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去世后,妻子为何让其与原配合葬?傅涯:算是偿还一点儿心意

奇葩历史观点 2024-06-05 09:14:34
前言:

在上个世纪40年代,中国正处于与日本帝国主义抗争的紧张时刻,陈赓将军与傅涯同志喜结连理,成为了当时军中一段佳话。

陈赓和傅涯

婚后,陈赓夫妇恩爱无比,只要一到团聚的时候,陈赓就会骑着他的大马在河边等候。人们问他在这儿干什么,他总是直言不讳地说:“接老婆!”

陈赓与傅涯的伉俪情深令人羡慕,但为何陈赓去世后,其遗骨却和发妻王根英埋葬在了一起?

傅涯同意嫁给陈赓与王根英有关

傅涯与陈赓相差15岁,她第一次见到陈赓时,陈赓已然是一名威风凛凛的将军了。

那是1940年,傅涯当时在抗大总校文工团工作。一次,她和同事们一起到同学吴静家取道具,一进门就看到一位陌生的男子,吴静介绍道:“这就是陈赓将军。”

陈赓

原来,陈赓一直在八路军总部养病,他与吴静的爱人王智涛是战友,因此经常来串门,这天碰到傅涯去道具完全是巧合。

一听是大名鼎鼎的陈赓,文工团的姑娘们纷纷围了上来,想让陈赓讲一些战斗故事。陈赓说:“我没啥讲的。”接着低头看看正疼的脚,冒出一句:“南昌受伤的时候,我当时真想开枪自杀。”

南昌起义后,陈赓带领起义军转移途中,被国民党军围攻,激战时不慎被子弹击中了左腿。因行军路上没有药品治疗,陈赓硬生生地挺到了队伍转移成功。但陈赓的腿却因长时间得不到治疗有了生命危险。

陈赓

当时为其治疗的医生正是傅连暲,他要求截肢,陈赓非常清楚,如果真的截了肢,自己以后将与革命无缘,要真是那样,自己还有什么活下去的理由。幸运的是,最终通过傅连暲精湛的医术,还是为他保住了腿。

听了陈赓的故事,文工团的姑娘们不由得对他感到钦佩。

在文工团的姑娘们走后,王智涛笑眯眯地问陈赓:“老首长,你喜欢哪一个?”陈赓一下子就领悟了王智涛的意思,直率地说:“中间那个。”中间那个正是傅涯。

陈赓和傅涯

紧接着,陈赓就对傅涯展开了追求攻势,他对傅涯说:“我有许多男朋友,也有许多女朋友,你愿不愿做我的朋友?”

傅涯有心事,并没有直接答应陈赓,只是说要考虑考虑。原来,傅涯在老家已经有了未婚夫,而且是她的表哥。

傅涯出生在浙江上虞县,她的母亲从小失去父母,只有一个亲妹妹相依为命。因此,傅涯小时候便与姨妈家的表哥定了亲。

傅涯

在接触革命之后,傅涯了解了近亲结婚的危害,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婚姻产生了反感。再加上当初表哥死活不愿意来延安参加革命,傅涯就彻底对他死了心。

另一边,陈赓也遇到了阻碍。他将自己爱上傅涯的事情报告给中央组织部后,延安的答复却是:不能与之建立恋爱关系。

因为据调查,傅涯的大哥是国民党党员,最近又在延安附近活动,而且傅涯与陈赓的身份实在相差甚远,因此有人说她看中了陈赓的地位。但陈赓对此并不在意,他相信傅涯的人品。

陈赓和傅涯

为了尽快把傅涯追求到手,陈赓做了许多工作,只要是认识傅涯的人,他就去做工作,让他们帮忙做傅涯的工作。

最终,傅涯被陈赓打动了,她答应了与陈赓建立恋爱关系。后来,当傅涯回忆起这件事是说:“当时到处都有人跑来跟我说陈赓这人好,最让我感动的是,陈赓毫不忌讳地和我讲他与王根英的感情。”

