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为何只合作不结盟?历史三次惨痛教训,让我国深受其害!

娱栀 2024-09-27 10:55:22

文|娱栀

编辑|娱栀

前言:

最近有人说中俄要绑定了,要结成盟友,这话听着挺唬人,但仔细想想真的是这样吗?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可没那么简单,咱们翻开历史的书页,就会发现这其中有不少曲折。

为什么现在中国坚持不结盟政策?

不结盟:中国外交的智慧选择

说起中国的外交政策,不结盟这四个字可谓是重中之重,这不是简单地不和谁交朋友,而是一种深思熟虑的战略选择,咱们先来捋一捋,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结盟说白了就是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者集团,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保持独立自主,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要知道在国际关系中,强国总想拉帮结派,而弱国则容易被迫选边站。

中国选择不结盟,就是要避免这种两难境地,这政策让中国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处理与各国的关系,而不是被迫站队。

比如说今天可以和美国做生意,明天也可以和俄罗斯合作灵活得很,这种灵活性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可是个宝贝。

要是绑定在某个大国的战车上,万一人家翻车了,咱们岂不是也得跟着倒霉,不结盟就给了中国一个缓冲的空间,可以从容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

但是不结盟不等于孤立自己,恰恰相反中国一直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多边主义,这就像是在大街上走,既不加入任何帮派,又和大家保持友好关系。

这样既保护了自己,又不得罪人多好的事儿,说到底不结盟政策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它让中国能够在国际舞台上有更多的选择,不被别人牵制。

同时这也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毕竟谁也不想被别人指手画脚不是,但是你可能会问,既然不结盟这么好,为什么还有人说中俄要结盟呢?

这背后到底有什么故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看看历史,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可是有不少纠葛。

那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在与俄罗斯的交往中,究竟经历了哪些惨痛的教训?

历史的警示:三次结盟的惨痛教训

说起中俄关系,那可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历史剧,咱们先来说说第一幕,那还是在晚清时期,当时的清政府,被列强欺负得够呛,就想着抱沙俄的大腿。

1896年两国签了个《中俄密约》,表面上是要联手对付日本,实际上却给了沙俄一个深入中国的机会。

结果沙俄趁机在东北修铁路、驻军队,俨然把东北当成了自家后花园,更要命的是,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沙俄也跟着来凑热闹,还逼着清政府签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这第一次结盟咱们可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第二幕发生在1945年,那会儿国民政府和苏联签了个《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咱们失去了外蒙古,旅顺港、大连港也落入了苏联手里,这一次又是赔了一大片江山。

第三幕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儿,1950年咱们和苏联签了个《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刚开始还挺好,苏联帮咱们搞了不少工业项目。

可好景不长赫鲁晓夫上台后就变卦了,想控制中国,结果闹掰了苏联单方面撕毁条约,还挑起了珍宝岛冲突,这次咱们差点儿打起来。

这三次结盟,哪一次不是吃了大亏,第一次丢了主权,第二次丢了领土,第三次差点儿丢了命,这历史教训可真是刻骨铭心。

难怪现在中国坚持不结盟,这里面的道理,可不就是血和泪换来的吗,这三次教训,给中国上了一堂深刻的历史课:别指望靠结盟来保平安,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那么在吸取了这些历史教训之后,现在的中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它又是如何在合作与平衡之间寻找平衡点的呢?

现代中俄关系:合作与平衡的艺术

说到现在的中俄关系,可就有意思了,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两国关系总算是找到了一个相对舒服的位置,用官方的话说,叫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这么一来二去,两国之间的生意就越做越大,就拿能源来说,中国现在可是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买家之一,这种互补性让两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紧密。

但是别以为这就是铁板一块了,中俄之间还是存在不少分歧的,比如说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问题上,两国就时不时会有些小摩擦。

再比如在一些国际问题上,两国的立场也不总是一致的,这就好比两个邻居,平时借东西、聊聊天挺和谐,但要说到划分院子的界限,那就得掰扯掰扯了。

有意思的是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反而让中俄关系变得更加稳定和成熟了,因为双方都清楚,既不能太亲密,也不能太疏远。

太亲密了容易引起国际社会的警惕;太疏远了又失去了合作的好处,所以两国之间就像跳探戈,既要靠得近,又不能踩到对方的脚。

这种平衡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可是相当吃香,比如说当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时候,中国可以借助与俄罗斯的关系来增加筹码。

同样当俄罗斯面临西方制裁时,中国市场就成了它的一个重要出口,但是,请注意这种合作是有限度的,绝不会发展到结盟的地步。

现在的中俄关系,说到底还是一种务实的生意关系,两国之间的合作,主要还是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谁也不会为了对方而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点双方都心知肚明。

这种关系模式,其实挺符合中国的不结盟政策的,它既让中国获得了必要的战略支持,又保持了足够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你看这不就是吸取了历史教训后的明智之举吗,但是话说回来,中俄关系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两国之间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分歧。

比如边界问题虽然已经基本解决,但还是有些细节需要协商,再比如在某些国际问题上,两国的立场也不总是一致的。

不过这些问题并不妨碍两国继续发展友好关系,因为双方都明白,在这个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中俄关系的稳定对双方都有利。

那么这种既合作又竞争的中俄关系,对整个国际格局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它又如何影响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战略布局呢?

全球视角:中俄关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

说到中俄关系对国际格局的影响,那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可是世界上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怎么可能不引起全球的关注呢?

首先中俄走得近了,某些国家就坐不住了,特别是美国,总觉得中俄要是真的抱团,那对它的全球霸主地位可是个不小的威胁。

所以你看到美国这些年一直在搞什么印太战略,不就是想拉帮结派,遏制中国吗?

中俄关系的发展,并不意味着世界要重新回到冷战时期的对抗格局,恰恰相反中国一直在强调,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对把世界割裂成不同阵营。

这种主张其实是在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模式,再说经济方面,中俄合作的加深,对全球经济格局也有不小的影响。

比如说两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球能源市场的格局,再比如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也可能会影响全球科技创新的版图。

中国的态度很明确:不搞对抗,不搞阵营,而是要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这种态度其实是在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就是国与国之间可以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实现互利共赢。

中俄关系的发展,给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大国关系模式,它告诉我们,大国之间不一定非要对抗,也可以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这种模式或许能为化解当前世界面临的一些矛盾提供一些启示。

结语:

回顾中俄关系的历史,我们看到了从痛苦教训到智慧选择的转变,中国的不结盟政策,正是这种历史经验的结晶。

它让中国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了独立自主的地位,同时也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模式。

现在的中俄关系,既不是冷战时期的同盟,也不是对抗时期的敌人,而是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这种关系基于互利共赢,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同时也保持了必要的独立性。

这告诉我们国际关系不应该是非黑即白的,国家之间可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这或许就是中国外交智慧的精髓所在。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坚持这种智慧,中国就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继续前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这不仅是中国的选择,也是世界的机遇。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于2024年9月21日所发布《拉夫罗夫:中俄不需要像北约那样结盟》

新民周刊于2024年5月18日所发布《中俄之间》

0 阅读:0

娱栀

简介:关注娱栀!每天分享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