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预言有多准临终遗言,刘氏九辈会出名才,百年后真实发生

白安看历史 2023-02-16 22:04:13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中国古代的开国皇帝不乏王室贵族和王朝后裔,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可谓是其中的奇葩。他既没有强大的后台背景,也不具有皇室血统,他只是古代街边随处可见的一个小乞丐,朱元璋最后能够成功登上皇位,不仅与他本人才干有关,还有贤能异世相助。

刘伯温也就是刘基,朱元璋的左膀右臂,明朝著名的开国元勋,如果没有刘伯温的助力,朱元璋单靠个人是很难统一全国的。元朝末年,蒙元一族没落,朱元璋和陈友谅分庭抗礼争夺天下,两军更是进行多次交战,朱元璋能够取得最终胜利,一切还要归功于刘伯温的多次献计。

图|明朝大军

一、一代神童刘伯温,政治文学双开花

刘伯温本名刘基,伯温只是他的字,并且如今大家常常称呼的刘伯温也并不是刘基本人,只是一个在刘基的形象基础上杜撰神化的一位人物,刘伯温传说还因其经典性在二零零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根据史书记载,刘基的祖辈都是文化人,从小生活在知识的熏陶中,本人更是热爱研学虚心向上,饱读诗书有思有学,在政治、文学、军事领域都有所涉猎。刘基幼时就展现出来的天赋异禀,令其家人感叹欣慰,不惜意愿地请先生细心教导他,而他的成长也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

在元末年间,刘伯温就已经中举进士及第,年纪轻轻就已经入朝为官,刘伯温真的是年少出名。元末年间朝纲混乱,不少官员都想趁机捞点油水,但是刘伯温一直恪守本心,以天下为己任,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这为他在民间积攒了不少名气。

图|元末民间抗元

蒙元人善于骑射,大多凶悍无礼,他们从小的生存环境就将他们培养得好斗,这种天性能帮助他们获得战场上的胜利,却不适用于国家治理。元朝我国疆域空前绝后的辽阔,但是在里面生存的百姓却深受压迫,元末压制更甚从前。刘伯温即使极力在拯救百姓生活,但是他也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了,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便辞官回乡。

归隐田园的刘伯温本来不指望有什么政绩建树的,他认为蒙元大势已去,自己只能在乱世中明哲保身,没有途径也没有力量改变社会现状,但是很显然上天并不想让这么一位名人慧士就这样草草过完一生,上天给他的命运安排了重要转折。

刘伯温的美誉早就入了朱元璋的耳,并且朱元璋也始终在惦记刘伯温。因为当时朱元璋的身边都是一些粗鲁武将,他虽然有一些小聪明,但是如果想要成就更伟大的事业,团队需要一个更优越的“大脑”,在他看来,刘伯温明军大队稀缺的人才。

图|朱元璋

二、满腹经纶的才华,是明朝开国的底气和依靠

朱元璋找到刘伯温时,刘伯温已经五十岁了,其实对当时的他来说,朱元璋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但是刘伯温作为一位从小抱负深远的有志之士,了解到朱元璋的事业是从底层作起,如果选择他追随,百姓生活会得到改善,于是刘伯温便答应朱元璋邀约,再度入仕。

朱元二人自达成统一后,明军就势如破竹,二人强强联合击败了不少叛军,刘伯温也在征战途中贡献了不少功绩。在朱元璋四海征战的途中,他一直扮演着一位合格军师的身份,他就像一位“明代诸葛”,一直陪守在朱元璋身边,帮助他打败敌军,少有败绩。

朱元璋起初并不是明军的首领,当时明军的首领是小明王韩林儿,朱元璋只是韩林儿手下不起眼的小人物,他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逐渐有了自己做头的想法。刘伯温对此也是很支持的,他帮助朱元璋宣扬名气,并暗中扫除了韩林儿这一障碍。

图|小明王

明军的大胜离不开刘伯温的战略思想和用兵之道。在他看来,以暴制暴的统治手段无法取得民心,通过这种手段即使取得一时的辉煌,但是这胜利就会像烟花一样,转瞬即逝。刘伯温认为战争是为和平发生的,而不是为了杀戮发生的,出兵是所有计谋中的下下策。