陈赓的坦诚和对王根英感情的忠诚,深深地打动了傅涯的心,她想,有这么深沉的爱,这个人应该是不错的。

陈赓一家

傅涯建议让陈赓与王根英合葬

陈赓曾在日记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这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陈赓之所以称这天是最惨痛的一天,是因为他的妻子王根英在这天英勇牺牲了。

王根英是陈赓的第一任夫人,他们相遇在1925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那时,陈赓的公开身份是工人夜校的“先生”,王根英则是上海总工会组织委员,负责运送枪械等工作。

在一次秘密活动中,陈赓被王根英深深吸引,再加上他需要一个家庭掩护自己的工作,因此便向王根英展开了追求。

王根英

王根英家境贫穷,一大家子人共同挤在上海的一座小房子里。陈赓上门提亲时,王根英的父母姐姐、妹妹对陈赓很有好感,就劝王根英说:“这位先生文武双全,彬彬有礼,人品又好,快答应他吧!”

但王根英当时一心想的是革命工作,不考虑个人情感,所以没有回应陈赓的热情。陈赓也不气馁,情书一封接着一封写,最终还惊动了周恩来夫妇,在周恩来夫妇的帮助下,王根英终于答应与陈赓在一起。

婚后,王根英为陈赓生下一子,一家子在战火中分分合合,好不容易在太行区短暂团聚,王根英却不幸牺牲了。

王根英和儿子陈知非

1939年3月8日那天,王根英随师供给部驻在南宫县的“前后王家村”,不料,他们的行踪被敌人得知,敌人将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为了保护伤员,王根英将自己的马让了出去,自己则徒步随警卫部队突出重围。

可她刚冲出去,就发现装有文件和公款的挎包没有拿出来,又转身跑了回去。就在她顺利找到挎包时,却与敌人撞了个正面。

王根英就这样壮烈牺牲了,等部队找到她时,发现她身上有许多弹孔,鲜血也染红了身下的土地。

陈赓

这时,陈赓正率领三八六旅越平汉线西进,当天就得知了这个噩耗。他悲痛地在日记中写下:“这是我不可忘记的一天,也是我最惨痛的一天。”之后,陈赓对战友们说:“我要为她守节三年。”

后来陈赓与傅涯在1943年结婚,距离王根英牺牲正好三年,他履行了自己的誓言。

正是由于陈赓对感情的忠诚,才打动了傅涯。婚后,陈赓与傅涯夫妻恩爱,共生育了三子一女,

出于对王根英的尊敬,傅涯对陈赓与王根英的儿子陈知非视如己出,对王根英的母亲和家人更是充满关爱。解放后,傅涯每月所得工资总要拿出一部分给王根英的母亲,直至老人过世。

1961年,陈赓在上海因心肌梗塞复发抢救无效去世,傅涯在悲痛中整理陈赓的日记和文字材料。令人敬佩的是,由于之前一直没有王根英的事迹报告,傅涯四处奔走,用余生亲笔撰写了王根英烈士传——《报国何计女儿身》。

在傅涯一生有限的作品里,她为王根英所撰写的文章,足以显示她宽广的胸怀,和对英烈的敬仰之情。

陈赓一家

2010年,92岁的傅涯也即将走向生命的尽头。在临终前,她向亲人提出了唯一遗愿:把陈赓和王根英合葬在一起。

傅涯与陈赓相伴18年,夫妻恩爱,从来没有红过脸。如此伉俪情深,百年之后合葬在一起也是心之所愿,可傅涯竟然愿将合葬的机会让给王根英,实在是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

对此,傅涯深情地解释说:“这也算是偿还了一点自己对陈赓同志照顾不周的心意吧。”

傅涯对王根英是充满崇敬的,即便她们一面都没有见过,但王根英舍身革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傅涯。或许,在得知陈赓对王根英的深情时,傅涯就已经决定成全他们“白头偕老”的遗憾吧。

0 阅读:169

奇葩历史观点

简介:奇葩的历史奇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