殊差距,不仅影响着战场上的胜负,更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抗战的进程。许多部队不得不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以血肉之躯对抗装备精良的日军。

不平等已成 战力两重天

装备的差距,最终演变成了战场上的生死考验。这种不平等的配置体系,在战争的进程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战力鸿沟。

以西北军为代表的地方部队,在持续作战中逐渐衰落。原本装备尚可的29军38师,后来扩编为59军,却因为补给不足而战力日衰。

59军在张自忠将军的带领下英勇作战,但武器装备的短缺始终是一个难解之痛。补充数量远远赶不上消耗的速度,部队的实力在一场场恶战中不断削弱。

川军的遭遇更为悲惨。22集团军北上参战时,不要说武器装备,连最基本的作战地图都没有。阎锡山象征性地赠送了20挺晋造机枪,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其装备不足的窘境。

八路军在这场装备差距的较量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通过不断缴获敌人武器,他们逐步改善着自身的装备状况。

然而到了1940年初,情况变得更加严峻。此时八路军已发展到36万人,但全军仅有1590挺轻重机枪。平均200多人才能分配到一挺机枪,很多步兵连连一挺机枪都没有。

在这种困境下,八路军将缴获敌械作为改善装备的主要途径。一方面是因为无法自行生产机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已经无法从友军那里获得任何补给。

到抗战结束时,八路军总计缴获了7499挺轻重机枪。这个数字看似可观,但要知道,这是在整个抗战期间,通过无数次战斗才积累起来的成果。

这些缴获的武器,使得部分八路军主力部队的机枪配置,终于能够达到全面抗战初期的水平。但与此同时,日军和中央军的装备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中央军在整个抗战期间,始终保持着相对充足的武器供应。他们不仅有外购渠道,还能优先获得国内兵工厂的产品,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始终保持着火力优势。

这种装备差距的扩大,导致了各部队战斗力的进一步分化。一些原本就装备不足的部队,在战争后期几乎丧失了正面作战的能力。

抗战的历史告诉我们,武器装备的差距不仅影响单场战役的胜负,更会在持久战中产生累积效应。那些装备处于劣势的部队,即便有再大的勇气,也难以弥补火力上的巨大差距。

这段历史也反映出,在关乎民族存亡的战争中,军队体系内部的不平等分配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强化主力部队战斗力的同时,也削弱了整体的抗战实力。

最终,这种装备差距的代价,是由无数将士用生命和鲜血来填补的。那些带着简陋装备依然奋勇杀敌的将士们,用他们的牺牲诠释了什么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0 阅读:0

林格说历史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