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东霞,写作28年,画画4年
40岁前,无知无觉,混沌迷茫;40岁后,转变思维,找到生活的真正意义
立志陪你找灯塔,升思维,扩眼界,开启别样人生。
在新东方直播间,看到麦家的访谈,果断下单《人生海海》。
或许是有了期待,看书的过程,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到欲罢不能,也没有黑粉评论的那么不堪,总体感觉:中规中矩,麦家用战争与时代背景,“悬念”加精妙的结构,讲述了“上校”的一生。
本以为平平无奇,可看完了几天,有种感觉如细小游丝,不起眼,但总在那,不写出来,如哽在喉。
一 上校的一生
他叫蒋正南,也被称作“上校”、“太监”,“金一刀”、“鸡奸犯”、“汉奸”。
他的一生,堪称传奇。
13岁拜师学木工,半年初成,3年后与“我的父亲”一起开木工房,他技艺精湛,生意风生水起,可在一次卖货途中,他被强行拉去了前线部队。
他在部队无师自通学了医术,4年间,他从警卫员一路升为正式军医,人称“金一刀”。
一位军统干将欣赏他,安排他做了高级特务。
他白天开诊所,晚上周旋于夜场,套取日本鬼子的情报。
后来因手下人出卖被抓,沦为了特务川岛芳子的玩物,并被在肚皮上绣了一行字,这成了他一辈子的秘密与耻辱。
日本投降后,他加入解放军,用精湛的医术,救了无数人,成了众人敬仰的英雄,战后,留在医院成了副院长候选人。
同事林医生屡次向他求爱,期间她不幸被骗失身,以为是上校,又遭到上校拒绝,恼羞成怒,便诬蔑上校强暴。
在那个年代,这是大事,部队给他选择,要么结婚,要么解甲归田,他为了肚子上的秘密,没有解释,选择后者,回到农村。
可在农村,看似他过着以常人不同的、没那么辛苦的生活,但其实,生活并不平静。
村民谣传他是个“太监”,年轻的”红卫兵“不放过他,批斗他,关押他,还想看他肚子上的字。
最后,在某个月黑风高之夜,他割了“小瞎子”的舌头,挑断了他的手筋,因此成了罪大恶极的“逃犯”。
后来被“我”的爷爷告发,在审判台,众目睽睽下,当肚子上的秘密被揭开的千钧一发之际,他“疯”了。
再后来,他被林医生接去城里,切断脑神经,上校变成了“老小孩”,成了只有7、8岁智商的“孩子”,他甚至不再以肚子上的字为耻,常常拿出来炫耀。
即使智商倒退,他还是个“天才”,很多东西一学就会,成了村里的养蚕能手,每天画画,过上了“无忧无虑”的晚年。
最后在林医生的怀里,上校离开人间,走完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二 人生潮涨潮落,是常态
1 有才能与过好之间,隔着十万八千里
上校是个天才,木工、医术、套取情报、养蚕、画画,他一学就会。
毫无疑问,他是个智商极高,有才能的人,但他的一生,实在算不上过好,当然有时代的背景,有个人的追求,有命运的巧合。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能快速学会一个技能,以为这样,就能过好这一生了。
可其实,这样的人,有时过得并没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没有平凡人的快乐。
比如柳智宇,从小展现数学天赋,可是在尘世与净土,入世与出世之间,来回选择,还在寻找安心的路上。
2 人生无常 心安是福
人生之常是无常,认清这个事实,才能过得心安,才能坦然接纳,才能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
所以作为父母,不要为孩子担心,也不要奢望完美规划孩子的人生,谁都不知道,命运会如何安排,下一张翻开的牌是什么?
又回到一个终极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三 有经历的人生,才可能被记录,才值得被记住
虽然这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可有时候,现实比小说更夸张。
麦家曾说,生活是虚构的,小说是真实的。
别人以为他说反了,可他说并不。
有时候,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比小说更残忍、更励志。
看到一个故事,一个缉毒警的孩子,小时候被几个罪犯翻墙进家门后抱走,幸运的是正好被执行任务的父亲的同事撞见,救下一命。
他也因此在警察保护下过了一整个暑假,看到过上一秒谈笑风生的叔叔,接个电话后,下一秒撕心裂肺的痛哭;看到父亲的同事,46岁孤身离世,他的孩子,很多年前被犯罪分子掳走、掏空……
这些事实,比虚构出来的故事,更血腥,很残忍。
电影《隐入尘烟》,我看了一小半,看到很多片断和评论,看到那些深入骨髓的苦,有的是身体受的苦,有的是精神受的苦,有的,是双重煎熬下的苦。
有人说,导演夸大了生活,可其实,有的现实中的苦难,远比电影更多更深。
因为创作出来的故事,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最终呈现出来的,其实已经被切去了两端最尖锐的部分。
而故事中的人,因为这些故事,被记录,被记住。
一个人,有2次死亡,一次是身体的消亡,另一次是,当他被所有人遗忘的时候。
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如蝼蚁一般的人生,又凭什么被记录,被记住,那就是,只有象上校那样,跌宕起伏,传奇色彩,浓墨重彩,才会被人们津津乐道,唏嘘感叹。
文|东霞
极简思维创新人
充满好奇心,探索新领域,
成为创新思维引领者
脑中有图心中有数脚下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