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净值“天地板”,QDII投资风险频现?

巧春聊 2024-09-01 20:58:40

文|翠鸟资本

8月5日,日本股市带领全球市场遭遇“黑色星期一”。

诸多中国基民体会到了海外市场的“血腥”,持有的基金一天内就跌停了。第二天,又赶上了几乎涨停的节奏。

怎么一只基金涨跌类似于股票?

其实,这并非什么新鲜事,却让很多投资者懵圈,这就不得提一提投资者对QDII基金的认知误区。

基金净值“天地板”

8月5日,日本股市“大泄水”,日经225指数遭遇到历史上最大单日点数跌幅,当日下跌12.4%。

各方资金忧心忡忡,担心日元走强以及美国可能陷入衰退。

日本股市的火速抛售场景,直接触及了熔断机制,同时间蔓延到韩国股市,也出现了暂停交易的情况。

部分中国基民也亲身感受到了这种让人始料未及的抛压,国内公募有四只追踪日经225指数的ETF产品,净值跌幅与宽基指数相当。

如下图所示,过去一年日经225指数经历了一轮牛市行情,但一天之内的下跌,可谓回到“解放前”。

投资者持有的日股ETF,跌出了股票一字跌停的味道,令很多后期追涨买入的基民损失惨重。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大跌后的第二天(8月6日),日经225指数大幅反弹,收盘涨幅达到10个百分点。

这让中国基民醒悟到:原来QDII基金涨跌之间,与A股的“天地板”非常相似!

指数投资的另一面

梳理中国公募发行的日本股市产品,当前易方达、华安、工银瑞信等均发行了针对日股指数的ETF产品。

此外,摩根基金运作了一只名为日本精选股票的产品。

上述ETF产品是明确跟踪日经225指数的产品。这个指数代表着什么?或许诸多投资者并不十分清楚。

这个指数亦称为“日经平均股价指数”,从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中选出225家最具代表性的股票,采用价格平均法,用日元计价也是该指数的特点。

然而,一只中国设立的日股ETF是直接投向了225家公司吗?

其实不然。

以华安基金为例,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经理投向了另一只基金,名为“MAXIS NIKKEI225 ETF”,这个ETF基金的管理人是三菱日联资产管理公司,而且出现了一家境外资产托管人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

相当于一种“基金买基金”的模式,这并非鼓励。

易方达同类型产品则注明:投资日兴资管日经225ETF来实现对基准指数的跟踪。

华安基金在运作报告写道:“本基金为主要投资于日本的境外证券投资基金,需要承担汇率风险、日本等境外证券市场投资所面临的特别投资风险。”

汇率风险自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特别投资风险的表达却语焉不详。

上述ETF的基金经理也在报告中直言:二季度受日元汇率影响,指数本季度表现不佳。

这句话言简意赅,却信息量极大,即汇率直接影响着宽基指数本身的表现。

所以,国内公募发行围绕A股的指数ETF,与QDII形式的指数ETF有着截然不同的产品结构,后者显得相对“复杂”。

容易忽略的报价

日经225指数ETF本质是交易所买卖基金,是一种场内交易品种,与股票买卖无异,需要开通证券交易账户。

交易所提供给投资者什么呢?

自然就是价格,投资者根据场内的报价情况,进行交易。

有基金二季报则披露:部分证券公司被确认为本基金的流动性服务商。

实际上,流动性服务商的功能就是不断报出ETF的买卖价格,投资者可以依照这些价格进行交易。

理论上,流动性服务商能有效稳定市场价格,减少异常波动。

换言之,虽然是投向海外的QDII基金,但ETF的交易机制则会让投资者对瞬息万变的交易价格十分敏感,在溢价折价等场景中,很容易造成投资失误。

投资海外需谨慎

国内公募、信托等金融机构设立了相当数量的QDII策略基金,在A股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谓踊跃申购。

这里容易产生一个重大的认知误区:A股低迷,那就投资海外就稳了。

特别是看到美股总在涨、日本走出失去的30年的言论,投资者总是不断地找机会,希望越大,那么失望可能也就越大。

日经指数ETF的事情带给如下启示:

其一,跨境投资涉及汇率风险,在美联储降息步伐依然不明确的市况下,投资者不能以过重的仓位投资。

其二,由于国内QDII投资有诸多限制,公募机构开发的产品则涉及很多特殊的设计问题。

其三,ETF交易需要投资者有着股票交易经验,新手贸然参与,很容易遭遇投资挫折。

※此文为翠鸟资本原创文章,未获授权请勿转载。

0 阅读:0

巧春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