刘伯温坚持仁德治兵,卫民养兵,同时还要注重将领培养。他认为士兵们心中不该满是斗争,不能把士兵当作牲口一样来使用,将领才是一个军队胜利的关键,这些因素缺一不可,只有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国家的军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刘伯温拥有广泛的知识面,他不仅能在战争年代建功立业,也能在和平年代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明朝建国后,朝廷稀缺谋士,皇帝也无法个人挑起政治大梁,朱元璋毕竟还是出身“乞丐”,他虽然有勇有谋,但是他的个人才干是完全不能驾驭全国政治的。

图|刘伯温

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需要完全依靠刘伯温的才能将国家政治拉回正轨,刘伯温也没有掉链子,他提出自己的治国之策解决了建国初期社会的诸多不稳定因素,制定了许多金科玉律稳固了社会的稳定。

刘伯温十分关注民生民计,他主张农业生产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他向朱元璋上书,详述了自己对于国家农业的看法。刘伯温认为明朝刚刚建立,并且历经大小战乱,国库是盈少亏多,需要大力发展经济,而百姓在战乱中更是遭了不少罪,衣不裹体食不果腹是社会普遍现象,发展农业是改变现状的唯一最优途径。

在刘伯温的大力支持下,国家的经济也确实有所好转,人民生活质量有所提升。同时,刘伯温也指出农业资源是大自然的馈赠,人类不可以一味地索取,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是一种“盗贼”行为,如果不保护生态环境,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社会将再次陷入暴乱。

图|胡惟庸

刘伯温的政治才干和政治建树也逐渐令这位“乞丐皇帝”担忧,他很害怕有一天天下百姓会拥护刘伯温多过拥护自己。因此在刘伯温感染风寒期间,朱元璋的态度十分冷淡,不愿探望,更有历史专家认为胡惟庸向刘伯温投毒,是受朱元璋指使。

三、刘伯温最惊世的才干,他的预言一一应验

刘伯温的传奇之处不在于惊世的军事和政治才干,而是他强大的预言能力。他的《烧饼歌》就是闻名的预言著作,这部作品的名称起源于朱元璋的一次逗弄,刘伯温的预测能力在当时就已颇负盛名,但是朱元璋是不相信的,于是在刘伯温前来商讨策略时便心生一计。

朱元璋当时正在吃烧饼,门外来报有客刘伯温求见,于是他就把吃了一半的烧饼用碗给扣住,在刘伯温进门时,向他提问碗底下有什么,没想到刘伯温不假思索地答出食物是烧饼,连烧饼被他咬过都知道,朱元璋当时是大受震撼,从此坚信他的聪慧才干,觉得听他的准没错。

图|烧饼歌

刘伯温在《烧饼歌》中写道大明王朝的统治寿命不短,他的预言内容虽然有讨皇帝欢心的嫌疑,但是历史确实也是如此行进的。明朝一共统治了古代中国二百七十六年,朱氏皇朝几乎统治了中国将近三百年,刘伯温的预言也在这里得到应验。

刘伯温晚年感染风寒,但是朱元璋并没有亲自去探望,只是派遣臣子胡惟庸带药拜访。朱元璋冷漠的行为,让这位聪慧至极的政治家也意识到皇帝对他可能产生了嫌隙。于是,他便在临终前,再次发挥自己的预言能力,告诉儿子刘氏九代后会再登大宝殿,重新得到皇帝重用。

刘伯温死后,朱元璋确实也没有看在刘伯温的面子上,起用他的儿子,刘氏一族就此没落。而随着时间的前进,百年之后,他的子孙后代刘瑜的出现,给这个预言打上肯定的符号。刘瑜完全遗传了先祖的智慧,复兴了刘氏一族,重新在明帝那里得到重要官职,他的出现保住了家族的兴盛,也保住了刘伯温预言家的地位。

图|刘伯温雕像

结语

刘伯温可谓是旷世奇才,百年难遇。中国古代从来不缺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人物,但是能够预测未来的神奇人物并不多见,他们的存在再次让人震惊古人的智慧,高新的现代技术都无法预测未来,他们又是怎么做到的?

刘伯温的预言可能是巧合也可能是他真的具备这样的能力,不过刘伯温众多预言的实现也让我们逐渐相信他本人确实有次能力。刘伯温关于大明的预言我们可能会说是阿谀奉承的巧合,但是他竟然可以准确指出自己的哪位小辈能复兴家族,这一预言的实现使他坐实了预言家的身份。

参考文献

《郁离子》

《中国农业思想史》

《拟连珠》

《中国管理通鉴》

0 阅读:7

白安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