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小的市场,只有还没有被发现的大生意。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逐级深入,市场需求进一步向PaaS和SaaS层进发,使之成为公有云服务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
根据IDC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22-2027五年间中国公有云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6.9%,其中PaaS(平台即服务)增速最快,为30.5%,SaaS(软件即服务)紧随其后为28.7%。当云计算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中国公有云市场正在从资源驱动型延伸至技术和业务驱动。
人工智能加速PaaS成为下一代云的核心增长动力伴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发展,各行各业在云端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正逐渐成为现实。这个过程中,IDC调研发现企业用户对云的需求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在云上获得应用AI的能力、在云上获得AI加持的工具、在云上实现以智能驱动的应用创新。
IDC分析认为:下一代云将是按需适配企业智能化发展的“智能云”,云是AI落地和发展的土壤,AI也会助推云平台发展。技术层面,企业需要借助智能架构和系统,加速智能设施应用落地;在业务层面,企业需要利用云平台的资源管理能力,提高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智能运营;在生态层面,企业需要依赖下一代云上的智能工具,提升产品开发效率和产业协同能力,实现智能创新。
作为云平台承上启下的中间层,PaaS层的市场需求和功能也将随着下一代云的发展持续增强。一方面,PaaS层的工具和产品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调度、管理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层的基础资源;另一方面,SaaS层的应用也将逐步下沉成为PaaS平台的一部分功能,为企业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从2023年上半年的情况来看,这一趋势愈加明显——PaaS增速为IaaS的两倍。2023年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IaaS/PaaS/SaaS)为190.1亿美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为112.9亿美元,同比增速13.2%;PaaS市场规模为32.9亿美元,同比增速达到26.3%。
实际上,PaaS和SaaS成为下一代云核心增长动力已经是行业共识。据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云计算市场PaaS领域的增长高达74.49%,总收入达到342亿元人民币,而SaaS领域2022年的营收达到472亿元,增速27.57%。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认为,企业用户不再满足于仅仅使用IaaS完成资源云化,而是期望企业管理和业务系统的全面云化以此抓住发展新机遇。同时,受AI大模型等的影响,未来几年PaaS和SaaS将成为云计算增长的主战场。
中国云计算市场迎来新“变量”中国云计算市场拥有巨大潜力,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IaaS层面来看,蛋糕越做越大并不会打破IaaS已然形成的市场格局。恰恰相反,阿里云在IaaS市场的领先优势很可能随着中国公有云市场整体规模的增长而进一步扩大。这样的边际效应在海外市场早有先例,在全球云计算的发展进程中,包括微软、IBM等巨头在内的服务商,对IaaS的“追求”费尽心机,但它们与AWS之间的差距却始终在拉大。
随着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的扩张,最大受益者是SaaS层。这个很好理解,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选择云应用,SaaS提供商的“客户池”便越来越大,良性供需关系让SaaS产品终于有了提价的底气,始终困扰SaaS玩家“盈利能力”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虽然SaaS层迎来了利好,但对整个云计算市场来说,提供软件服务的SaaS公司还是太小,并不具备左右整体格局的能力,且企业级服务发展到眼下的阶段,中国市场又很难长出另一个Salesforce。
未来改变中国云计算市场格局的“变量”很可能会出现在是一直被忽视的PaaS层,原因有三。
首先,PaaS以平台之姿切入市场,为SaaS厂商提供集成平台(IPaaS)以及应用部署和运行平台(APaaS),按部署的角度,PaaS又可细分为数据库服务、应用开发、应用基础架构、中间件服务等。PaaS作为平台,所拥有的想象空间要比SaaS大很多,具备改变云计算市场格局的可能性。
其次,PaaS具有足够的成长空间。云计算从底层往上被划分IaaS-PaaS-SaaS三层,PaaS天然的被夹在了IaaS和SaaS之间。虽然IaaS服务商拥有做PaaS的先天优势,但是它们是不是真的很想做PaaS呢?以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并没有,IaaS巨头都在忙着摆弄AI。SaaS够不着,IaaS顾不上,这让PaaS有了生长的空隙。
其三,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即市场对PaaS的强烈需求。纵观整个云计算领域,IaaS独领风骚,SaaS欣欣向荣,唯独PaaS市场没做起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此前SaaS的发展水平较低,且各自为政,对PaaS并不刚需。但随着企业级应用市场的爆发和成熟,SaaS应用之间对细分、跨层、效率、协作、打通的要求越来越高,PaaS的重要性陡增,PaaS体量猛增和进化增速必然会随之而来,这是可以预见的。
免责声明:
1、本号不对发布的任何信息的可用性、准确性、时效性、有效性或完整性作出声明或保证,并在此声明不承担信息可能产生的任何责任、任何后果。
2、 本号非商业、非营利性,转载的内容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无意构成任何其他引导。本号不对转载或发布的任何信息存在的不准确或错误,负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
3、本号部分资料、素材、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所有转载都已经注明来源出处。如果您发现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以及个人合法权益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