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像摄影后期如何调肤色?

心得要摄影 2024-06-08 10:17:41



答摄友问。

简单点说,如果原图是起点,效果图(参考效果图)是终点,那修图就是从起点怎么走到终点的一个过程。至于怎么走,千人千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流程和习惯,是走的直路还是弯路,这是效率问题。

人像肤色修饰也一样,有了原图的肤色,知道自己想要的效果肤色是怎么样的,中间的方法和手段就靠自己去掌握和发挥,法无定法。

人像摄影后期调整肤色是一个细致且技术性较强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工具的运用。

以下一些是基于专业性和逻辑性的人像肤色修饰流程:

1、分析原图与目标

原图分析:首先观察原图中肤色的状态,包括色调(偏黄、偏红、偏蓝等)、饱和度(色彩鲜明程度)、明暗对比以及是否存在色偏等问题。

确定效果肤色:可以自己想象,或者找样图参考,明确肤色调整的目标效果,比如使肤色更加自然、红润、白皙或是增强某种特定的氛围感。

2、基础调整

基础调整主要是曝光和白平衡的校长,这是对原图整体的基础调整。

白平衡:调整白平衡是第一步,确保肤色的自然还原。使用“色温”和“色调”滑块,消除因光源影响造成的偏色。

曝光与对比度:适当调整曝光和对比度,使肤色细节丰富而不失真,同时保持画面的整体均衡。

3、色彩调整

基础调整之后就可以对照片的色彩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了,这里可以针对不同的色彩进行单独粗略的调整,比如肤色或者环境色。

色相/饱和度:在Photoshop或Lightroom、ACR中,利用“色相/饱和度”工具调整肤色的主要色相——红色和黄色。向左移动橙色滑块可使肤色更红润,降低饱和度可以让肤色显得更白皙,但需注意避免过度调整导致肤色不自然。

曲线调整:通过曲线工具精细调节肤色的亮度和对比度。可以单独调整红、绿、蓝通道,针对肤色进行微调,比如增加红色通道的亮度,使肤色看起来更加健康。

4、局部调整

局部调整可以视为精修调整范围,比如单独的选区调色,或者只针对某一色彩调色或者校正等等。

选区与遮罩:使用选区工具(如快速选择工具、色彩范围、或者在Lightroom、ACR中使用径向滤镜、调整画笔)精确选择肤色区域,避免对非肤色部分造成影响。

局部色彩校正:在选中肤色区域后,使用“可选颜色”、“色彩平衡”或“HSL”工具进行局部色彩调整,针对性地优化肤色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5、高级技巧

高级处理技巧,比如磨皮,或者在磨皮的基础上做皮肤的柔化处理,或者给大光圈拍摄的皮肤追加细节。

层次与细节:利用“曲线”或“亮度/对比度”工具提升肤色的层次感,同时使用“锐化”工具(如USM锐化)增强皮肤纹理细节,但要适度以免产生噪点或不自然的边缘。

降噪与平滑:在调整过程中,如果发现皮肤有噪点,可以适当使用降噪功能,同时使用“表面模糊”或“高斯模糊”工具轻微平滑皮肤,但要保持皮肤质感的自然。

6、审核与微调

整体审视: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全面审视图片,确保肤色调整与整体色调、光影协调一致。

细节微调:根据需要对个别部位进行微调,如眼周、嘴唇等,保持肤色过渡自然,避免色块不均。

以上就是人像肤色处理的几个步骤、流程,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参考一下。

需要知道的是,人像肤色更多是在前期的拍摄,前期的拍摄质量决定了后期的工作量,而处理肤色的方法多种多样,适合自己的就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