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颖 来源:《外交官说事儿》
作者简介
张颖 曾任新闻司副司长、西欧司副司长,中国驻加拿大、美国大使馆参赞等职务;外交部原副部长章文晋的夫人。
1983年初我们到美国不久,基辛格博士和夫人南希在家里设宴欢迎我们。那是我第一次到他的家。这是纽约公园路一所高级公寓楼中的一层。在美国,据说地区不同,房租会相差十数倍甚至数十倍之多。公园路是纽约最高级的住宅区,马路相当宽阔,两旁树木青葱,地处纽约中心区却不吵闹也不乱,这在大城市中是非常难得的。这个地段的公寓比较古老,不是高层建筑,走进门即会令人有不同一般的感觉,虽是楼房,但相当宽敞。
基辛格和夫人
基辛格夫人是瘦高个子,相形之下,基辛格博士显得矮胖了。在北京的时候,我与她曾有一面之缘。由于她身材有特点,又不断吸烟,所以我记得十分清楚。这天晚上,她穿着闪闪发光的美国式高级时装,显然是来宾们注意的人物,听说她是颇具才智和颇有政治头脑的妇女,在这种场合周旋在宾客之间,很是自如。在我的印象中,美国不少上层妇女都善于辞令,而且常常喜欢滔滔不绝、侃侃而谈,但她却没有高谈阔论,相反显得沉静。
出席这天晚宴的多是纽约社交界名流,有前国务卿万斯夫妇、洛克菲勒夫人、温士顿·洛德夫妇、《纽约时报》的女老板,还有颇有名气的全美国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黛安小姐等,约有五六十人。
餐厅里摆着六张大圆桌,餐具是美式的,但每个位置上都放了一双筷子,也许这是尊重主客,也许表示他与中国的关系不同一般。宴会的菜肴基本上是中国菜,除了最后一道甜食。
坐在我身旁的是一位美国著名老记者索尔兹伯里先生,他可说是中国的老朋友了。抗日战争时期,他曾数次到过重庆;新中国成立后,又于60年代初到过北京。他与外交部已故新闻司司长龚澎是老朋友。他就不断向我称赞龚澎,说她是中国一位杰出的外交家,非常能干又很有风度,并告诉我,在40年代龚澎就给美国新闻界留下很好的印象。这位老报人最后一次到中国是随尼克松访华。虽然他对新中国存在一些误解,但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始终怀着友好的感情。我们在这次宴会上所遇到的不少人是章文晋的老朋友,所以气氛一直非常融洽。
1971年7月9日,中美建交前夕,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叶剑英、黄华等人在南苑机场迎接。
基辛格博士在我国颇具知名度,在国际外交史中,他也曾是风云人物。除了在70年代他进行的一连串的穿梭外交外,他自己感到最得意的重要事件是他在1971年曾奉当时美国总统尼克松之命,秘密到中国访问,从此打开了隔断近30年的中美关系的大门。所以,无论在中国人或美国人中,他都是颇受欢迎的人物,也是一个带点儿神秘色彩的人物。正因为那次历史事件,他与章文晋结下了缘分。
基辛格担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之前是一位教授、学者。他著书立说,也担任某大财团的政治顾问,1968年10月出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自打那以后,他对美国的外交战略思想起过不小的作用。
据基辛格在他所著回忆录《白宫岁月》中的记载,为了与隔绝多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关系,他费了不少心血。从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到通过巴黎秘密渠道到巴基斯坦、叶海亚总统的斡旋,基辛格为尼克松出谋划策、具体操作,直到尼克松总统决定派他到中国秘密访问。为了这次访华,他研究了中国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是中国的外交政策,并准备了十数万字的材料以及谈判纲要。他是带着一种难以叙说的心情,踏上这片神秘的国土的。
1971年春夏之交,当我国决定接待这位美国特使来访时,中国方面也在紧张地研究美国。那时,章文晋是外交部欧美司司长,接待美国特使的具体事务自然落在他身上。当时,还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由周恩来总理和叶剑英元帅亲自领导。我在新闻司工作,也参加了这个小组。章文晋有许多具体事务,除要了解新中国成立20多年来美国各方面的情况(重点包括外交政策的变化发展,以及美国当时的许多重要人物的情况)外,还要参加决策性的讨论,真是夜以继日。
分配给我的任务倒是比较简单,专门阅读基辛格的著述。我记得当时已翻译成中文的只有三本书,也收集到一些英文的文章。我摘出书中的主要内容,提出我的看法,供领导参考。可惜,我当时摘出的笔记并没有保留。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基辛格对德国外交家梅特涅所流露出的近乎崇拜的感情。
他也有哲学著述。有关国际形势的主要观点是对于越南战争的分析。尽管基辛格的观点有许多是与我们相左的,但他对事情所作的分析、推理及论断等都很有逻辑性,他对一些国际问题的处理,我打个也许不太适当的比喻,与我国古代的纵横捭阖有点相似。
1971年6月以后,这个筹备组就变成接待美国特使的接待组了,我们搬进钓鱼台国宾馆4号楼。基辛格已决定于7月9日至11日来华进行秘密访问。有一次,我们特别谈到对于这次秘密访问的保密问题,原来这是基辛格博士提出来的,因为从他来中国到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告之间有6天须要绝对保密,他怕中国是个没有“隐私”的国家,什么密都保不了。
的确,由于在“文革”期间许多小报都泄了不少密,他的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其实,在外交部是例外,但我们还是特别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定了严格的纪律:我们住到钓鱼台的人员,那一个月都不许回家,对没有参加接待组的任何人都不许谈及此事。我们反而担心美国总统恐怕也难以避开他们中央情报局的眼睛。以后双方谈起这件事时,都皆大欢喜,基辛格承认,在美国要绝对保密是更为困难的。
- 未完待续 -
出处 | 《外交风云亲历记》(2005年出版)
本文作者 | 张颖 图片 | 网络
编辑 | 外交官说事儿 彭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