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煮雨,岁月缝花。“一生一世一双人”,是每一个走入婚姻之人的期盼。
也许,在婚后的柴米油盐中,两个人有过争吵、有过分歧,甚至还有过离婚的念头。但这一路磕磕绊绊,终于还是从满头青丝携手走过了大半生。
相伴的时间越长,越习惯对方的陪伴。怎奈在人生这场漫长的旅途中,人与人之间无论如何亲密,也必然会迎来告别。
不知从某一刻起,我们越来越懂得,也越来越接受:生老病死,悲欢离合,是人间常态。
但等到那一天真正来临的时候,依然会觉得茫然不知所措。经历了匆忙不停歇的前半生,突遇晚年丧偶,痛彻心扉。
但奇怪的是,悲伤过后,丧偶的独居女性反而多数会长寿。这又是怎样的原因呢?
赵阿姨讲述了自己的生活:她和丈夫在一起生活了30余年,在赵阿姨57岁的时候,丈夫因病离他而去。
丈夫的病花光了两个人大部分的积蓄,还好子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但丈夫的离去依旧是赵阿姨的人生至暗时刻。
时间是良药,度过悲伤期之后,很多人都劝赵阿姨可以再婚。毕竟57岁,按照现在平均寿命来讲,赵阿姨如果不再婚的话,还有二三十年的光景需要一个人度过。
思考再三,赵阿姨还是拒绝了这些提议。她回头望望自己曾经的人生岁月,坚定了一个人走完余下日子的决心。
虽然赵阿姨和丈夫在婚姻中并没有到达剑拔弩张的地步,但这么多年的日子走下来,隔阂是有的。甚至有一些,还是赵阿姨心里无法打开的结、无法抚平的纠缠。
人在的时候,虽然病着,但毕竟是夫妻一场,赵阿姨也是全心全意去照顾的。也正是这些全心全意,占据了赵阿姨所有的思考时间,让她身心俱疲。
如今冷静下来,除了对丈夫的思念外,还有着一些夹杂不清的感情。回望自己的这一生,就真的这样匆匆的走过了吗?有太多的遗憾和不甘扰在心中。
可以说,自己完全不后悔拥有这么一段婚姻吗?这个问题的答案,连赵阿姨自己都不清楚。
但经过了这一场分离,赵阿姨明白的是:人活着终究还是要靠自己,任何人都只是匆匆路过而已。接受现实,继续走下去,才不枉到这世上一遭。
据统计,女人的生存年限大多高于同龄男性。于是,有很多女人,都如赵阿姨一般需要经历晚年丧偶。
而这类丧偶的女性通常寿命较长,拿着阿姨作为范例来讲,不过是这三个原因:
第一,无需继续关注照顾老伴,释放了生活和心理上的压力。大多数家庭中,特别是到了晚年的时候,都是女性在照顾男性的。像赵阿姨那样,伺候病人几年的大而有之。
我们都懂,久病床前是怎样的艰苦与无奈。所以在丧偶后,身体上的劳苦是得到了释放。并且对病情的无法掌控,心理上的担忧,也相应地削减了。
心态,心情,是影响一个人寿命的关键因素。
第二,没有人在与之争吵,少了过度的情绪波动,心情上的喜怒起伏。舌头没有不碰牙的,特别是有的人,年轻的时候一个样,步入老年后性格反倒有了大变化,变得执拗、爱唠叨。
在日常生活中,少了这些冲突、争吵、生闷气,也许,也是丧偶的女性长寿的一个因素。
第三,失去了陪伴着自己几十年的枕边人,仿佛接受了一场生命的洗礼。看透了生死,心态渐渐变得平和。人到了晚年,都会忧虑生老病死这些事儿,当自己身边最亲密的人离开时,经过了一系列的折腾,亲眼目睹了人的离去。
了解了生死不过也是如此后,人将会自然而然地与自己和解、看透了生死,心态渐渐变得平和。
其实,当女人晚年丧偶后,最聪明的活法,无非就是拒绝这三件事:
拒绝为了寻求依靠而盲目再婚、拒绝把自己困在过往之中、拒绝把自己余生幸福的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赵阿姨经历了这一系列人生的跌宕变化后,沉浸了一段时间后,她并没有陷于回忆难以自拔,而是洗去一身尘埃,重新整理自己,接受新的生活。
赵阿姨从每天为老伴做一日三餐,往返家和医院之间,变成了现在早餐简单的牛奶、鸡蛋,之后散步遛弯,去早市买菜、买些零零碎碎;从每日担心地看着点滴瓶,到中午也可以随意地小憩一会……
后来,赵阿姨还报了一个插花培训班,圆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梦。
虽然,赵阿姨有些时候,还是会不自觉的思念老伴,想起自己度过的这一生。
虽然悲伤,但她亦知道:
无论父母、爱人、知己、孩子,都只是我们生命中某一个时间段的同行者,陪伴你走到人生终点的,只有你自己。
-END-
世界那么大,感谢你,可以看到我!
【文|唯唯安:笔有温度、为情发声,一个热爱文字的不典型写作者,邀请你共同感知生活】
好文,我深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